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華
【關鍵詞】都安密洛陀 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關注 保護 傳承 推廣 了解
【摘要】隨著科技和社會突飛猛進的發(fā)展,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到處都是先進的、時尚的東西。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面臨著巨大沖擊,漸漸失去生存空間,有的甚至已經(jīng)消失,無法再現(xiàn)。例如廣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都安密洛陀”面臨著同樣的尷尬。我們作為廣西人,應該在享受現(xiàn)代美好生活的同時,沉淀自己,尊重傳統(tǒng)文化,主動的去了解和關注“都安密洛陀”,在此過程中對產(chǎn)生興趣和得到啟迪,從而使“都安密洛陀”得到傳播和推廣,使其得以傳承成為可能。特別是青少年,他們是國家未來的主人,更應該正確引導他們關注“都安密洛陀”。全文將從了解“都安密洛陀”的發(fā)展現(xiàn)狀,關注“都安密洛陀”的必要性,如何更好的關注“都安密洛陀”和以什么方式去關注“都安密洛陀”幾個方面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分類號】G122;D922.16
【正文】
1.關注“都安密洛陀”,就要了解它的生存現(xiàn)狀
密洛陀是流傳于廣西都安、巴馬等地瑤族聚居區(qū)的神話古歌,融神話、創(chuàng)世、英雄為一體,描述了女神密洛陀開天辟地、創(chuàng)造人類的壯烈業(yè)績。千百年來傳唱不斷,深受廣大的瑤族人民喜愛。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追求著時髦的東西,越來越少的人再有興趣和熱情去關注密洛陀,特別是年輕人。現(xiàn)在只有年長的老者對密洛陀有著全面的認識和了解。由于瑤族歷史上只有本民族語言,沒有文字,這首古老的歌謠依靠瑤族人民口口相傳,世代流傳下來。所以密洛陀的傳承和推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為了密洛陀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不至于失傳和消失,國家和政府也做著各種努力,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都安瑤族自治縣申報的“密洛陀”入選,列入民間文學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梢妵液驼畬τ谶@一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視,使得“都安密洛陀”的生存和發(fā)展出現(xiàn)了轉機,得到了保護。
2.關注“都安密洛陀”,就要了解它的內(nèi)涵
“都安密洛陀”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有著獨特的民族歷史和民族文化,密洛陀古歌中蘊含著美麗而動人的神話故事。密洛陀中“密”意為“母親”;“洛陀”意為“古老”;把兩部分合起來,“密洛陀”就是“古老的母親”,即“老祖母”或“老母親”。 “密洛陀”被瑤人民崇敬為人類的女始祖、創(chuàng)世之母,是一位創(chuàng)造萬物的女神,她神通廣大,熱愛勞動,創(chuàng)天地、創(chuàng)森林、造房子、射太陽、殺老虎,開拓土地,是一個開天辟地的萬能創(chuàng)世主,建立了不朽的功勛。根據(jù)相關記載,“密洛陀”是瑤族人民的祖先,在他們的神話傳說里,是第一個女神,是從大山中產(chǎn)生的?!睹苈逋庸鸥琛芬院棋钠⑤x宏的氣勢、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熱烈地歌頌了瑤族始祖母密洛陀的偉大業(yè)績。只有深入去了解密洛陀古歌的內(nèi)涵,才能使更多的人對“都安密洛陀”產(chǎn)生興趣,吸引更多的人去關注“都安密洛陀”。
3. 關注“都安密洛陀”,有著一定的必要性
瑤族是廣西世居人口第三多的民族,廣泛分布于廣西各個縣市,占全國瑤族人口的62%?,幾迨侵袊粋€古老的少數(shù)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通過關注“都安密洛陀”,對其產(chǎn)生興趣,從而深入的去了解瑤族的文化藝術。從這方面而言,關注“都安密洛陀”,有著一定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每個少數(shù)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文化素養(yǎng),瑤族也不例外。熟悉和了解瑤族的風俗習慣和民族文化,可以更好的與瑤族人們交流和相處,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無疑關注“都安密洛陀”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通過關注“都安密洛陀”,可以了解到瑤族人民非常重視的達努節(jié),也即是瑤年,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二十九這天,瑤族人民開展各種活動祭祀他們的祖先密洛陀,大家聚集在一起跳銅鼓舞,斗雞射箭,打陀螺,笑酒等,在老人們集體對唱的“密洛陀”頌歌中結束。通過關注“都安密洛陀”,可以學習到這些活動中有價值的東西,客觀公正的去評價和尊重瑤族的文化和信仰。再者,可以通過關注“都安密洛陀”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讓我們自發(fā)和自覺的去思考,為什么這些有歷史淵源和有歷史意義的民風民俗民歌會逐漸的消失和滅絕?為什么這些有欣賞價值和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會淡出人們的視線。最后,通過關注“都安密洛陀”,我們肯定會有疑問,除此之外,我們廣西還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有哪些是受到國家保護的?有哪些是已經(jīng)得到有利推廣和傳承的?帶著這些疑問,就會自發(fā)的去關注更多廣西甚至全國全世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從而使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得到更廣泛的關注和推廣。只有更多的人去關注了,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空間,不至于消亡。
4.關注“都安密洛陀”,就要了解它的學術價值和保護傳承的意義
4.1 了解“都安密洛陀”所包含的學術價值
(1)“都安密洛陀”是一個神話傳說,體現(xiàn)了瑤族這個民族在自己童年時代的朦朧的歷史記憶,從科學的歷史角度而言,神話傳說不能成為判定瑤族發(fā)展的歷史依據(jù),但是仍然有一定的歷史研究價值。
(2)“都安密洛陀”反映出瑤族人民的宗教信仰以原始宗教信仰為主,崇尚自然崇拜,萬物都是有靈性的、延續(xù)祖先的崇拜觀念,有宗教信仰方面的學術研究價值。
(3)“都安密洛陀”是傳授瑤族人民生產(chǎn)斗爭知識、生存斗爭知識、生活習俗的一本實實在在的古老的教科書,因為瑤族沒有本民族文字,只能是口口相授。
(4)“都安密洛陀”都是一些神話故事的結合體,有許多想象力豐富的獨特的傳說故事,簡直就是瑤族人民民族文化藝術的匯集,給學者研究瑤族的文化藝術提供豐厚的資料。
4.2了解“都安密洛陀”保護傳承的意義
“都安密洛陀”的學術價值決定了必須將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有效的保護起來,并傳承下去。其次,瑤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要想了解這一民族的文化發(fā)展和民風民俗歷史,只能通過密洛陀所反映出來的大量的語言資料去研究。一旦密洛陀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沒能有效的保護,沒能很好的推廣和傳承下去,就會消亡,那么瑤族的民族文化歷史將得不到更好的研究。最后,在現(xiàn)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民族的東西更顯得彌足珍貴,我們應該更好的去關注民族的東西,了解它的保護和傳承的意義。endprint
5.關注“都安密洛陀”,就要了解它推廣的傳承的方式
過去,“都安密洛陀”的推廣和傳承形式有以下這些途徑:通過讓瑤族中的老者講故事的形式,把密洛陀相關的神話故事講給年輕的人聽,進行故事內(nèi)容的傳承;通過各種瑤族節(jié)日聚會盤唱的形式,進行密洛陀古歌語言詩體的內(nèi)容傳承;通過舉行規(guī)模大的還愿祭祀活動,進行宗教語言詩體的內(nèi)容傳承;通過舉辦祝著節(jié)慶?;顒?,邀請歌手演唱,集體聽唱的形式進行傳承。
現(xiàn)在,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舉辦各種大型的密洛陀相關的慶祝活動,標新立異,別出心裁,力爭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活動中,使得更多的人關注“都安密洛陀”,從而使“都安密洛陀”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得到推廣,使其能夠傳承下去成為可能。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把“都安密洛陀”引入中職校園。中職學生都是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主力軍,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能否保有一個持續(xù)發(fā)展的空間,主要還是靠他們。所以,把“都安密洛陀”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引入中職校園,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梢酝ㄟ^專門做一個課題研究,形成一課一庫,即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賞析課程和與之對應的課程資源庫。通過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課程,讓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對“都安密洛陀”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再在學校有限的條件下,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如學唱《密洛陀古歌》,模擬達努節(jié)瑤族的祭祀儀式,讓學生親身體驗這些民俗的獨特韻味,在有各種大型活動的時候,組織學生參加,更進一步全面了解“都安密洛陀”。通過這些舉動,讓學生養(yǎng)成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習慣和意識,讓學生學會去欣賞、尊重和贊美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中美的和值得學習的東西。學會用正確客觀的眼光去評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中好與不好的東西。我們正在努力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入中職校園的嘗試。通過把“都安密洛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引入中職校園得到的良好效果。準備下一步推廣到周邊的中小學校園,從學生抓起,培養(yǎng)他們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良好習慣,形成意識。學會逐漸沉淀自己的心情,去關注民族的東西,使更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得到更多更廣泛的關注,不至于過快的消亡。
總之,關注“都安密洛陀”也好,關注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也好,都是希望更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得到有效的保護、推廣和傳承。讓這些在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的民族的東西,可以避開滅絕的命運。
【參考文獻】
1.瑤族文化之瑤族文字(九龍網(wǎng))
2.《密洛陀古歌》的幾個問題 (新華網(wǎng))
3.《密洛陀古歌》 張聲震 主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