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
摘要:古典詩詞的教學不論在中職語文教學大綱還是在中職語文考試大綱中都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本文以課本中的古詩詞為例,結合微課設計的應用,引導學生體會“虛實結合”在古典詩詞中的妙用,讓學生通過微課學習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對教材中運用“虛實結合”手法的古典詩詞進行總結歸納,從而感受古典詩詞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虛實結合;微課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15-022-1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處理。本課程采用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江蘇省職業(yè)學校語文教材編寫組編寫的《語文》,本教材的編寫體現(xiàn)出以全面素質(zhì)教育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本節(jié)內(nèi)容屬于高三高考復習中的古典詩詞專題復習。在復習高三古典詩詞專題前,我對近三年高考題還未考察到的古典詩詞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虛實結合的手法在多首詞中運用到,所以為了能讓學生系統(tǒng)的把握古典詩詞中“虛實結合”的運用,我就以“虛實結合”為核心,對復習內(nèi)容加以整合,設計一個相關的微課,引導學生進行板塊式復習。
2.學情分析。對口單招的學生語文基礎比較薄弱,賞析古典詩詞的能力比較欠缺,掌握的相關知識點也比較散亂。面對這樣的學情,以知識點為核心進行板塊式復習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幫助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把握知識點的。
3.教學方法。結合教學內(nèi)容,主要采用以下教法:理論講授法、問答法、點撥法。
【微課設計】
第一階段:創(chuàng)設情景,引發(fā)興趣
教學環(huán)節(jié)與主要內(nèi)容:課件出示具有古典韻味的圖片,營造欣賞古典詩詞的氛圍。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展示多媒體圖片,學生欣賞圖片,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塑造學習氛圍。)
第二階段:知識講解,注意總結
教學環(huán)節(jié)與主要內(nèi)容:
一、介紹“虛實結合”的相關理論知識。
1.“虛實結合”的概念。
2.古典詩詞中“虛”的類型。
(設計意圖:教師介紹“虛實結合”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學習情境中了解“虛實結合”)
二、以柳永詞《雨霖鈴》為例,賞析詞中“虛實結合”手法的妙用。
1.播放課件:出示柳永詞《雨霖鈴》。
2.提出問題:(1)辨析詞中運用“虛實結合”的句子。(2)思考、品析“虛實結合”在詞中的妙用。
(設計意圖:教師播放柳永詞《雨鈴霖》的課件,以學生比較熟知的詞為例子,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賞析詞中的“虛實結合”的運用。)
三、自主品析柳永詞《八聲甘州》中的“虛實結合”。
1.播放課件:出示柳永詞《八聲甘州》
2.學生找一找運用“虛實結合”的句子,然后師生合作,品一品句子。
(設計意圖:通過此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對古典詩詞中“虛實結合”寫作手法運用的理解。)
四、歸納總結:學生自主歸納教材中運用了“虛實結合”的古典詩詞,并賞析其妙用。
教師利用課件,出示教材中運用“虛實結合”的其他的古典詩詞:《虞美人》《念奴嬌·赤壁懷古》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系統(tǒng)的分析教材中運用“虛實結合”的古典詩詞,并歸納總結。)
【教學反思】
本節(jié)微課設計是應用于高三復習課,這也是我第一次嘗試把微課用在復習課中,所以在設計的時候考慮的還是比較慎重。
首先在之前的教學設計說明中提到了,我在分析教材時發(fā)現(xiàn)虛實結合的手法在多首詞中運用到,所以為了能讓學生系統(tǒng)的把握古典詩詞中“虛實結合”的運用,我就以“虛實結合”為核心,對復習內(nèi)容加以整合,設計一個相關的微課,引導學生進行版塊式復習。其次,在蘇教版中職語文教材的古詩詞中,柳永的兩首詞《雨霖鈴》《八聲甘州》是運用“虛實結合”手法最為典型的兩首,所以我選擇把這兩首詞作為例子,引導學生體會“虛實結合”在古典詩詞中的運用。我先以學生熟知的柳永詞《雨霖鈴》為例,引導學生辨析詞中的“虛實結合”,分析其在詞中的妙用,使學生對古典詩詞中“虛實結合”寫作手法的運用有大致的了解和回顧。然后再引導學生思考柳永詞《八聲甘州》中是否運用“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及其作用,使學生對古典詩詞中的“虛實結合”寫作手法的妙用有更深的體會。再者,因為我設計的時板塊式復習,所以在引導學生分析柳永詞《雨霖鈴》《八聲甘州》后,我出示了教材中運用“虛實結合”的其他古詩詞:《虞美人》《念奴嬌·赤壁懷古》,讓學生在復習的基礎上自行分析、討論。
這樣的教學設計緊扣教學目標,層次清晰,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比較有序,其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得到了體現(xiàn)。而在微課設計中,我采用了比較簡單的教學手段,用PPT錄制成微課,生動直觀。此外,我覺得這次嘗試,也拓寬了我對微課應用的認識。之前的微課設計,我都是應用在新授課的教學中,而這次的微課設計是結合高考復習要求,整合知識點,應用于復習課中。從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這次復習課應用微課的形式比較新穎,打破了傳統(tǒng)復習課口口相傳,學生呆板的文本識記方式。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2]張艷娟.淺析語文古詩詞教學特點[J].語數(shù)外學習,2013(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