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忠
【摘要】歷史學科是人文學科的基礎,同時也是初中階段全新開設的一門課程。上好入門課是歷史學習的關鍵,也是幫助初中學生學好歷史的第一步。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入門課總是容易被忽視,給學生帶來對學科認識模糊和知識銜接不暢等問題。因此,歷史教師要明確初中歷史入門課的重要性,掌握歷史入門課的基本技巧,保證初中歷史教學的順利開展,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興趣。
【關鍵詞】初中歷史 ; 入門課 ; 重要性 ; 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35-0103-02
任何學科的基礎都是入門課,歷史學科也不例外。歷史學科的入門課能夠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歷史定義和學科內涵。中國史與世界史構成了初中歷史,按時間劃分,又可分為古代史、近代史和現(xiàn)代史,編成六冊教科書依次在初中三個年級學習。根據(jù)課程安排,初中歷史的入門課通常在每一個新歷史時段學習的開始前開設。
一、初中歷史入門課的重要性
1.明確歷史學科的基本概念
對于剛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說,歷史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在實際生活中,他們都或多或少地接觸過一些與歷史有關的事物,但對于歷史的概念,為何學習歷史,怎樣學好歷史都不甚了解,部分學生甚至認為歷史就是簡單的古代人或者古代發(fā)生的事情。初中第一節(jié)歷史課是絕大部分學生人生中正式學習歷史的開始,也是學生正確認識歷史學科基本內涵的最佳時間。教師應嚴謹、通俗地向學生講述歷史的定義,并且要通過舉事例、講故事對這一定義加以解釋,幫助學生構建歷史學科的思維框架和歷史脈絡,促進學生對歷史學科的意義及方法的理解。
2.促進學生產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歷史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導向作用。歷史學科對文字理解的駕馭、材料記憶的梳理都有極高的要求,初中生的抽象思維雖然開始占優(yōu)勢,但在很大程度上還屬于經驗型,需要感性經驗的直接支持。開展初中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依賴于學科是否有趣,而促進其主動學習歷史的關鍵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學生正式接觸歷史學科是從入門課開始,入門課是否有趣是學生判斷歷史課是否有趣的依據(jù),所以,歷史入門課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教師應讓學生在入門課就認識到歷史的趣味性,產生學習歷史的濃厚興趣。
3.幫助教師了解學情,更好地開展教學
學情包括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能力、知識水平和學習方式等綜合情況。學情分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習狀況等有了充分的認識后,能幫助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開始學習新的歷史階段的知識,教師要在講課前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整體水平及興趣點,而教師了解學情的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入門課。充分地了解學情,有利于教師在日后的教學活動中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初中歷史入門課的上課技巧
初中歷史入門課對于歷史的整體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而上好入門課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并進行正確、靈活地運用,充分發(fā)揮它積極的作用。
1.理清歷史脈絡,對基本的歷史常識進行明確
歷史入門課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歷史學科,教師對歷史入門課的介紹,是為新課的開展做鋪墊。所以,在入門課中,教師務必要明確基本的歷史常識,并對即將講授的新課的歷史脈絡加以梳理。初中第一節(jié)歷史課是整個中學階段歷史教學的開端,有重要的啟蒙作用,在講授這節(jié)入門課時,對于基本的歷史知識要特別強調。如公元與公元前的區(qū)別、中國朝代順序表、古代史與近現(xiàn)代史的劃分等,有利于加強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竅門和線索的掌握。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是指把教師、學生和現(xiàn)代信息傳播技術三者相結合的互動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主要有幻燈片、投影儀等,與傳統(tǒng)教學中的語言講述、板書講義不同,它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形式,將歷史資料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初中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更容易接受直觀的事物。將多媒體等媒介運用到歷史入門的教學之中,可以大大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但是,也不能單純地依靠多媒體,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而是需要將傳統(tǒng)教學手段與現(xiàn)代教學手段相結合,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3.教學語言要嚴謹、通俗
教學語言對于整個教學活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歷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具有嚴謹性,要求授課者有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課堂語言表述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接受水平的高低。教師要把課本、教參上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還要注意錘煉自己的語言,做到語言口語化、簡潔、準確、通俗、幽默,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入門課作為歷史學習的基礎課,教師若能對一些晦澀、枯燥的知識點進行靈活的表達,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地掌握學習歷史的技巧。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
部分學生認為歷史的重要性遠遠不及語數(shù)外等學科,因此,會輕視甚至放棄對歷史的學習。這種偏見不僅不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而且會干擾正常教學活動的進行。在入門課中,教師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從課程開始就讓他們認識到歷史的重要性。聯(lián)系生活實際是學生理解學習歷史意義的最有效的方式,在入門課中,教師可采用課堂討論、角色扮演等形式,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促進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形成,有利于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總之,入門課對歷史教學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是不容被忽視的。它不僅對學生學習歷史有深遠的意義,而且還能考驗教師的教學水平。歷史入門課是整個歷史學習過程的基礎,只有腳踏實地、夯實基礎,學生才會產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初中歷史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才方.中學歷史課程與教學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魯忠義.心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3]樊雪飛.初中歷史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01):173-138.
[4]魏杰.基于初中歷史的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12):63-64.
[5]王慧萍.回眸歷史橫看東西養(yǎng)正固本重信念——初中歷史創(chuàng)新教學的思索[J].新課程導學2014(09):173-174.
[6]包義華.莫讓“合作”流于形式——對初中歷史合作學習的有效教學探究[J].學苑教育2014(09):2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