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應用帶入消元方法消去其中一個未知數(shù),轉化成學生所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消元思想將未知數(shù)個數(shù)從多個轉少個,一步一步解決,讓問題可以得到簡化,這也是一種極為重要且有用的思想。
那么,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簡單來說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含有多個未知數(shù)實際問題背景,經(jīng)歷分析數(shù)量關系,設未知數(shù)并列方程組,在解方程組檢驗結果的一個過程,體會到方程組是對現(xiàn)實世界中含有多個未知數(shù)問題數(shù)學模型的一種刻畫。
二是二元一次方程組、有關概念,能設兩個未知數(shù)并列方程組表示出實際問題的兩種有關等量關系。
三是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一種基本目標,這讓方程組一步一步轉化成為x=a,y=b的方式,體會消元思想,掌握解決二元一次方程組代入法、加減法,可根據(jù)二元一次方程具體方式選擇適當?shù)慕鉀Q方法。
四是通過探究實際的問題,進一步認識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組來解決問題的一個基本過程,以此來體會數(shù)學運用的價值,提升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教學目標
1.會用代入消元法和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消元”思想,初步體現(xiàn)數(shù)學研究中“化未知為已知”的轉化思想。
3.增加情感與價值觀,進一步理解對于解決二元一次方程組消元思想,特別是在化未知為已知過程中去體驗化歸數(shù)學之美,根據(jù)方程組特點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yǎng)開拓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并且在合作、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
重點:用代入法和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難點:解方程組的技巧。
關鍵:解方程組的基本思想。
三、教學策略
引導、探索與交流、比較、歸納。
四、教學程序
(一)展示作品,表達創(chuàng)意
在表達創(chuàng)意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且其中的幾幅作品與本節(jié)內容有關,為引入新知奠定了基礎。
(二)引入新知
其中一幅作品僅是作了兩個函數(shù)y=2x-1和y=2x-10的圖象而構成一架梯子,進而提出:
1.這兩條直線之間有什么位置關系?
2.你能說說怎樣求這兩條直線交點的坐標嗎?
從而引入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索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思路。
2.自主探索解例1、例2,掌握技巧。
(1)出示例1,學生獨立解答。
(2)小組選代表說出解法。
(3)對不同解法加以分析、比較,從中體會解法的技巧。
(4)獨立完成例2,教師巡視關注學困生。
3.回顧例1、例2,歸納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一般
步驟。
首先讓學生分組探討、交流,然后各組派一名代表發(fā)言,說出本組的結論,老師適當引導,最后歸納出一般步驟。
(四)隨堂練習,鞏固深化
(五)課堂小結
1.學生互評。
2.學生自評(數(shù)學日記)。
(六)作業(yè)設計:習題7.2
(七)教后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探索解方程組的關鍵思想(消元),同時體會消元技巧。那么學生學到了什么?學生學會了運用代入消元法來解決二元一次的方程組問題,把二元問題轉化成為更加容易解決的一元求解的問題。其中包含極為重要的消元思想,通過減少未知數(shù)的個數(shù),把同時需要解決的未知數(shù)一個一個去求解的方式進行替換,以此把問題進行簡化。
同時,在課堂上設置小組交流的環(huán)節(jié),交流的內容有對新知識的探究,對問題理解、計算方法以及體會、學生要相互糾錯等。并且要避免滿堂交流的問題以及沒有目的的交流,必要的時候要引導學生,讓他們產(chǎn)生目標來交流,同時還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情況。通過學生學習小組合作增加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并且通過解釋、推斷以及對自己思想進行口頭、書面表達,加深理解,學生間合作交流不單是讓學生獲得必要的學科知識,對提升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數(shù)學語文規(guī)范、合作意識培養(yǎng)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小伍.從“信息加工論”談數(shù)學教學[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2).
[2]張志敢.知識的應用與遷移[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1(2).
[3]楊光宇.學生數(shù)學認知結構的自主建構[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1(1).
[4]王雪燕,鐘建斌.中學數(shù)學思想方法教學應遵循的原則[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1).
[5]秦桂毅,王兄.淺談支架式教學模式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桂林市教育學院學報,20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