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牡丹的拒絕》作者張抗抗,當代著名女作家,而《牡丹的拒絕》也是她站在女性的視角,脫離往常對于牡丹雍容華貴的贊美與描寫,另辟蹊徑,對牡丹的拒絕著重筆墨,并借牡丹表達自己對當代女性尋求獨立和自強的吶喊。
關鍵詞:《牡丹的拒絕》;女性;獨立和自強
作者簡介:王昕雪(1989-),女,漢族,遼寧沈陽人,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6-0-01
1.牡丹拒絕了游客,卻收獲了獨立
不難看出,全文雖然在寫牡丹,但是作者借物喻人的手法卻非常明顯,且不說自古以來,多用花去比喻女子的嬌艷與美麗,而且作者作為一名女性作家,立足于女性的視角借著牡丹為自己發(fā)聲,表達其作為一名當代女性對于自由、獨立與權力的需求。
文章開頭,描述了牡丹被世俗所認同的美“美得秀韻多姿,美得雍容華貴,美得絢麗嬌艷,美得驚世駭俗”,而人們也為了這樣美麗的牡丹“坐上火車飛機輪船,千里萬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約而同,揣著焦渴與翹盼的心,滔滔黃河般地涌進洛陽城”,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舊時為了一睹某地青樓花魁的風采,男子們趨之若鶩涌入當地的盛景。而無論是這種將女性物化,搬到臺面上明碼實價進行拍賣的行為,還是僅僅將男性所欣賞的美貌等特征作為評判的標準,都無非是將女性作為男性掌中玩物的體現罷了。然而洛陽的牡丹卻拒絕盛開,“木然呆立,無動于衷”,即使面對人們都非難與失望,甚至還有“吃不到葡萄硬說葡萄酸”的苛責“看花人說這個洛陽牡丹真是徒有虛名”,牡丹依舊緊閉花苞,這正是當代女性追求自我的最好體現。也正如作者在其作品《回憶找到我》中所說“我愿這世上的一切,都是自自然然,誠實坦白,按自己的意愿生長,萬不要為了取悅于誰,拗著自己的本意扭曲變形”。當代女性不為別人而活,不在意外人的眼光,自身的美與付出努力所取得的成果不是為了向世人稱頌,也不是用男性或世人的眼光使自己將精力局限在本不喜愛的事物之上。而是勇于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并為之奮斗,即使受到外部的阻礙、輕視與苛責,也敢于堅持自己的意見與追求;對于那些阻撓與反對的聲音,勇敢地說“不”,而不是像舊時為了抹煞女性獨立思考權去教導女性要“三從四德”“夫唱婦隨”,要知道,當代女性的地位是前人經過長久的奮斗才取得,牡丹,亦非昔日只能取悅于人,以色侍人的牡丹,而是有著自己的信念與想法,獨立自信的牡丹。
2.牡丹花落,卻是對命運的掌握
作者接下來對牡丹的花落進行了描述“一陣清風徐來,嬌艷鮮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墜落,鋪散一地絢麗的花瓣。”“牡丹沒有花謝花敗之時,要么爍于枝頭,要么歸于泥土”,牡丹對自己的命運具有絕對的主導權,它寧可歸于泥土也不愿因為外界的挽留而茍延殘喘,面對困苦環(huán)境也堅守自己的選擇,這與作者母親對其幼年時的影響亦是密不可分,因為她曾說過“我母親就是一個生活在童話世界里面的人。她一輩子都充滿童心,即使在遇到最大困難的時候,比如說‘文革被隔離審查,她也是用童話的營養(yǎng)去戰(zhàn)勝這些困難的”。從這里我們不難發(fā)現,作者借著牡丹“不茍且不俯就不妥協(xié)不媚俗”的表象,實際在贊美女性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是依靠他人,而是依靠自己去克服困難;在面對贊美的時候,不被沖昏頭腦牽著鼻子走,而是審時度勢找好自己的定位,秉持內心真正的想法與信念。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不去寄希望于虛無縹緲的宿命論,或者世俗給女性所下定義,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牢牢掌握住自己的命運。
3.貶謫的牡丹,更加堅韌
文中寫道牡丹是因為武則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貶去洛陽的,而洛陽水土最適合牡丹生長,反而讓牡丹蔚然成風,在結尾作者亦提到“如果它再被貶謫十次,也許它就會繁衍出十個洛陽牡丹城”。由此可看出,作者借著牡丹頑強的生命力來贊美女性追求獨立與自由的頑強不屈。亦如作者名字的來歷,“按照我父母后來的解釋,‘抗抗這兩個字,不僅因為他們相識于抗戰(zhàn)時期,也不僅因為我在抗美援朝這一年夏天‘呱呱墜地,而是希望我因此只有一種頑強的抗爭精神。由于我的名字注定要同抵抗、抗御、反抗等相聯(lián)系,我想我的一生大概將會永遠不得安寧?!倍讜r由于父母受到政治上的誤解,導致她親眼見證了父母面對困境也不退縮的頑強努力,以及對信仰的堅定不移,這些都給張抗抗帶來了很深的影響。而作為新時代的女性,面對社會上種種男權所帶來的不公,她通過文章發(fā)聲,用自己獨有的女性視角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優(yōu)秀的作品,喚醒了一代又一代懵懂的女性,讓她們敢于堅持自己的信念,面對外界的不認可與指責也不退縮,而是將此化為動力,譜寫屬于自己的精彩。這種愈挫愈勇的頑強精神,也正是作者希望當代女性面對外界壓力仍敢于做自己頑強生命力的體現。
結語:
《牡丹的拒絕》是作者作為當代女性對女性身份定位和獨立需求的吶喊,亦是作者借助牡丹這個意向,展現當代女性堅韌自強,掌控自身命運的信心與自信。我相信,隨著女權意識的不斷覺醒,女性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世界也將因此變得更加絢麗多姿。
參考文獻:
[1]張抗抗.牡丹的拒絕[M].野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
[2]張抗抗.回憶找到我[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7.
[3]張抗抗.女性寫作與批評[M].王紅旗主編.中國女性文化:第三輯.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