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萍
摘 要: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教學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現(xiàn)有的教學需求,所以各大學校引入了新的教學方式——探究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探索能力,也拓展了學生的興趣范圍,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出獨立學習的能力。以探究式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為研究項目,希望能夠為初中歷史教學提供相應的參考。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初中歷史教學;合作
一、通過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
初中生處在成長的中期階段,其對生活有很強的好奇心,也會對未知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初中歷史教師應該充分根據學生的這一特性,對其興趣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初中生能夠主動對歷史知識進行探索。歷史教師可以利用講解歷史故事的方式吸引學生的目光,充分調動課堂的氣氛,為學生營造探究學習的氛圍。
例如,講授歷史課程知識點“鴉片戰(zhàn)爭”時,在鴉片戰(zhàn)爭中,著名的歷史人物就是林則徐,歷史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視頻或是圖片的方式,將林則徐銷毀鴉片的過程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通過影片的觀看激發(fā)學生對知識學習和探究的興趣,這樣就能夠讓學生邊看邊學習知識,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1]。由此可見,培養(yǎng)興趣不僅是探究式學習的目的,更是前提。
二、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探究思考
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常常利用提問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能力,但是提問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情況,避免問題的難度超越了學生的承受范圍。只有問題在學生的理解范圍內,才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心理,并不斷地對知識點進行深入的研究,這樣就達到了歷史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目的。
例如,在講解三國歷史時,老師可以利用《三國演義》的視頻進行教學,曹操打敗了袁紹取得了官渡之戰(zhàn)的勝利,這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zhàn)役。而三國歷史上另一個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就是赤壁之戰(zhàn),有趣的是,這次曹操并不是獲勝者,而是被打敗。老師可以提問為什么曹操會失敗,學生帶著疑問有目的地進行學習和探究,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2]。
三、通過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合作探究
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并對相應的知識進行討論,這樣就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能力。歷史課程涉及的知識范圍非常的廣泛,從古至今,很多的事件都影響了現(xiàn)代人的生活以及思想,所以,歷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歷史知識與現(xiàn)代知識進行結合,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進行討論。這樣的討論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能夠讓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了解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完善。
例如,“戊戌變法”一課中,教師就可以提出一個內容讓學生進行討論,如:康有為和梁啟超提出了很多的改革方式,這些改革方式如果用今天的眼光去看,是不是真的適合當時的社會?學生在討論時可以各抒己見,討論的過程也是對知識探究的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快速地形成答案,同時,學生也可以在討論的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強化團隊合作能力。
四、通過多鼓勵學生發(fā)問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都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都在被動地接受知識,但是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教學的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新的教育模式是要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而教師則是不斷地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去引導學生進行學習[2]。其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提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在歷史教學中,因為知識的結構比較復雜,所以,教師需要鼓勵學生不斷地對歷史進行探索,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其中,鼓勵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提問就是有效的途徑之一,只要學生能夠對課堂中的知識提出疑問,就證明學生對歷史知識產生了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例如,針對清朝科舉制度這部分知識,教師在講解科舉制度的形成和發(fā)展以及對當時社會的影響之后,很多學生都會想到現(xiàn)代的考試制度,那么,在課堂之上,教師就應該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疑問。而學生也會問,現(xiàn)代的考試制度與清朝科舉制度有什么樣的關系?通過學生自身提出的問題,老師加以引申,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初中歷史教學本就枯燥無味,若是教師使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就會讓課堂更加的沉悶。所以,歷史教師應該調整自身的教學方式,將探究式學習引入歷史教學當中。在探究式教學中,老師需要注意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學生也要注重利用自身的學習潛力,大膽提出自己的問題和觀點,勇于向問題的深處探究。另外一點需要老師注意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切勿使用單一的教學手段,一定要做到多種教學手段相輔
相成。
參考文獻:
[1]韓文生.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學刊,2016(S1).
[2]閆文彩.探究式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淺析[J].學周刊,2012(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