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新課程改革以來,對于素質教育的呼聲日益高漲,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學生情感的教育,加強學生對語文、對生活、對情感的認識和理解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師的難題。本文從情感教育的基本內(nèi)涵入筆,分析情感教育的特點和實施條件,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探討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分類號】G623.2
引言
教育中一直提倡對于學生進行愛的教育,情感教育因為給人感覺更契合愛的教育這個主題,從而引起一線語文教師廣泛采用情感教學法對學生進行語文教育教學,語文學科自身的人文性和情感聯(lián)系密切,也給情感教育的實施提供了較好的內(nèi)容。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育中提倡情感教育,但是情感教育的實施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教師和學生受到學校、家長、社會對于學生考試分數(shù)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情感教育的基本內(nèi)涵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并沒有弄清楚,導致情感教育實施效果不理想。本文針對第二種情況,通過對情感教育做基本的梳理和闡釋,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
一、情感教育的內(nèi)涵
情感教育是教育心理學提倡的教育教學方法,與認知相對,在教育心理學中情感是研究重點。情感教育具體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置符合教學內(nèi)容情感發(fā)展的情境,將學生的情感和教學知識結合起來,注重情感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通過情境幫助學生增加情感體驗和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幫助學生激發(fā)強烈的情感感受和學習的共鳴以及興趣的方式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自身的審美體驗,形成自身的價值觀。
二、情感教育的特點及實施條件
要探討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就必須對情感教育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情感教育的特點和實施條件是不可避免的研究對象。
(一)、情感教育的特點
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具有語文教育的人文性特征,對于學生的情感把握非常重視,因此這里結合小學語文教育的基本情況分析情感教育的特征。
1、情感充沛
情感教育的內(nèi)涵決定了必須具有充沛的情感表達,否則不適合采用情感教育方法。師生在情感的交流中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形成共鳴。小學語文教學中,教育對象還處于生理、心理發(fā)育的初期,學生的審美能力沒有都得到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在一張白紙上描繪審美的藍圖,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和訓練良好的審美能力。
2、內(nèi)涵豐富
情感是難以捉摸的,是需要感受的,因此在情感教育中情感的把握是難以控制的,其內(nèi)涵之豐富、外延之寬廣是其他學科難以比擬的。小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和自身審美能力的形成階段有利于學生形成更豐富的審美體驗,有豐富的情感體驗和感受。小學語文教學中將情感和學生的想象力結合起來是提高教育教學效果的不錯選擇。
(二)、情感教育的實施條件
情感教育的實施需要考慮教學內(nèi)容和教師、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因此情感教育的實施條件主要從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主體兩個方面考慮。
1、選擇情感表達豐富的教學內(nèi)容
情感教育不是萬能的,小學語文教學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都適合采用情感教育的方法,通過對學生小學語文教師的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情感是否豐富對教學效果有較大的影響。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飽滿積極的內(nèi)容就比較適合采取情感教育。學生的情感感受比較豐富,情感體驗比較充足,在教學情境下容易和教師產(chǎn)生心靈的溝通、交流。
2、教師對于語文學科的深厚的感情
語文教師對于語文學科的理解和感受是情感教育成功與否的重要考量依據(jù),小學語文教師的情感體驗對于小學生的影響很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情感態(tài)度對于學生的影響在整個中小學階段都有較大的影響,小學生對于教師的崇拜心理和依賴心理以及自身心理審美的不成熟都決定了教師的態(tài)度對于學生的審美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自身必須對教學內(nèi)容有充分的感受和理解,簡單來說教師必須有愛,學生才能有愛的體驗。
3、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興趣
語文教學當中進行情感教育對學生的要求也比較高,如果學生對于語文缺乏興趣,沒有參與的積極性,那么很難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幫助學生感受情感,學生也難以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因此教師進行情感教育應該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開展情感教育效果會比較明顯。筆者曾經(jīng)嘗試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采用情感教育法,但是因為大部分學生對于語文教學缺乏興趣,存在抵觸心理,不愿意參與到教學情境中,難以感受教學內(nèi)容和教師的情感,自然不能產(chǎn)生良好的情感體驗。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
通過對情感教育內(nèi)涵和實施條件的分析,筆者從教師、教學方法等角度提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
(一)、教師對語文心中有愛
情感教育中對于教師的要求很高,簡單而言教師的表現(xiàn)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應該首先培養(yǎng)自己對于語文學科的的愛,只有執(zhí)教者對語文教學有獨特的愛才能在教學中體現(xiàn)出來,學生也才能有更深的體驗,幫助情感交流,以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既定教學目標。教師和學生在一堂課中是相互影響的兩個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情感體驗。
(二)、創(chuàng)設適合的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對于情感教育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沒有適當?shù)慕虒W情境,學生難以感受情感,在語文教學中注重給學生創(chuàng)造實地感受體驗,幫助學生形成自身的體驗,情感的交流和感受是學生的重要焦點。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優(yōu)化教學情境,在教學過程中更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改變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形成自身獨特的情感體驗環(huán)境,形成身臨其境之感。
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對于學生和教師都有較高的要求,特別是教師,除了對于小學語文獨特的愛之外,還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nèi)容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適當?shù)慕虒W情境。
參考文獻:
[1] 宋軍麗.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07:184-186.
[2] 孫際梅.淺議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2:106+139.
[3] 李成榮.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4,01:114-115.
[4] 周麗娜.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理念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7.
作者簡介:李曉平,女 漢族 吉林省四平人(1970-7-1)小學高級教師,吉林省教育學院??疲F(xiàn)從事小學班主任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