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摘要】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計算機的使用滲透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小學教學中計算機技術教育成為素質教育的一項基礎內容。但是當前的小學計算機教學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實現教學的趣味性和實踐性。如何改變教學模式,提高計算機教學的質量,是小學計算機教學應當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教育;計算機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58
計算機技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人們生活的工具。學生掌握了計算機技術也能夠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小學教育應當加強對學生計算機基礎技能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技能,奠定學生的計算機基礎,踐行新課標的要求。
1. 小學計算機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1.1 計算機知識較為晦澀難懂
計算機技術中的基礎理論知識中包含有較多的專業(yè)術語,學生對這些專業(yè)術語難以理解和記憶,難以把握計算機知識的概念。部分小學生對計算機知識和技能接觸較少,教師通過對理論類知識的簡單講解難以使學生把握知識的要點。
1.2 小學計算機教育多采取傳統的講授模式
小學教育的傳統教學模式一般以教師為主角,學生作為觀眾、聽眾只能進行記憶。傳統的填鴨式教育不能適應計算機教育的要求。計算機教學包含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計算機技能的培養(yǎng),計算機教學更應當注重操作和實踐。如果在計算機課堂上僅僅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學生會對枯燥難懂的知識不耐煩,失去對計算機課程的興趣。
1.3 小學計算機教學設備不足,學生基礎參差不齊
當前小學教學中的重點放在了基礎課程的教授上,學生的任務繁重,計算機設備嚴重缺乏,部分學校的計算機僅有幾十臺,難以滿足計算機教學的要求。小學計算機教師的工資較低,教師資源不足。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家中購置了電腦,學生對計算機掌握的較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技能。但是多數家庭尚未配備電腦,學生對計算機知識很少有接觸。因此,學生的計算機基礎參差不齊,不能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進行教授。
2. 解決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問題的措施
2.1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興趣
2.1.1 采用類比法、比喻法教學
計算機基礎知識較為晦澀難懂,因此應當提高計算機課堂的生動性、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在計算機教學中可以采用類比法貨比喻法進行講授。如講解網絡中的域名和IP地址時,可以用學生的姓名和身份證號進行類比。我們一般用姓名來稱呼某個特定的人,身份證號具有唯一性也能夠證明人們的身份。計算機網絡中,域名可以指定網絡中的計算機,IP地址能夠指定特定的計算機。這樣學生通過類比理解就能夠牢固掌握計算機中域名和IP地址的概念。
2.1.2 采用游戲引導法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
計算機教學中有部分內容能夠通過小游戲的方式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練習計算機打字速度和打字準確性,C語言的學習等內容,都能夠通過小游戲來進行鍛煉。因此,教師可以安裝打字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練習打字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可以安裝上測速軟件,通過測速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以比賽的形式鞏固學習的成果。初中教師在進行C語言教學時,可以先講明C語言的實用性,通過多媒體演示C語言的實際應用,讓學生感受計算機的用處。另外教師能夠通過引導學生進行C語言的簡單編寫,生成小游戲、小型的運行軟件,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2 增加操作時間,提高動手能力
計算機是實踐性和操作性的課堂,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比對理論的掌握更重要。因此,教師應當增加課堂上的操作時間,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方法只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并不能實現教學的目標。在計算機課堂上,教師首先應當用一定的時間對新的計算機知識進行講解,并對計算機操作進行簡單師范,然后可以讓學生上機進行實踐,解決學生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并及時進行引導和演示,待學生掌握了這一知識的運用后再進行下一個知識的講解和操作。通過邊講邊練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實現教學的目的。另外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調換教學順序,可以先通過簡單操作再進行講解。
2.3 實行分層教學,建立師生感情
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在計算機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對于計算機基礎薄弱的學生要多進行引導,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學生的任務不同,根據學習狀況的不同,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學習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多分配任務。另外設置開放性的任務,例如在C語言的教學中可以制定一個畫圖、小游戲等開放性的任務,讓學生盡情發(fā)揮。小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都很強,其榮辱感和自尊心也很強。教師應當抓住學生的心理,積極進行鼓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3. 結語
計算機的實用性很強,只有充分重視小學計算機的教學,根據計算機教學的現狀,積極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發(fā)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基礎,引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增強操作能力,最終實現教學目的,提高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段喜鳳.淺析初中計算機教學中的幾點體會[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4(03):132-133.
[2]宋會增.談初中計算機教學[J].學周刊B版,2010,8(02):157-159.
[3]任渭權.在初中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C版,2014,4(02):168-1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