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興祥
【摘要】在廣大的農村初中,盡管英語教學已受到普遍重視,教學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但由于種種因素的制約,尤其在應試教育的左右下,英語教學大多是把傳授知識作為主要目標,重視學生成績高低,忽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農村初中 ; 英語 ; 素質教育 ; 難點
【中圖分類號】G633.41;G635.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36-0222-01
素質教育要求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讓每一位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所以,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的學為基礎。許多年來,在舊的傳統教學模式影響下,在應試教育的桎梏束縛中,學生一直不能從依賴書本、依賴教師,以考分高低來定學習成績的枷鎖中解放出來。在提高素質教育的同時,英語教學也從應試教育進行了迅速的轉軌,與舊的傳統教學進行了徹底的決裂,但是在農村初中英語素質教育一直存在很大問題。
一、農村初中英語教育的現狀
當今在廣大農村初中,雖然英語教育教學已經得到普遍的重視,教學質量也逐年的提高,但由于種種因素的制約,尤其是在“應試教育”的左右下,英語教學大多數是把知識傳授作為主要目標狠抓教學質量,重視學生成績高低,忽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重視“教”而忽視“學”;重視現成結論的記憶,忽視學習的過程;重視向學生灌輸,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重視教學活動的嚴格劃一,忽視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和個性的差異;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聽、讀、說、寫及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等等,這些現象都無疑有悖于教學規(guī)律。結果是教師把一門活生生的語言實踐課上成了枯燥乏味、毫無生機的呆板課。學生辛辛苦苦學了幾年英語,到頭來是耳聽不懂、口不能言,語言運用能力極差,兩極分化嚴重,導致了教學質量的嚴重滑坡,外語教學出現嚴重危機。我們知道聽、說、讀、寫是學習和運用語言必備的四項語言基本能力,是學生進行交際的重要形式,是他們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基礎。
二、農村初中英語素質教育難的成因
(一)學生基礎差。按照新課標設置要求,小學三年級開設英語課程,由于沒有建集中辦學,大部分農村小學教學點比較分散,小學英語教師十分缺乏,部分中心小學也是近幾年才勉強課開設英語課,其他村小的英語教學根本沒有開設,因此進入初中的大部分學生沒有接觸過英語。
(二)觀念陳舊落后。一是學生的觀念落后,大部分農村家長及學生認為學習英語無用,忽視英語教學這門學科。二是教師的觀念及教學手段陳舊落后,有的老師在課堂上還以傳統式的教學手段走進課堂。新的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材改變了傳統英語教學中的重在語言知識傳授,輕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錯誤傾向,吸取世界現代語言教學的最新成果,同時結合我國學生語言學習的實際需要,明確提出:英語教學不僅要教學生懂點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運用英語進行交際。
(三)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素質還不夠高?,F在大部分農村初中都已經使用新的英語教材,新的英語教材確實有利于對學生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但這要取決于師資水平。目前,農村初中的英語教師素質水平整體還是不夠高,對新的教材理解不透徹,運用起來不熟練,有一部分教師還是“穿新鞋走老路”,嚴重阻礙初中英語素質教育的實施。
(四)教學條件差。提高學生的英語整體素質也同樣受到教學手段和教學設備的制約。農村初中雖說這幾年在硬件上有了很大的改觀,但對照教育現代化的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一時還跟不上新課程的要求。一些學校甚至連基本的教學掛圖、光盤等教具也沒有,還是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打天下的局面。這樣的條件又何談素質教育。
三、解決辦法及策略
(一)轉變英語教育的思想觀念。時代要求我們應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新編英語教學大綱的核心是貫徹素質教育思想,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能力。作為基礎教育學科的初中英語和其他學科一樣,肩負著提高全民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文化素質的任務。
(二)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在英語素質教育的教學中,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是重點,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要實現優(yōu)化課堂教學,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做到優(yōu)化教學目標的制定,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設計,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組合等。通過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以達到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
(三)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藝術學科,是一種交際工具。實踐證明學習語言除了有科學的學習方法,還有一條最佳捷徑,那便是有一個真實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在教學實際活動中,即使沒有一個真實的純英語交際的大環(huán)境,但我們絕對有能力營造、創(chuàng)設一個基本接近于說英語、用英語的交際小環(huán)境。大自然的千姿百態(tài),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優(yōu)美動聽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現代教育技術在語言教學中的運用等無不給語言教師提供了豐富的交際素材。創(chuàng)設語言交際情境,提高學生綜合技能。教師還要不斷調查研究,掌握交際動態(tài),力求面向全體學生。
(四)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是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素質教育要求必須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思維、學會選擇、學會審美、學會健體,具有終身的學習能力、發(fā)展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一改只顧“教”而不顧“學”的做法,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尤其是探討關于“學”的方法,促成“教學過程”向“學教過程”的轉變,使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成為可能。
(五)加大繼續(xù)教育培訓力度,提高英語教師素質。提高教師素質,是實施英語教育的有力保證。目前,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專業(yè)素質不夠高,部分教師對語言教學規(guī)律吃不透、拿不準,“用英語教英語”尚不能熟練,對新的義務教育教材不適應,對學生學習心理缺乏全面的了解與研究,這些阻礙著英語教學。因此,教師素質提高勢在必行。
(六)加大投入,積極改善教學條件。積極加大對現代化教學設備的投入和使用,添置電視、班班通、電腦及建多媒體教室等,為英語教學提供更好的教學條件,發(fā)揮現代化教學手段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總之,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教學水平,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農村初中英語素質教育邁向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李桂娣.農村初中如何實施英語素質教育的初步探索[J].常州教育學院學報,200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