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景觀指數(shù)耦合景觀格局與土壤侵蝕的有效性

    2017-09-12 13:04:10
    生態(tài)學(xué)報(bào) 2017年15期
    關(guān)鍵詞:土壤侵蝕泥沙格局

    劉 宇

    中國科學(xué)院地理科學(xué)與資源研究所,生態(tài)系統(tǒng)網(wǎng)絡(luò)觀測與模擬重點(diǎn)實(shí)驗(yàn)室, 北京 100101

    景觀指數(shù)耦合景觀格局與土壤侵蝕的有效性

    劉 宇*

    中國科學(xué)院地理科學(xué)與資源研究所,生態(tài)系統(tǒng)網(wǎng)絡(luò)觀測與模擬重點(diǎn)實(shí)驗(yàn)室, 北京 100101

    景觀格局分析是景觀生態(tài)學(xué)中揭示景觀變化及其生態(tài)效應(yīng)的主要方法,而景觀指數(shù)是景觀格局分析中廣泛使用的工具。土壤侵蝕是土壤物質(zhì)在景觀中的遷移和再分配過程,受地形、植被和人類活動及其空間格局的調(diào)控。運(yùn)用景觀格局分析揭示景觀格局變化特別是土地利用/覆被格局變化對土壤侵蝕的影響是土壤侵蝕研究中應(yīng)用景觀生態(tài)學(xué)原理和方法的典型。在當(dāng)前的研究中,斑塊-廊道-基質(zhì)范式下建立的景觀指數(shù)對侵蝕過程的解釋能力不斷受到質(zhì)疑,建立篩選適用的景觀指數(shù)的原則和方法十分必要。以延河流域碾莊溝小流域?yàn)槔?利用WATEM/SEDEM模型模擬多個(gè)年份流域侵蝕產(chǎn)沙和輸沙量;基于土地利用/覆被數(shù)據(jù), 利用Fragstat4.2軟件, 計(jì)算了相應(yīng)年份流域斑塊、邊界密度、形狀、集聚與分散和斑塊類型多樣性4個(gè)方面的代表性景觀指數(shù)。在此基礎(chǔ)上,分析了景觀指數(shù)與流域侵蝕產(chǎn)沙和輸沙之間的關(guān)系,討論了景觀指數(shù)在土壤侵蝕研究中的有效性,在景觀和斑塊類型水平上分析了景觀指數(shù)表達(dá)“源”、“匯”兩大類景觀類型的空間格局與侵蝕產(chǎn)沙和輸沙之間的關(guān)系的一致性。結(jié)果表明:斑塊-廊道-基底范式下發(fā)展的景觀指數(shù)在指示景觀格局的土壤侵蝕效應(yīng)時(shí)存在局限。相對而言,斑塊類型尺度的景觀指數(shù)更能有效表達(dá)景觀格局與土壤侵蝕的關(guān)系?;诰坝^類型在土壤侵蝕過程中的“源”、“匯”功能,提出了在土壤侵蝕研究中篩選適用的景觀指數(shù)的原則:(1)對“源”、“匯”兩類景觀類型,景觀指數(shù)與土壤侵蝕狀況表征變量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符號相反;(2)對同為“源”或“匯”景觀類型的多個(gè)景觀類型,景觀指數(shù)與土壤侵蝕表征變量的相關(guān)系數(shù)應(yīng)具有符號一致性。盡管景觀指數(shù)在斑塊類型水平上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用其預(yù)測景觀格局變化的侵蝕效應(yīng)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基于土壤侵蝕過程與景觀格局的作用機(jī)制發(fā)展新型的景觀指數(shù)是增強(qiáng)景觀格局分析預(yù)測土壤侵蝕過程的能力的途徑。

    景觀指數(shù);景觀格局分析;土壤侵蝕;WATEM/SEDEM; 景觀指數(shù)有效性

    景觀格局分析是景觀格局與生態(tài)過程相互作用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也是景觀生態(tài)學(xué)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1]。其目的是將景觀結(jié)構(gòu)與其對生態(tài)過程的作用聯(lián)系起來[2]。景觀指數(shù)是景觀格局分析常用的工具,因其簡單、方便的優(yōu)點(diǎn)而在景觀生態(tài)學(xué)研究中得到廣泛應(yīng)用。尤其是在Fragstats軟件出現(xiàn)后,景觀指數(shù)的應(yīng)用更為廣泛,形成了“Fragstats指數(shù)家族”。但這些景觀指數(shù)的生態(tài)相關(guān)性常常未經(jīng)證實(shí)或者存在疑問,許多是沒有內(nèi)在生態(tài)意義的數(shù)學(xué)構(gòu)建,其生態(tài)相關(guān)性更多時(shí)候是假設(shè)的而非真正建立的,缺少經(jīng)驗(yàn)性的證據(jù)[2]。在土壤侵蝕研究中,這類景觀指數(shù)也在小區(qū)尺度[3]到坡面[4]、流域尺度[5- 6]得到大量應(yīng)用。由于景觀指數(shù)本身的性質(zhì)、景觀數(shù)據(jù)屬性和土壤侵蝕過程自身的特點(diǎn),用景觀指數(shù)描述土壤侵蝕變化存在固有的缺陷[7]。認(rèn)識到這些局限性,在深入理解土壤侵蝕與景觀格局的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出多尺度土壤侵蝕評價(jià)指數(shù)[8-9]、方向性滲透指數(shù)[10]等耦合土壤侵蝕過程和景觀格局的指數(shù),發(fā)展了基于土壤侵蝕過程和景觀功能耦合景觀格局的方法。盡管如此,“Fragstats指數(shù)家族”仍然是描述景觀格局的簡捷工具。對這些景觀指數(shù)的有效性進(jìn)行評估,尋找正確應(yīng)用的一些原則、使用前提和適用范圍,遴選出適用于指示景觀格局變化與土壤侵蝕響應(yīng)的景觀指數(shù),有助于推進(jìn)景觀格局與土壤侵蝕相互關(guān)系研究。景觀指數(shù)最根本的局限與聯(lián)系空間格局和生態(tài)過程來建立景觀指數(shù)的生態(tài)相關(guān)性有關(guān)[2]。本文以碾莊溝流域?yàn)檠芯繀^(qū),通過景觀指數(shù)與用侵蝕模型模擬的土壤侵蝕量和輸沙量的關(guān)系分析,闡釋景觀指數(shù)對土壤侵蝕過程的表征能力和適用性,探討有效景觀指數(shù)的篩選原則。

    1 研究區(qū)概況

    碾莊溝位于黃土高原北部(36°37′—36°45′N,109°26′—109°37′E),為延河中游一級支溝,在延安市寶塔區(qū)李渠鎮(zhèn)匯入延河。碾莊溝流域總面積54.2 km2。多年平均降水量527 mm,地處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地帶,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海拔926—1278m,地形破碎,屬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區(qū),梁峁、溝谷占總面積的90%以上。溝壑密度達(dá)到2.74 km/km2[11]。主要為可侵蝕性高的黃綿土覆蓋。流域土壤平均顆粒組成為砂粒20%,粉粒55%,粘粒25%[12]。碾莊溝是小流域治理試點(diǎn)流域,淤地壩建設(shè)和植被恢復(fù)并重[13-14]。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jì)的發(fā)展,居民點(diǎn)、工礦交通等建設(shè)用地的擴(kuò)張成為流域內(nèi)土壤侵蝕的重要影響因素。

    2 研究方法

    2.1 景觀格局指數(shù)選擇

    對土壤侵蝕而言,斑塊水平景觀指數(shù)指示性不強(qiáng)。因此,本文主要從斑塊類型水平和景觀水平兩個(gè)水平遴選景觀指數(shù)。表征景觀格局同一特征屬性的不同景觀指數(shù)相互冗余[15],部分指數(shù)即可代表全部指數(shù)。與土壤侵蝕相關(guān)的景觀特征主要是景觀破碎度,因此,選取的景觀指數(shù)包括4個(gè)類型:(1)斑塊、邊界密度指數(shù);(2)形狀類指數(shù);(3)描述聚集與分散的指數(shù);(4)斑塊類型多樣性指數(shù)。選取的各類景觀指數(shù)及其含義和分析尺度如表1所示。

    表1 選擇的景觀指數(shù)及其含義

    2.2 流域侵蝕模擬

    流域土壤侵蝕模擬采用WATEM/SEDEM模型[16-18]。WATEM/SEDEM模型是基于柵格的土壤侵蝕模擬模型,由侵蝕量模擬、泥沙傳輸能力估算和泥沙在流域內(nèi)傳輸模擬三部分組成,在年尺度上模擬產(chǎn)沙和泥沙傳輸。土壤總侵蝕量為每個(gè)柵格年產(chǎn)生的泥沙總量,采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19]計(jì)算。

    E=R×K×LS×C×P

    (1)

    式中,E是柵格年土壤侵蝕強(qiáng)度(kg m-2a-1);R是降雨侵蝕力(MJ mm m-2h-1a-1),為排除降雨變化對模擬結(jié)果的影響以更好地反映土地利用格局改變的侵蝕效應(yīng),在模擬中都取1992年的降雨侵蝕力;K是土壤抗蝕性因子(kg h MJ-1mm-1);L為坡長因子,S為坡度因子,二者合稱地形因子;C是植被覆蓋管理因子;P是土壤保持措施。C、P因子參考[20]和劉寶元等[21]在黃土高原地區(qū)的研究結(jié)果。

    WATEM/SEDEM模型中年泥沙傳輸能力(TC)(kg m-1a-1)指地表徑流向下坡搬運(yùn)泥沙的最大潛能,定義為單位長度等高線上能流出的最大泥沙量[17]。對每個(gè)柵格來說,TC就是該柵格處水流能搬運(yùn)的最大泥沙量與柵格下坡方向邊長的比值,單位為kg m-1。TC計(jì)算公式為:

    TC=Ktc×R×K×(LS+4.116×Sg0.8)

    (2)

    式中,Ktc為傳輸能力系數(shù)(m),理論上為均一坡度和徑流條件下產(chǎn)生足夠的泥沙以達(dá)到柵格傳輸能力所需的上坡距離[17];R、K、LS與RUSLE中相同,分別為降雨侵蝕力因子、土壤可蝕性因子和地形因子。

    在確定年侵蝕量后和泥沙傳輸能力后,基于侵蝕量和傳輸能力確定泥沙在傳輸路徑上的再分配。泥沙傳輸?shù)穆窂绞菑哪嗌吃磪^(qū)沿地形梯度向河道的水流路徑。WATEM/SEDEM模型采用八鄰單一流向算法獲取路徑。當(dāng)泥沙供給(上游輸入的泥沙與當(dāng)?shù)禺a(chǎn)生的泥沙之和)大于泥沙傳輸能力時(shí)(傳輸制約),泥沙向下游傳輸?shù)牧窟_(dá)到最大(等于TC),同時(shí)沉積發(fā)生,沉積量為輸入量與傳輸量之差;當(dāng)獲得的泥沙供給量小于泥沙傳輸能力時(shí)(侵蝕制約),沒有沉積發(fā)生,向下游的傳輸量為獲得的全部泥沙供給量。模型最終輸出結(jié)果包括每個(gè)柵格的上坡泥沙輸入量、輸出量、侵蝕量、沉積量和到達(dá)河道或流域出口的泥沙總量。

    通常利用流域泥沙觀測數(shù)據(jù)進(jìn)行模型校驗(yàn)來尋求最佳的參數(shù)組合來獲得Ktc值[22-25]。將土地利用/覆蓋劃分為具有Ktc高值的低植被覆蓋類型(耕地、裸地、工礦、交通建設(shè)用地)和具有Ktc低值的高植被覆蓋區(qū)(林地、草地、灌叢)來獲取適合區(qū)域的Ktc值是常用的方法,對應(yīng)的Ktc分別為Ktc_high和Ktc_low. 根據(jù)Liu 和Fu[11]的研究,碾莊溝流域的Ktc_high和Ktc_low分別為20和15。

    2.3 景觀格局?jǐn)?shù)據(jù)獲取和景觀指數(shù)計(jì)算

    土地利用/覆蓋通過Landsat衛(wèi)星TM影像解譯獲取,類型包括壩地、耕地(包括溝坡、峁坡的梯田和坡耕地)、林地、灌叢、水域、居民地(包括工礦等建設(shè)用地)、草地、裸土。共提取1992、1995、1999、2002、2006、2009年六期土地利用/覆蓋數(shù)據(jù)。DEM為1∶10000地形圖數(shù)字化生成。在流域尺度上,淤地壩對地形的改變最為顯著。利用遙感解譯的淤地壩圖層,對地形進(jìn)行修正以獲取當(dāng)年地形,每座淤地壩庫內(nèi)的高程取壩庫內(nèi)最高點(diǎn)的高程值。降雨采用鄰近溝口的延安氣象站觀測數(shù)據(jù)。景觀類型在土壤侵蝕過程中發(fā)揮著抑制土壤侵蝕發(fā)生發(fā)展或促進(jìn)侵蝕過程發(fā)展的作用,前者為“匯”類型,后者為“源”類型。因此,土地利用/覆被類型可劃分為“源”“匯”兩大類型。屬于“源”類型的土地利用/覆蓋類型包括林地、灌叢、草地、壩地和水域?!皡R”類型則包括裸土、居民地、耕地(不包括壩地中的耕地)。景觀指數(shù)利用Fragstat 4.2計(jì)算,分別計(jì)算按“源”、“匯”類型歸并前后景觀尺度和斑塊類型尺度的景觀指數(shù)。

    3 結(jié)果分析

    3.1 流域景觀格局變化

    圖1 碾莊溝流域景觀類型結(jié)構(gòu)變化 Fig.1 Landscape composition dynamic of Nianzhuang watershed

    從1992年到2009年,流域景觀類型結(jié)構(gòu)的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主要表現(xiàn)為:林地、草地、灌叢等植被覆蓋區(qū)的面積比例大幅度增加和耕地、裸土持續(xù)減少,主要轉(zhuǎn)變?yōu)榱值亍⒉莸?;溝谷?nèi)居民地和壩地逐漸擴(kuò)張。2002年以前,草地的擴(kuò)張幅度最大,之后林地增幅最大,部分草地也轉(zhuǎn)變?yōu)榱值鼗蚬鄥病?992年林地、草地、耕地和裸土占碾莊溝流域面積的絕大部分。到2009年,林地成為流域內(nèi)比例最大的景觀類型,占流域總面積的50%以上(圖1)。

    這一時(shí)期,流域景觀格局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在景觀水平上,斑塊密度(PD)、邊界密度(ED)和景觀形狀指數(shù)(LSI)持續(xù)降低,斑塊結(jié)合度(COHESION)、相似鄰近百分比(PLADJ)、分割指數(shù)(SPLIT)以及斑塊類型多樣性指數(shù)指數(shù)(SHDI)都呈現(xiàn)下降趨勢(圖2)。這表明流域景觀破碎度降低,聚合度在增強(qiáng)。

    圖2 景觀水平景觀指數(shù)變化Fig.2 Landscape metrics dynamic at landscape level

    在類型水平上,除居民地外,土壤侵蝕的各類“源”景觀類型破碎度在增加,聚合度在降低(圖3),而各類“匯”景觀類型破碎度都呈下降趨勢,聚合度持續(xù)上升(圖4)。對所有的景觀類型,最大斑塊指數(shù)(LPI)是一個(gè)極不穩(wěn)定的指數(shù),沒有穩(wěn)定的變化趨勢。將“源”、“匯”類型分別合并后計(jì)算得到的景觀指數(shù)變化趨勢表明:“匯”類型PLAND上升,PD、ED、LSI、SPLIT呈下降趨勢;“源”類型PLAND下降,PD、ED、LSI、SPLIT呈上升趨勢(圖5)。“源”、“匯”兩個(gè)類型的COHESION值都處于較高的水平,各年全都高于90%,表明它們都具有較高的聚合度。對于“源”、“匯”兩種類型,最大斑塊指數(shù)(LPI)也是一個(gè)極不穩(wěn)定、沒有穩(wěn)定的變化趨勢的景觀指數(shù)。

    圖3 流域土壤侵蝕“源”類型景觀指數(shù)變化Fig.3 Changes of Landscape metrics of source types of soil erosion at watershed level

    圖4 碾莊溝流域土壤侵蝕“匯”類型景觀指數(shù)變化Fig.4 Changes of Landscape metrics of sink types of soil erosion at watershed level SPLIT指數(shù)在類型間數(shù)值差距較大,為方便在圖中顯示結(jié)果,以1992年為基準(zhǔn)進(jìn)行了標(biāo)準(zhǔn)化

    圖5 流域“源”、“匯”景觀類型歸并后的景觀指數(shù)Fig.5 Values of landscape metrics after reclassification landscape types into sink and source

    3.2 流域土壤侵蝕變化

    WATEM/SEDEM模型模擬的流域總侵蝕量為每個(gè)柵格產(chǎn)生的泥沙量之和。整個(gè)流域總侵蝕量逐漸下降,流域平均侵蝕模數(shù)從1992年的10.05 t hm-2a-1下降到2009年的7.41 t hm-2a-1(圖6)。WATEM/SEDEM模擬的流域泥沙輸出量等于到達(dá)與溝口連通的河道的泥沙總量。受分布于溝谷中的淤地壩控制,流域內(nèi)大部分區(qū)域并不是流域出口泥沙的來源。直接與溝道連接的泥沙產(chǎn)生區(qū)(有效集水區(qū))對流域泥沙輸出的貢獻(xiàn)量是最主要的。由于流域內(nèi)產(chǎn)生的泥沙大量被淤地壩攔截,加上坡面植被對土壤侵蝕的抑制作用,流域內(nèi)與出口暢通連接的有效泥沙源區(qū)面積遠(yuǎn)小于流域總的泥沙源面積。因此,流域泥沙輸出到河道的總量遠(yuǎn)小于侵蝕總量。由于近河道區(qū)域是對侵蝕貢獻(xiàn)較大的居民地和溝坡裸土的主要分布區(qū),且居民地持續(xù)擴(kuò)張,盡管流域侵蝕總量大幅下降,但流域泥沙輸出總量卻呈現(xiàn)波動變化趨勢,2009年泥沙輸出最高,達(dá)到3906.25 t/a(圖6)。

    圖6 流域輸沙量和侵蝕模數(shù)變化 Fig.6 Changes of soil erosion rate and sediment delivery at the watershed level

    4 討論

    4.1 景觀指數(shù)指示流域土壤侵蝕變化的有效性

    4.1.1 類型水平景觀指數(shù)

    景觀指數(shù)與土壤侵蝕具有顯著的相關(guān)性是其適用于表征景觀格局與土壤侵蝕關(guān)系、指示景觀格局變化的土壤侵蝕效應(yīng)的前提。根據(jù)景觀類型在土壤侵蝕過程中的功能,可將其分為“源”、“匯”兩種類型[26]。一般而言,土壤侵蝕中起“源”作用的景觀類型比例的減少和破碎化有助于降低侵蝕,反之則增加侵蝕;而對于“匯”功能類型,其比例增加和破碎化會增強(qiáng)侵蝕,反之則減弱侵蝕[27]。林地、灌叢、草地、壩地和水域在流域土壤侵蝕過程中主要發(fā)揮“匯”功能,而耕地、居民地和其他裸露地表都是土壤侵蝕過程中主要的徑流和泥沙源區(qū)[26],是土壤侵蝕過程中的“源”景觀類型。對“源”景觀類型:PLAND、LPI、PLADJ、COHESION指數(shù)值的增加意味著其面積比例增加,破碎化降低,聚合度增加,對應(yīng)著土壤侵蝕的增強(qiáng);PD、ED、LSI、SPLIT指數(shù)值增大則意味著破碎化增大,對應(yīng)著侵蝕的減弱。對“匯”景觀類型,PLAND、LPI、PLADJ、COHESION指數(shù)值的增加意味著面積比例增加,破碎化降低,聚合度增加,對應(yīng)著土壤侵蝕的減弱;PD、ED、LSI、SPLIT指數(shù)值增大則意味著破碎化增大,對應(yīng)著侵蝕的增強(qiáng)。理論上,對“源”、“匯”兩類景觀類型,有效表征景觀格局變化的土壤侵蝕效應(yīng)的景觀指數(shù)與土壤侵蝕表征變量間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應(yīng)具有一致性,即對同為“匯”或“源”景觀類型的多個(gè)景觀類型,景觀指數(shù)與土壤侵蝕變量之間都為正相關(guān)或負(fù)相關(guān),相關(guān)系數(shù)具有相同的符號。

    如圖7所示,類型水平景觀指數(shù)與流域土壤侵蝕模數(shù)相關(guān)系數(shù)的符號一致性存在差異。對多個(gè)“源”景觀類型的,除了PD、LSI外,同一景觀指數(shù)與侵蝕模數(shù)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符號都不一致(圖7)。對多個(gè)“匯”景觀類型,各景觀指數(shù)與流域平均侵蝕模數(shù)相關(guān)系數(shù)的符號都不一致。即使是對林地、灌叢、草地這三類起土壤侵蝕過程中的“匯”景觀類型,除LSI與土壤侵蝕模數(shù)都呈正相關(guān)外,其他指數(shù)都與侵蝕模數(shù)相關(guān)系數(shù)符號都不一致(圖7)。在多個(gè)“源”景觀類型格局與流域輸沙量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表達(dá)上,除SPLIT指數(shù)外,都表現(xiàn)為一致的正相關(guān)或負(fù)相關(guān),且正確反映了“源”景觀類型格局與輸沙量的關(guān)系(圖8)。在表達(dá)多個(gè)“匯”景觀類型格局與流域輸沙量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時(shí),PD、ED和LSI都具有符號一致性,都為正相關(guān)或負(fù)相關(guān),而其余指數(shù)則不具有這種一致性(圖8)。

    正確響應(yīng)對土壤侵蝕起正、負(fù)效應(yīng)的景觀類型的消長是景觀指數(shù)能耦合景觀格局變化與土壤侵蝕效應(yīng)的前提。土壤侵蝕中起“源”功能的景觀類型的破碎化對應(yīng)侵蝕的減弱,反之則侵蝕加強(qiáng);“匯”功能景觀類型的破碎化意味著侵蝕的加強(qiáng),反之則侵蝕減弱。由此,在類型水平上,對“源”、“匯”兩類景觀類型,表征破碎化的景觀指數(shù)與侵蝕產(chǎn)沙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的符號應(yīng)該相反。將林地、灌叢、草地、水域、壩地、耕地、壩地、居民地和裸土按“源”、“匯”功能歸并為兩類后計(jì)算景觀指數(shù)。將這些指數(shù)與侵蝕模數(shù)做相關(guān)分析,得到圖9所示的相關(guān)系數(shù)。對“源”、“匯”兩類景觀類型,ED、LPI、LSI和SPLIT與侵蝕模數(shù)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符號相同,不滿足正確指示景觀變化的土壤侵蝕效應(yīng)的條件。PD、PLADJ、PLAND和COHESION與土壤侵蝕模數(shù)的相關(guān)系數(shù)滿足符號相反的條件,可作為指示土壤侵蝕產(chǎn)沙的指數(shù)。如圖9所示,對按“源”、“匯”功能歸并后的兩類景觀類型,LPI、PD、PLAND、SPLIT、COHESON與流域輸沙量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符號相反,能指示景觀格局變化對流域輸沙量的影響;而對“源”、“匯”兩類景觀類型,ED、LSI、PLADJ與流域輸沙量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符號相同,不符合指示景觀格局變化對輸沙量的影響。

    圖7 “源”、“匯”景觀類型景觀指數(shù)與流域侵蝕模數(shù)相關(guān)性Fig.7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erosion rate and landscape metrics for source types and sink types at the watershed level

    圖8 “源”、“匯”景觀類型景觀指數(shù)與流域輸沙模數(shù)相關(guān)性Fig.8 Correlation between sediment delivery and landscape metrics for source types and sink types at the watershed level

    圖9 景觀指數(shù)與流域侵蝕模數(shù)和輸沙量的相關(guān)性Fig.9 Correlation between landscape metrics and soil erosion rate and sediment delivery at watershed level

    4.1.2 景觀水平景觀指數(shù)

    在景觀水平上,景觀指數(shù)與土壤侵蝕的相關(guān)系數(shù)整體較高(圖10)。從指數(shù)的計(jì)算原理上看,景觀水平指數(shù)的變化并不能表明侵蝕到底是增強(qiáng)還是減弱。植被斑塊的破碎化是侵蝕增強(qiáng)的重要原因[28-30]。如果是由于對土壤侵蝕起抑制作用的“匯”斑塊類型的擴(kuò)張、“源”斑塊類型趨于破碎化引起景觀破碎度的降低,則侵蝕減弱;反之,如果破碎度降低是由“源”斑塊類型的連結(jié)成片而導(dǎo)致的,則侵蝕加強(qiáng)。例如斑塊密度PD與侵蝕產(chǎn)沙模數(shù)和流域輸沙量都呈較好的相關(guān)性,但是PD的變化既可能是“源”類型斑塊破碎化導(dǎo)致的,也可能是“匯”斑塊破碎化引起,或者是二者的共同變化形成的。同樣,在景觀水平上,ED、PLADJ、COHESION、SPLIT、SHDI指數(shù)都存在分不清是“源”變化還是“匯”變化引起指數(shù)值變化的問題。在景觀水平上,盡管景觀指數(shù)與土壤侵蝕表征變量之間可存在很好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但難以正確解釋侵蝕的變化。

    4.2 影響景觀指數(shù)有效性的原因

    景觀指數(shù)在表達(dá)景觀格局與土壤侵蝕之間的關(guān)系時(shí)的有效性取決于指數(shù)的性質(zhì)和侵蝕的過程特征[7]。在類型水平上景觀指數(shù)指示景觀格局與土壤侵蝕的關(guān)系的有效性要好于景觀水平。從指數(shù)的性質(zhì)來看,斑塊、邊界密度和形狀類的指數(shù)都是以斑塊邊界為基礎(chǔ)建立的。在劃分為“源”“匯”兩個(gè)功能相反的斑塊類型的景觀中,“源”的邊界同時(shí)也是“匯”的邊界,因此二者的變化方向一致,無法正確反映景觀格局變化對平均土壤侵蝕模數(shù)的影響。其中的LPI是描述最大斑塊的指標(biāo),反映的是景觀中的極端斑塊值,在指示景觀格局變化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穩(wěn)定性。植被斑塊的空間集聚和分散直接決定徑流和泥沙“源”區(qū)之間的連通性[30-31],因此描述景觀類型聚集與分散的指數(shù)比其他類型的指數(shù)在指示景觀格局的侵蝕產(chǎn)沙效應(yīng)時(shí)更有效。

    降雨侵蝕的產(chǎn)沙過程和輸沙過程都是沿水流路徑方向進(jìn)行的,具有方向性。上游景觀類型單元的組成和格局影響徑流量、流速等與徑流侵蝕力和挾沙能力密切相關(guān)的指標(biāo),因而是立地侵蝕產(chǎn)沙和輸沙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在壩地等地形洼地和植被斑塊、植被帶等景觀單元的攔截、阻礙下,流域內(nèi)產(chǎn)生的泥沙能夠到達(dá)出口的比例很小。只有與河道之間存在暢通泥沙輸送通道的區(qū)域(有效集水區(qū))內(nèi)的泥沙才有可能對流域出口泥沙量有貢獻(xiàn),大部分區(qū)域并不是泥沙輸出的有效貢獻(xiàn)區(qū)域[32]。由于泥沙的輸移是沿匯流路徑方向的,從分水嶺經(jīng)坡面、溝道到流域出口是一個(gè)匯聚的過程,淤地壩、植被帶等一些位于關(guān)鍵位置的少數(shù)幾個(gè)“匯”景觀類型單元往往控制了流域輸沙量。而基于斑塊-廊道-基底模式的景觀指數(shù)是各向同性的,不能表達(dá)景觀類型單元沿水流路徑方向的空間排列,因而在反映景觀內(nèi)泥沙“源”“匯”單元的空間分布對泥沙輸出的控制作用時(shí)有效性不足。鑒于此,在土壤侵蝕研究中將景觀指數(shù)作為比較和分類的工具而非預(yù)測模型更為合適[33]。近年來,針對土壤侵蝕發(fā)展具有指示、預(yù)測功能的景觀指數(shù)成為一個(gè)新的研究熱點(diǎn)。在國內(nèi),傅伯杰等[8]提出了從坡面到流域的多尺度土壤侵蝕評價(jià)指數(shù)。研究[34]表明,多尺度土壤侵蝕評價(jià)指數(shù)比RUSLE中的C因子更能有效識別需要進(jìn)行格局優(yōu)化的流域。Ludwig等[10]在水土保持功能二元區(qū)分的基礎(chǔ)上,構(gòu)建了適用于規(guī)則徑流小區(qū)的方向性滲透指數(shù)(DLI)?;贒LI的框架,又進(jìn)一步發(fā)展出植被覆蓋度、地形為參數(shù),適用于從小區(qū)、坡面到流域和區(qū)域的滲透指數(shù)(LI)[35-36]。Mayor等[37]在將坡面劃分為水土流失的“匯”和“源”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源”到“匯”之間的水流路徑長度來表征景觀水土保持能力。而Borselli等[38]則更進(jìn)一步,將上坡集水區(qū)面積、植被和地形因素確定的侵蝕產(chǎn)沙可能性與泥沙傳輸路徑的植被、地形等特征確定的泥沙輸出可能性相結(jié)合,直接將景觀格局與侵蝕產(chǎn)沙和輸沙風(fēng)險(xiǎn)結(jié)合起來。這些指數(shù)以顯式或隱含的方式將土壤侵蝕過程、景觀類型功能和景觀類型的空間分布耦合起來,耦合了景觀格局和土壤侵蝕過程,具有明確的意義和較高的有效性。

    4.3 結(jié)果的不確定性

    本文論證了“Fragstats家族”景觀指數(shù)在土壤侵蝕應(yīng)用中的有效性及其正確遴選和使用原則,但由于本文采用的侵蝕模型主要模擬面蝕和細(xì)溝侵蝕[17],不具模擬溝道侵蝕的能力。而在研究流域所在的黃土丘陵溝壑區(qū),沖溝、切溝等溝道侵蝕是主要的泥沙來源[39]。溝道網(wǎng)絡(luò)的連通性等指標(biāo)可能更適合耦合溝道侵蝕與景觀格局。此外,模型不確定性可能會對本文的結(jié)果有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泥沙傳輸能力參數(shù)Ktc的率定上,校驗(yàn)采用的是流域出口處監(jiān)測的輸沙數(shù)據(jù),監(jiān)測數(shù)據(jù)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誤差。且對景觀類型按水土保持功能進(jìn)行了類型的合并,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信息遺漏,導(dǎo)致一定的泥沙輸移計(jì)算誤差。但模擬中將降雨、地形、土壤屬性都作為不變的參數(shù)處理,因此這些信息遺漏不會導(dǎo)致結(jié)論的錯(cuò)誤。在研究區(qū),坡面是流域面積比重最大的部分,是主要的徑流貢獻(xiàn)區(qū)。而坡面景觀類型配置是徑流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有效描述流域景觀格局與坡面侵蝕相互作用的指數(shù)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溝道侵蝕的強(qiáng)度。因此,本研究揭示的景觀指數(shù)的有效性程度可能會隨流域溝壑密度的增加而有所改變,但由此得出的遴選和使用原則仍具有普適性。

    5 結(jié)論

    用Fragstats家族景觀指數(shù)解釋景觀格局變化的土壤侵蝕效應(yīng)時(shí),在類型水平上有一定的有效性,但在景觀水平上景觀指數(shù)變化不能正確解釋景觀格局變化對土壤侵蝕的影響。景觀類型聚集與分散的指數(shù)比其它指數(shù)在指示景觀格局的侵蝕產(chǎn)沙效應(yīng)時(shí)更有效。在研究景觀格局變化的土壤侵蝕效應(yīng)時(shí),有效的景觀指數(shù)需要同時(shí)滿足兩個(gè)條件:(1)對“源”、“匯”兩類景觀類型,景觀指數(shù)與土壤侵蝕狀況表征變量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符號相反;(2)對同為“源”或“匯”景觀類型的多個(gè)景觀類型,景觀指數(shù)與土壤侵蝕表征變量的相關(guān)系數(shù)應(yīng)具有符號一致性。盡管景觀指數(shù)在類型水平上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用其預(yù)測景觀格局變化的侵蝕效應(yīng)時(shí)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通過景觀格局分析將景觀格局與土壤侵蝕過程耦合起來需要發(fā)展基于侵蝕過程機(jī)制、耦合格局和過程的景觀指數(shù)。

    [1] Wu J G, Hobbs R J. Key Topics in Landscape Ec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39- 40.

    [2] Kupfer J A. Landscape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rethinking landscape metrics in a post-FRAGSTATS landscape. 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2012, 36(3): 400- 420.

    [3] Da Silva A M, Huang C H, Francesconi W, Saintil T, Villegas J. Using landscape metrics to analyze micro-scale soil erosion processes.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5, 56: 184- 193.

    [4] 游珍, 李占斌. 黃土高原小流域景觀格局對土壤侵蝕的影響—以黃家二岔流域?yàn)槔? 中國科學(xué)院研究生院學(xué)報(bào), 2005, 22(4): 447- 453.

    [5] 索安寧, 洪軍, 林勇, 葛劍平. 黃土高原景觀格局與水土流失關(guān)系研究. 應(yīng)用生態(tài)學(xué)報(bào), 2005, 16(9): 1719- 1723.

    [6] Ouyang W, Skidmore A K, Hao F H, Wang T J. Soil erosion dynamics response to landscape patter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0, 408(6): 1358- 1366.

    [7] 劉宇, 呂一河, 傅伯杰. 景觀格局-土壤侵蝕研究中景觀指數(shù)的意義解釋及局限性. 生態(tài)學(xué)報(bào), 2011, 31(1): 267- 275.

    [8] 傅伯杰, 趙文武, 陳利頂, 呂一河, 王德. 多尺度土壤侵蝕評價(jià)指數(shù). 科學(xué)通報(bào), 2006, 51(16): 1936- 1943.

    [9] 趙文武, 傅伯杰, 郭旭東. 多尺度土壤侵蝕評價(jià)指數(shù)的技術(shù)與方法. 地理科學(xué)進(jìn)展, 2008, 27(2): 47- 52.

    [10] Ludwig J A, Eager R W, Bastin G N, Chewings V H, Liedloff A C. A leakiness index for assessing landscape function using remote sensing. Landscape Ecology, 2002, 17(2): 157- 171.

    [11] 傅伯杰, 陳利頂, 馬克明. 黃土丘陵區(qū)小流域土地利用變化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以延安市羊圈溝流域?yàn)槔? 地理學(xué)報(bào), 1999, 54(3): 241- 246.

    [12] 李勇, 白玲玉. 黃土高原淤地壩對陸地碳貯存的貢獻(xiàn). 水土保持學(xué)報(bào), 2003, 17(2): 1- 4, 19.

    [13] 包耀賢. 黃土高原壩地和梯田土壤質(zhì)量特征及評價(jià)[D]. 楊陵: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 2008.

    [14] Liu Y, Fu B J. Assessing sedimentological connectivity using WATEM/SEDEM model in a hilly and gully watershed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6, 66: 259- 268.

    [15] 李秀珍, 布仁倉, 常禹, 胡遠(yuǎn)滿, 問青春, 王緒高, 徐崇剛, 李月輝, 賀紅仕. 景觀格局指標(biāo)對不同景觀格局的反應(yīng). 生態(tài)學(xué)報(bào), 2004, 24(1): 123- 134.

    [16] Van Oost K, Govers G, Desmet P.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landscape structure on soil erosion by water and tillage. Landscape Ecology, 2000, 15(6): 577- 589.

    [17] Van Rompaey A J J, Verstraeten G, Van Oost K, Govers G, Poesen J. Modelling mean annual sediment yield using a distributed approach.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2001, 26(11): 1221- 1236.

    [18] Verstraeten G, Prosser I P, Fogarty P. Predicting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hillslope sediment delivery to river channels in the Murrumbidgee catchment, Australia. Journal of Hydrology, 2007, 334(3/4): 440- 454.

    [19] Renard K G, Foster G R, Weesies G A, McCool D K, Yoder D C. Predicting Soil Erosion by Water: A Guide to Conservation Planning with the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RUSLE), vol. Handbook No 703.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1997.

    [20] Fu B J, Zhao W W, Chen L D, Zhang Q J, Lü Y H, Gulinck H, Poesen J. Assessment of soil erosion at large watershed scale using RUSLE and GIS: a case study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2005, 16(1): 73- 85.

    [21] 劉寶元, 謝云, 張科利. 土壤侵蝕預(yù)報(bào)模型. 北京: 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 2001: 252- 252.

    [22] Verstraeten G. Regional scale modelling of hillslope sediment delivery with SRTM elevation data. Geomorphology, 2006, 81(1/2): 128- 140.

    [23] De Vente J, Poesen J, Verstraeten G, Van Rompaey A, Govers G. Spatially distributed modelling of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yield at regional scales in Spain.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08, 60(3/4): 393- 415.

    [24] Van Dessel W, Van Rompaey A, Poelmans L, Szilassi P. Predicting land cover change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sediment influx in the Lake Balaton catchment. Landscape Ecology, 2008, 23(6): 645- 656.

    [25] Alatorre L C, Beguería S, García-Ruiz J M. Regional scale modeling of hillslope sediment delivery: a case study in the Barasona Reservoir watershed (Spain) using WATEM/SEDEM.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0, 391(1/2): 109- 123.

    [26] 陳利頂, 傅伯杰, 趙文武. “源”“匯”景觀理論及其生態(tài)學(xué)意義. 生態(tài)學(xué)報(bào), 2006, 26(5): 1444- 1449.

    [27] 劉宇. 景觀格局變化的土壤侵蝕效應(yīng)研究[D]. 北京: 中國科學(xué)院研究生院, 2011.

    [28] 傅伯杰, 陳利頂, 王軍, 孟慶華, 趙文武. 土地利用結(jié)構(gòu)與生態(tài)過程. 第四紀(jì)研究, 2003, 23(3): 247- 255.

    [29] 潘竟虎, 劉菊玲. 黃河源區(qū)土地利用和景觀格局變化及其生態(tài)環(huán)境效應(yīng).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05, 19(4): 69- 74.

    [30] Ludwig J A, Bartley R, Hawdon A A, Abbott B N, McJannet D. Patch configuration non-linearly affects sediment loss across scales in a grazed catchment in north-east Australia. Ecosystems, 2007, 10(5): 839- 845.

    [32] Fryirs K A, Brierley G J, Preston N J, Spencer J. Catchment-scale (dis)connectivity in sediment flux in the upper Hunter catchment,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Geomorphology, 2007, 84(3/4): 297- 316.

    [33] Van Nieuwenhuyse B H J, Antoine M, Wyseure G, Govers G. Pattern-process relationships in surface hydrology: hydrological connectivity expressed in landscape metrics.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011, 25(24): 3760- 3773.

    [34] Zhao W W, Fu B J, Chen L D. A comparison between soil loss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C-factor of RUSLE: a case study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Hydrology & Earth System Sciences, 2012, 16(8): 2739- 2748.

    [35] Ludwig J A, Eager R W, Liedloff A C, Bastin G N, Chewings V H. A new landscape leakiness index based on remotely sensed ground-cover data.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06, 6(2): 327- 336.

    [36] Ludwig J A, Bastin G N, Chewings V H, Eager R W, Liedloff A C. Leakiness: a new index for monitoring the health of arid and semiarid landscapes using remotely sensed vegetation cover and elevation data.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07, 7(2): 442- 454.

    [38] Borselli L, Cassi P, Torri D. Prolegomena to sediment and flow connectivity in the landscape: a GIS and field numerical assessment. Catena, 2008, 75(3): 268- 277.

    [39] Li Y, Poesen J, Yang J C, Fu B, Zhang J H. Evaluating gully erosion using137Cs and210Pb/137Cs ratio in a reservoir catchment.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 2003, 69(1/2): 107- 115.

    Effectivenessoflandscapemetricsincouplingsoilerosionwithlandscapepattern

    LIU Yu*

    KeyLaboratoryofEcosystemNetworkObservationandModeling,InstituteofGeographical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01,China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by applying landscape metrics is a widely used approach to reveal the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landscape change. Soil erosion is the processes of detachment and relocation of soil materials over landscapes, which are regulated by the spatial pattern of landforms, vegetation cover,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refore,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es 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landscape pattern shifts, especially the land use/cover change, on soil erosion is a good example of the practice of principles and methodology of landscape ecology. However, the capacity of landscape metrics, specifically metrics of “Fragstats” family, used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dscape pattern and soil erosion processes was problematic.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principles to select effective metrics is necessary. In this paper,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delivery over multiple years in a loess watershed were modeled using WATEM/SEDEM. Representative landscape metrics from four categories, including patch/edge density, shape indices, metrics describing aggregation, and diversity indices were calculated using Fragstat 4.2 based on land use/cover dataset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erosion and these landscape metrics were tested to evaluate their validity in coupling landscape pattern shifts with soil erosion dynamics. The consistency in revea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erosion an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sink” and “source” landscape types was also evaluated. The results advocate that there are limitations of applying landscape metrics following the patch-corridor-matrix model to indicate the soil erosion status. However, at the landscape class level, landscape metrics showed greater effectiveness in linking landscape pattern with soil erosion.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for selecting suitable landscape metrics for soil erosion status assessments were determined: (1) the signs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soil erosion variables and landscape metrics should be different for sink and source types; (2) the signs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landscape metrics for multiple sink or source types and soil erosion variables should be the same. Although landscape metrics are relatively effective in coupling landscape pattern with soil erosion at the class level, we show here that using them as predictive tools could result in considerable uncertainty. It was suggested that development of metrics that reflect the behavior of landscape patterns in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delivery could reasonably promote the predictive capacity of landscape metrics.

    Landscape metrics;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Soil erosion; WATEM/SEDEM; Landscape metric effectiveness

    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青年基金資助項(xiàng)目(41301032);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重大資助項(xiàng)目(41390464)

    2016- 04- 28; < class="emphasis_bold">網(wǎng)絡(luò)出版日期

    日期:2017- 03- 22

    10.5846/stxb201604280815

    *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liuyu@igsnrr.ac.cn

    劉宇.景觀指數(shù)耦合景觀格局與土壤侵蝕的有效性.生態(tài)學(xué)報(bào),2017,37(15):4923- 4935.

    Liu Y.Effectiveness of landscape metrics in coupling soil erosion with landscape pattern.Acta Ecologica Sinica,2017,37(15):4923- 4935.

    猜你喜歡
    土壤侵蝕泥沙格局
    泥沙做的父親
    新疆多泥沙河流水庫泥沙處理措施
    格局
    鄉(xiāng)村聚落土壤侵蝕環(huán)境與水土流失研究綜述
    土壤團(tuán)聚體對泥沙沉降速度的影響
    聯(lián)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調(diào)解工作格局
    海壇島土壤侵蝕問題研究
    大別山區(qū)土壤侵蝕動態(tài)變化及趨勢預(yù)測
    泥沙滅火
    兒童繪本(2015年2期)2015-05-25 18:10:15
    小人物的大格局
    小說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1:10
    av电影中文网址|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午夜影院在线不卡| 少妇 在线观看|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欧美性长视频在线观看|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av在线老鸭窝|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美女高潮到喷水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自线自在国产av|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中文字幕制服av|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 好男人电影高清在线观看| 又紧又爽又黄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好男人电影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1区二区|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无限看片的www在线观看|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a 毛片基地|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我的亚洲天堂| 成人影院久久|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 婷婷成人精品国产|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亚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 91精品国产国语对白视频|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91精品国产国语对白视频| 好男人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av高清不卡|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日韩制服丝袜自拍偷拍|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 午夜老司机福利片|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777米奇影视久久|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综合色网址| 黄片播放在线免费|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tube8黄色片| 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 每晚都被弄得嗷嗷叫到高潮|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av视频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黄色视频不卡|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色图 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 日本午夜av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开放|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一级,二级,三级黄色视频|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天天操日日干夜夜撸|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午夜免费鲁丝| 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丰满少妇做爰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 在线av久久热|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国产av|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免费不卡黄色视频| 午夜免费鲁丝| 国产1区2区3区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欧美 |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国产精品九九99| 性少妇av在线| 亚洲精品第二区|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老司机午夜十八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成人欧美|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亚洲成人免费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一二三|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男人| 国产97色在线日韩免费| a 毛片基地|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老司机午夜十八禁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汤姆久久久久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成人手机av| 亚洲国产av影院在线观看|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首页视频小说图片口味搜索 | 免费看十八禁软件|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我的亚洲天堂|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老司机靠b影院|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久久中文字幕一级|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蜜桃国产av成人99| 欧美激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超薄肉色丝袜足j|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av无毛|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50天的宝宝边吃奶边哭怎么回事|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侵犯人妻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尾随美女入室|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男男h啪啪无遮挡|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成年动漫av网址| 91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伊人亚洲综合成人网|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妖精|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 在线看a的网站|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文字幕色久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h片|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天堂8中文在线网| 十八禁高潮呻吟视频| 欧美激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极品人妻少妇av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看| 欧美黄色淫秽网站|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91字幕亚洲|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视频4| 国产xxxxx性猛交| 亚洲五月婷婷丁香| 亚洲情色 制服丝袜| 亚洲熟女毛片儿| 美女中出高潮动态图|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一个人免费看片子|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电影 |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捣出白浆h1v1|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看|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久久影院123|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黄色a级毛片大全视频|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av不卡在线播放| 成年人免费黄色播放视频|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老司机亚洲免费影院|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亚洲五月婷婷丁香|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午夜免费成人在线视频|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伊人亚洲综合成人网| 各种免费的搞黄视频|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avwww免费|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看| 一级a爱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人人澡人人妻人|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日本午夜av视频|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老汉色∧v一级毛片|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人人澡人人妻人| 国产成人系列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99久久人妻综合|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我的亚洲天堂|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各种免费的搞黄视频|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1024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2区三区| 一级毛片我不卡|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av视频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色久视频|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手机成人av网站| 精品亚洲成国产av| 伊人亚洲综合成人网| 中文字幕av电影在线播放|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 亚洲情色 制服丝袜|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777米奇影视久久| 十八禁高潮呻吟视频|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观看| 午夜免费鲁丝|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另类精品久久| 日本av免费视频播放| 侵犯人妻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一级毛片黄色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在线视频| 赤兔流量卡办理|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午夜免费鲁丝| 999精品在线视频|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成人三级做爰电影|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女人高潮潮喷娇喘18禁视频|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亚洲少妇的诱惑av|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软件| 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88av|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深夜精品福利| 一级毛片女人18水好多 |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激情五月婷婷亚洲|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大码av| 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 欧美xxⅹ黑人| 婷婷色综合www| 久久中文字幕一级|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xxxhd国产人妻xxx|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 制服诱惑二区|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亚洲国产欧美网|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av网站|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欧美 |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日韩伦理黄色片|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男人操女人黄网站|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 十八禁高潮呻吟视频| 国产97色在线日韩免费|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久久 成人 亚洲| 亚洲伊人色综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一级| av一本久久久久|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国产精品亚洲av一区麻豆|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熟女av电影|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丝袜美腿诱惑在线|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精品国产超薄肉色丝袜足j|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99久久人妻综合|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日韩电影二区| 成人影院久久| 捣出白浆h1v1| 咕卡用的链子|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久久性视频一级片| 自线自在国产av|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老熟女久久久|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亚洲精品一二三|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 |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av男天堂| 男人添女人高潮全过程视频|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99香蕉大伊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看免费av毛片|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欧美97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男人操女人黄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av电影中文网址|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侵犯人妻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制服诱惑二区| 国产野战对白在线观看| 欧美另类一区|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中国美女看黄片|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av在线播放精品|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成人手机av|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牌| 赤兔流量卡办理|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丝袜喷水一区| 久久影院123| 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20202|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男人天堂网一区| 久久 成人 亚洲|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欧美日韩av久久| 91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深夜精品福利|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欧美另类一区| 国产三级黄色录像|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e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1024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午夜免费鲁丝| 老司机影院毛片|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99香蕉大伊视频| 国产又爽黄色视频| 50天的宝宝边吃奶边哭怎么回事|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黄片免|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咕卡用的链子|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91成人精品电影|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大桥未久av|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9|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性少妇av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老汉色∧v一级毛片|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了| 亚洲九九香蕉| 亚洲三区欧美一区|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丁香六月欧美| 久久免费观看电影|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av一本久久久久|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亚洲熟女毛片儿| 在线av久久热|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97色在线日韩免费| 亚洲av美国av|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国产真人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电影成人av| 亚洲图色成人| 久久影院123|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五月开心婷婷网|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日本vs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天天躁日日躁夜夜躁夜夜|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狠狠躁| 50天的宝宝边吃奶边哭怎么回事|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五月天丁香电影| 女警被强在线播放| 免费看不卡的av|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日韩电影二区|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av国产电影网| 国产免费又黄又爽又色|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狠狠躁| 日日夜夜操网爽|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大型av网站在线播放|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制服人妻中文乱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www.精华液|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色综合欧美亚洲国产小说|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午夜两性在线视频|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男女高潮啪啪啪动态图|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77777|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欧美精品av麻豆av|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亚洲伊人色综图|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中国美女看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