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學科的基本責任。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結合當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立足新課程改革“知識技能”的教育目標,積極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提升。
關鍵詞:高中語文;口語交際;現(xiàn)狀;對策
口語交際能力,所體現(xiàn)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體現(xiàn)在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傾聽能力以及應變能力等。因此,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通過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模式,不斷提升高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而就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而言,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忽視學生的語言交際和表達能力培養(yǎng),從而使得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低下,嚴重影響了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本文結合當前高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存在的問題,闡述在新形勢下高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性對策。
一、 高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存在的問題
雖然說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能力,能夠有效地彰顯學生的能力和水平。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卻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多問題。
(一) 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思想影響教師對口語教學的重視程度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高考才是重頭戲。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惜一切代價培養(yǎng)學生的考試能力,力求促進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而在此過程中,題海戰(zhàn)術、死記硬背成了學生學習的主要模式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口語交際教學往往不夠重視,所采取的教學也基本局限于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忽視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忽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從而使得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低下,部分學生甚至教師提問都會面紅耳赤,這樣的教學模式,是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
(二) 對教材的利用不充分,不科學
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基本每一冊教材后面都有“交流表達”的模塊,該模塊的建立,涵蓋了豐富多樣的口語交際內容,目的是為了不斷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表達能力,促進學生語言綜合素質提升。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教師根本沒有重視該教學模式,要么讓學生自學,要么就一帶而過,有效的教學資源被無情地浪費,最終所影響的也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 缺乏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促進教學改革的關鍵。對于高中語文的教學而言,如果教學評價體系中有關于學生語言綜合素質的考核,那教師勢必會加大力度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高中階段的教學評價重點還是在高考上,對于其他方面的教學內容則不夠重視,或者說是流于形式。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不夠關注,有些教師在課堂上提問,無論學生怎樣回答,他們只關注的是答案,不關注過程。這樣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語言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 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對策
筆者在執(zhí)教高中語文的教學中,總是認為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格外重視。為何?主要因素在于: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了國際化的時代,如今,國家對人才的需求,已經不僅僅是考試成績,更多的是學生的能力和素質。而對于現(xiàn)代的學生而言,流利的語言表達,則是彰顯個人綜合素質的根本。那么,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該通過怎樣的方式,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
(一) 立足新課改思想,轉變思想認知
如今,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了知識化、經濟化和網(wǎng)絡化的21世紀。知識經濟的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空前的挑戰(zhàn)。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學生而言,口語交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學生進入職場或者面試的過程中,較強的口語交際,是學生取勝的基石,同時也能夠為今后進入職場奠定基礎,給領導、同事留下好的印象。因此,作為現(xiàn)代化的高中語文教師,應當緊密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思想,立足新課改的三維教學目標,將學生的能力、素質培養(yǎng)作為教學的核心,對學生的口語交際教學予以足夠的重視,從思想上、行動上強化學生的口語交際培養(yǎng),促進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 充分利用教材,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前面我們談到:在人教版的高中語文教材中,每一冊后面都會有“交流表達”模塊,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挖掘語文教材中口語交際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例如,第一單元的“閱讀鑒賞”為詩歌,而“交流表達”模塊則為朗讀,基于此,筆者認為:高中語文教師應當緊密結合現(xiàn)代詩歌,將詩歌的講解、朗讀有機地整合起來,讓學生在充分了解詩歌的相關內容后,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把握朗讀的技巧,滲透適當?shù)那楦校@對于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此外,在課后,教師可以結合教學中詩歌的內容,舉辦小型的詩歌朗誦比賽,讓學生在參加朗誦比賽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朗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三) 豐富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口語培養(yǎng)機制
筆者在執(zhí)教高中語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實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多提問的方式,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交流;教師亦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交際水平;此外,讓學生扮演小小老師,充當教師的角色進行講課,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課前三分鐘”模式的構建,讓學生在課前三分鐘,輪流上臺為其他同學講一個成語、歇后語等等,都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而這些教學模式的運用,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口語交際培訓模式,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口語教師是現(xiàn)代社會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能力。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存在的問題,通過有針對性的口語交際培訓模式,促進學生語言交流表達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蘇亞麗.關于高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幾點思考[J].基礎教育,2012,(10).
作者簡介:
熊偉,貴州省銅仁市,銅仁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