陳廷偉
摘要:對于長期從事語文教育的我而言,寫作是快樂的,快樂地寫作是幸福的, 幸福的秘密如此簡單,就是保持一種閱讀和寫作的習慣,不止對教師,對任何人都是如此。閱讀的意義在于培育一種內(nèi)心生活,擴大我們內(nèi)宇宙的疆域,以免除在瑣碎的日常事務中的湮沒甚至迷失沉淪。
關鍵詞:快樂寫作;閱讀
許多孤獨失意的時刻,閱讀所帶給我的快樂無以言喻,無論書里的故事有多復雜,我所獲得的,卻是一種純凈澄明,甚至是一種清洗,就仿佛玩了一天大汗淋漓,滿身泥巴的孩子,突然一場雨來,帶著些熱騰騰的氣息,然后站在雨中,不動,不避,只有尚有些急促的呼吸。溫熱的雨滑過皮膚,甚至有點癢,空氣里到處是青草的氣息。一天,我站立一株樹前,看見滿樹的生命在呼喊,于是心底的愛就如泉水一般流淌:小小心動款款而來,醉雨吮露津津有味??偸遣唤?jīng)意來到你的身邊,你就是我怎么也愛不夠的親親寶貝兒,愛你橢圓橢圓的臉蛋,愛你排列有序的雅致,愛你含羞帶苞的可人,愛你新舊交替的和諧,愛你迎風輕揚的灑脫,愛你從土里散發(fā)出來的原汁原味。每每閱讀這段文字,就想起艾青的名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寫作其實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拯救。寫作的意義在于把自己從自己的生活中——有時候已經(jīng)是泥淖了——抽取出來,讓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成為自己觀照的對象。怎么寫?寫下你和學生之間發(fā)生的故事,他們的表情、語言,那些被你捕捉到的細小而有意義的細節(jié),融著他們的性格、情緒的細節(jié)。一個下雨的早晨,一個孩子的呼喚,一整天都在我耳邊回響,那打破蒼穹的童音就是晶晶亮亮的雨,清洗了我的五臟六腑,我傻傻地數(shù)雨,癡癡地戀雨,不由自主地提筆寫下《愛的雨露》。
淅淅瀝瀝的小雨親吻著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沒有帶傘的我奔跑在雨中,快到走廊時,隱約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哎呀,那是陳老師!”陽光帥氣的廖澤宇正準備撐傘迎接,我已跑到他的身邊,拍拍肩膀,彼此會心一笑,他知道應該繼續(xù)好好履行值周工作,我明白雨中的關懷可以點亮整個校園。同學們陸陸續(xù)續(xù)來了,一個落湯雞印入我的眼簾,那是機靈小猴子張俊杰,找來一塊干透的帕子,包在他頭上來回擦拭,帕子輕輕地撫摸著濕透的發(fā),慢慢地前后左右爬滿每一寸發(fā)梢,找回一種初為人母的感覺,既熟悉又溫馨。我看見一雙雙驚訝的目光,心里默默告訴他們:你們都有機會享受愛的陽光和雨露。
文章雖然不長,描寫也不夠生動,但是我表達了,表達了對孩子的敬意,我抒發(fā)了,抒發(fā)了作為老師的自豪。這樣就夠了嗎?不,我念給孩子們聽,從他們羨慕的目光里我看到了希望,知道愛的雨露會越聚越多,總有一天淙淙流淌?!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美好愿景我要努力實現(xiàn)。
我告訴孩子們,每一個難忘的瞬間都值得記錄,我愿意當他們的帶頭人,我喜歡寫日記,孩子們跟著模仿,我為侄女初生的寶貝寫下《第一次》。
人的一生有許多第一次,你的第一次伴著媽媽的血淚,哇哇,嗷嗷,第一次啼哭塵事之美,無數(shù)關懷的目光溫柔如水,吮吸乳汁甘甜如春,小蘋果里星星一樣的酒窩,湖邊小路幾多成長的腳印,皺巴巴的小臉,烏青的拳頭,寶貝兒,不怕不怕,溫暖的被褥鋪就,七彩的玩具晃悠,小木鼓叮叮咚咚,看,笑了,笑了,小搖籃吱呀吱呀,嘿,啰,啰,親愛的寶貝兒,有肩膀為你擋住呼嘯的風,有綠蔭為你遮灼灼的暑,數(shù)著星星和月兒,你,長大了。
欣慰的是,孩子們也記錄了自己第一次騎車,第一次游泳,第一次打架等等。
孩子們最喜歡玩的游戲是真心話、大冒險,我告訴他們, 你也要寫自己內(nèi)心最想說的話,不要羞,寫下自己的暴躁、沖動、傷心、無奈、無助、憤怒、怨抑。你會自然地剪裁,卻不是為了自我掩飾,而是為了讓事情本身浮現(xiàn)出來。這里面需要誠實以待生命以待,也需要高超的技巧——而這技巧,也是逐漸訓練出來的。我以《吃錯藥》為題,記錄下自己一次特別恐怖的經(jīng)歷,我告訴孩子們,一個人不怕吃錯藥,怕的是吃錯藥后不知道反思,不懂得珍惜。
孩子們聽得瞪大了眼睛,繼而浮現(xiàn)劫后的欣喜,我聽到一個聲音:“老師,還有沒有?好想再聽你講一個?!蔽腋嬖V他們,你們身邊的故事也很精彩,就在于你是否愿意當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當一個敢于筆耕不綴的人,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本精彩絕倫的大書,有人把它藏進心里,有人愿意表達,樂于分享,分享人生的悲歡離合,分享歷經(jīng)風雨的恍然大悟。孩子們似懂非懂的點頭,我繼續(xù)奔跑在閱讀和習作的百花園。沒有教師辛勤采蜜,哪來學生“茁壯成長”?
偶爾迷茫的我也在心里追問: 這種書寫的意義何在?在與孩子們快樂地閱讀中,在一天天的沉淀中,在班級初現(xiàn)美文的時候,我似乎尋到了答案。如你能想到的,首先你的情緒會因為這種宣泄而漸漸平復,就像暴怒的河流重新回到了河道。其次,通過書寫,你看到了“學生”,而許多時候,沒有書寫,你的記憶中留不下“學生”,因為人的記憶首先是情緒記憶,你只記住了學生讓你失望甚至傷害了你,他們不理解你的好心——這一群恩將仇報的家伙!但是當你描繪下那些細節(jié),你會慢慢地看到學生的邏輯,學生的需要,才會理解事情本身,并以對話的姿態(tài)調(diào)整自己。
更重要的是,你看到了自己,一個平時不知道的自己。你知道自己有時候是軟弱的,有時候是粗暴的甚至猙獰的。你的內(nèi)心有許多個自我,有的溫和有的粗暴,有的能干有的無助。通過書寫,你看到了自己,你就會逐漸明白,哪些是真正的自己,哪些只是一些虛無的影子,是情緒演變而成的幽靈,這樣想的時候,陽光會照射進來,許多時候,你就是這樣一天天地走向美好的。
最重要的是,通過書寫,我們進一步賦予生活以意義。生活混亂而無序,像行將崩潰的硬盤,亟須磁盤整理。書寫的過程,是賦予意義的過程,而意義源于未來,源于你的鏡像,源于你想成為怎樣的自己。
沒有書寫,你就沒有真正的屬于你個人的歷史,只有一個碎片般的過去,而一旦沒有了歷史,其實也就沒有了現(xiàn)在,沒有了未來。未來孕育在歷史之中,歷史又不斷地被未來所修改——因為歷史其實也是書寫出來的,是帶著懷著未來書寫出來的,歷史與未來在當下相遇,形成意義。意義的確認,最終是對“我”的存在,“我”作為語文老師的確認。而“我”從來不是孤獨無依的,“我”既存在于對話(閱讀、習作),也存在于反思,更存在于和兒童共同構建的“童話故事”里。今天,我牽著孩子的手書寫,明天,我與他們共同分享美好的童話人生。
參考文獻
[1] 何叢梅. 寫作教學中理論實踐關系探微[J].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1993(s1):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