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摘 要:新聞照片對于攝影師來說就是要拍到?jīng)Q定性瞬間,而新聞照片本身的信息含量是很多的。有時會給攝影師造成困擾,這張照片該不該拍。攝影師的倫理道德觀是主要的決定因素,那么攝影師該如何抉擇。本文從三個不同的攝影師對緊急事件的不同處理得到的不同結果進行分析攝影師的倫理道德觀。
關鍵詞:倫理道德觀;新聞照片;決定性瞬間
中圖分類號:J41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3-0274-01
倫理道德觀可以理解為那些成文的或者不成文的人與人與社會之間的默契約定,對事情好壞的判斷。對應到攝影上,就可以解釋為這個照片我應該不應該拍,拍攝的時機對不對,會不會對當事者造成影響,會不會侵犯他人的權利。
我們知道《饑餓的蘇丹》這張新聞照片于1994年獲得了普得策新聞特寫攝影獎,而這張照片拍攝者凱文·卡特在三個月之后自殺身亡。照片中一只禿鷹在不遠處看著一個赤裸著正奮力爬向前方的一個小孩。照片背景是非洲大饑荒,照片刊登出來后受到矚目,人們?yōu)榉侵摒嚮母械秸痼@,還對卡特沒有去救助孩子而憤怒。尤其人們知道卡特為拍攝禿鷹展翅的瞬間還在旁邊等待許久,卡特引來了更多不滿。三個月后,卡特自殺。人們認為他是受到了良心的譴責。雖然卡特已經(jīng)自殺了,這件事情卻遠沒結束,在突發(fā)事件或者災難面前,是選擇救人還是記錄?曾在國內(nèi)的一個報紙中,刊登了一組騎車人在水中摔倒的連續(xù)照片,引發(fā)了國內(nèi)新聞界大討論。而在河南鄭州一個女記者為了救落水兒童而放棄采訪的事件得到人們的贊賞,并將此話題推向了高潮。
在突發(fā)現(xiàn)場,是先拍照還是先救人,是新聞界一個持久的話題,涉及的是對新聞職業(yè)倫理和社會道德倫理的思考。西方新聞界認為,記者和攝影者是事件中的中立旁觀者,他們所做的事情只是記錄下來真實所發(fā)生的一切,向公眾傳播新聞的職責。畫面對攝影者來說是個轉瞬即逝的瞬間,有時攝影記者的拍攝行為更多出自于一種職業(yè)本能。前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部主任羅伯特·基爾卡指導學生:“先拍下,再考慮;沒拍下,也無從考慮。”
新聞工作者其實對此充滿了矛盾,很多攝影師在照片完成發(fā)表后,都會感受到“倫理道德”對內(nèi)心的譴責。因為拍攝的照片不僅會使公眾震驚還會讓被拍攝者的生活受到影響。人們對戰(zhàn)爭也產(chǎn)生了疑問,到底哪方才是正義的一方。其中越戰(zhàn)中艾迪·亞當斯的《槍斃越共》就是一個經(jīng)典的例子。這張照片后來獲得了的榮譽包括68年的荷賽最佳新聞照片等??梢哉f給亞當斯帶來了很多榮譽,但是這樣照片也使亞當斯處于自責和內(nèi)疚中。諷刺的是亞當斯在后面采訪中發(fā)現(xiàn)那個警察在當?shù)胤浅J墚數(shù)鼐用褡鹁?,而當這組照片發(fā)出去后警察則成了人們心中的殺人犯,即使最后被迫去美國謀生也時時受到威脅。可以說這組照片徹底改變了那個警察的生活。亞當斯后來反思:我從這張一個人屠殺另一個人的照片中掙到了名利,在這張照片中,兩個人的生命遭到了毀滅,我卻得到了報酬,我就成了英雄?其實照或者不照都是攝影師對職業(yè)任務和社會道德觀進行的一次選擇。拍攝新聞照片尤其是關于戰(zhàn)爭的照片更能體現(xiàn)出對攝影倫理的思考。
作為攝影師,我們到城市農(nóng)村大街小巷尋找素材,想拍到真實影像,但當我們看到一個小偷正在偷竊,我們是去提醒無辜的人還是等待小偷偷竊成功?當我們面對一個事故時,我們是上去拍攝受傷者悲痛的情感還是放下手中相機,給受害人一個相對私密的空間?
在一個講座中,一個新華報社的攝影師講訴的,當時處于汶川大地震時期,他被派到汶川進行新聞拍攝。當時一個樓房里壓著兩個人,外面是急匆匆從重慶趕來的叔叔。最后由于種種原因,人救不出來了。當救援人員與叔叔說救不出來的時候,叔叔的臉頓時煞白,手哆嗦的連煙都點不上了。那是個好畫面,攝影師的機器已經(jīng)就緒,當時氣氛非常凝重,鴉雀無聲。這時攝影師并沒有去拍攝下來這個畫面,鏡頭是有聲音的,等待救援的人已經(jīng)接近崩潰了,這樣一拍會讓氣氛遭到破壞,對別人很不尊重。我想他不會后悔自己沒有拍下那個珍貴畫面而是慶幸自己沒有打擾別人。
同樣獲得過普利策大獎的《戰(zhàn)火中的女孩》因為不同處理手法使人們沒有計較她的行為。照片中赤裸的女孩被大火燒的大哭著向前跑去,兩邊則是悠閑的士兵,仿佛看不見大哭的女孩。攝影師迅速拍了照片,然后放下照相機去幫助女孩滅了火。這張照片間接讓人們感受了戰(zhàn)爭的恐怖,也讓戰(zhàn)爭在人們反對聲中提前結束。這組照片無疑是成功,不僅達到了攝影師的目的還將職業(yè)任務和道德倫理很好的進行了處理?!渡睢返臄z影記者拉里·羅斯說:“當面對一個人正在遭受災難的時候,我能不管他,而去拿著照相機工作嗎?在我的腦海里,答案是否定的。不,你必須去幫助他。在經(jīng)歷這些的時候,你不能只想到你自己,你不能唯利是圖,如果是這樣的話,你不是正真的意義上的攝影師?!蔽覀冏鳛閿z影師有很多辦法去處理這些緊急事件,而上訴的三個攝影師三個截然不同的做法造成了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筆者認為,在攝影拍攝中實際情況遠比我們想象的復雜,所以沒有一個倫理道德標準以應付千變?nèi)f化的情況,但是有個辦法會給攝影師碰到這種問題時提供思路,那就是時時注意到自己和被拍攝者作為人的特性。當一個人作為人的特性被扭曲之后,在道德倫理方面上的爭議就出現(xiàn)了。而我們作為一個攝影師要提高自己的職業(yè)素養(yǎng),在拍攝時盡量顧及到被拍攝者的尊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