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軍
面對課改勢在必行的今天,全國有不少小學在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下,正在探索其合作學習的合理性、科學性。語文作為母語,其課堂教學如何才叫高效,小組合作學習如何能做到實效,筆者認為預習是關鍵的第一步,只有這樣,小組合作學習語文才能有效。
一、課上預習教給方法
小學生在老師的言傳下知道預習,但根本不知道如何預習,預習最好方法,怎樣預習才能在課堂上達到最佳效果,自己滿意,老師認可。筆者提出,語文預習總體要做到五個字:圈、連、鉤、畫、注。
1、手把手教
教師設計好導學題后,教師看著學,告訴學生預習語文的方法,手把手教,并運用評價方法及時鼓勵。
如在教學《一夜的工作》時有這樣一段話,教師就應該教給學生圈、連、鉤、畫、注預習方法:
想象過去的主人是誰?房子里應該有什么?
那是一間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室內陳設極其簡單 ,一張不大的寫字臺,兩把小轉椅,一盞臺燈,如此而已。
2、把書讀好:必要做到:對(字音讀正確)、通(語句讀順暢,不加字,不漏字),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讀書積極性。
3、用好工具書:是以字典、詞典、同步練習等為工具的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的預習,這一類預習常用于生字、新詞的掌握。解釋詞語的預習,詞義必須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這樣可避免學生不動腦筋地抄襲詞語解釋。一開始,教師可根據(jù)教學需要規(guī)定必須解釋哪些詞語,然后再逐步過渡到讓學生按其所需,自己決定。這不僅給學生留有選擇的余地,也照顧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4、學會質疑:預習中質的“疑”可以從教材中課后習題中尋找。這里出現(xiàn)的問題往往體現(xiàn)了文章的思路和重、難點,教師先教給學生找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久而久之,學生便會掌握預習方法,并轉化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質疑要少而精,集中目標,突出最重要問題來提問。
5、開放預習:開放預習是指讓學生到不局限于課本、工具書以外的大課堂中去尋訪、解疑。如問教師、學生、家長、網(wǎng)絡都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常見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等都可作為預習的材料使用。
二、課下預習運用方法
課下預習可包括在校和回家預習,運用已經(jīng)掌握的預習方法自主預習。課下預習相對課上預習要求會更高一些,如果學生自主性差,完成任務的質量也會不高,因此,老師要提前布置課下預習的內容,先是硬性的檢查,時間久了,學生養(yǎng)成了預習習慣,老師也就不用操心了,在學生展示匯報時也就了解了課下預習的效果。下面就朱自清寫的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匆匆》一文為例談談怎樣課下預習。
1、課文導讀: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時光匆匆即逝,可有誰想過,當我們閑聊時,時間從嘴邊溜走;當我們玩電腦時,時間隨著鼠標的滑動悄悄溜走……我們多想把時間挽留,可是,它卻總是一去不復返!現(xiàn)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就把“人人心中有卻又筆下無”的感受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細膩地刻畫了出來,讓我們仿佛看到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他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同學們!讓我們來交流一下已經(jīng)具備的自學方法吧!
(1)要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的讀音。
(2)讀通句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3)在讀通順的基礎上,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4)理清寫作順序,思考作者是怎樣把自己的感悟寫出來的。
(5)邊讀邊做批注,利用“批注式閱讀”的基本方法,記錄自己讀書的感受,以便與同學和老師交流。
(6)提出自己要與同學交流的問題。
(7)完成基礎達標的內容,檢測自己預習情況。如果學有余力,還可以嘗試完成“挑戰(zhàn)自我”設計的內容。老師相信你是最棒的!
2、查閱資料,了解朱自清及其文學成就。收集關于時間的詩詞、名言、警句。
3、基礎達標
(1)我能讀準字音
○讀準字音,選擇正確的畫√
去的盡管去著,來的盡管來著。 (jǐn jìn)
太陽它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 (nuó nà)
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níng yí)
我赤裸裸地來到這個世界。 (luǒ guǒ)
(2)我會用課文里的詞語填空,體會這樣搭配的好處。
( )地挪移 ( )的雙眼 ( )地跨過
( )的痕跡 ( )的日子 ( )地旋轉
(3)我知道課文主要寫了:
(4)作者是這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的匆匆的:
4、學后疑惑:通過讀書我有以下幾個問題要和同學交流: 5、挑戰(zhàn)自我:同學們,通過預習,你的收獲一定很大吧?如果學有余力,你不妨嘗試一下能否背誦課文內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