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于秀娟 沈躍蘭 張玲玲
【摘要】 目的 探討安普貼用于預防生長抑素所致靜脈炎的效果。方法 80例應用生長抑素藥物治療的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40例。兩組患者均給予上肢外周靜脈留置針穿刺(留置針有效),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 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應用安普貼在穿刺點上方沿靜脈方向貼敷, 按需更換安普貼。觀察兩組患者的靜脈炎發(fā)生情況及患者對疼痛的主訴。結果 實驗組靜脈炎發(fā)生率為20.0%, 低于對照組的42.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疼痛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安普貼可有效預防生長抑素所致靜脈炎的發(fā)生, 減輕患者的疼痛。
【關鍵詞】 安普貼;生長抑素;靜脈炎;水膠體敷料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3.113
注射用生長抑素為化學合成的由14個氨基酸組成的環(huán)狀多肽, 與抑制人生長激素釋放的下丘腦激素結構相同, 抑酸止血, 適應于急慢性及重癥胰腺炎、嚴重急性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肝膽胃腸及胰腺術后出血、消化道出血、腸梗阻、急性糜爛性胃炎、出血性胃炎。該藥不良反應較少, 少數(shù)可出現(xiàn)惡心、眩暈、臉紅和口唇麻木[1]。然而注射用生長抑素的敷料為甘露醇, 甘露醇的主要作用為脫水、降壓, 由于其特殊的藥理作用, 最常見的副反應是靜脈炎[2], 因為高滲性的脫水劑, 可使靜脈的通透性增加, 造成靜脈明顯的損害作用。同時甘露醇使用過程中所釋放出的組織胺, 使靜脈收縮, 管腔變窄, 有時可出現(xiàn)血流緩慢的現(xiàn)象, 影響對輸注液體的稀釋作用, 促使炎癥反應進一步發(fā)生[3]。為了預防生長抑素所致靜脈炎的發(fā)生, 減輕患者因輸注生長抑素所致疼痛, 本科自2014年1月開始使用安普貼, 效果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2月應用生長抑素藥物治療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49例, 女31例, 年齡17~82歲, 平均年齡(53.05±12.02)歲。疾病分類:消化道出血25例、胰腺炎28例、膽管炎及膽結石7例、肝癌4例、胃癌5例、腸癌3例、腸梗阻8例, 以上患者均用微量泵泵入生長抑素。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40例。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上肢外周靜脈留置針穿刺(留置針有效), 留置針均采用蘇云公司生產的型號相同(24G), 外用3M透明貼敷料6 cm×7 cm覆蓋, 泵入生長抑素0.24 mg/h。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 留置針穿刺72~96 h更換1次, 留置針貼膜有滲血滲液卷邊或松脫時及時給予更換;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外周靜脈穿刺置管妥善固定后在穿刺點上方貼近留置針貼膜處沿靜脈走向貼敷安普貼, 按需更換。
1. 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的靜脈炎發(fā)生情況及患者對疼痛的主訴。
1. 3. 1 靜脈炎分級標準[4] 按照《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靜脈治療護理實踐標準2006版》靜脈炎分級標準:0級:沒有癥狀;1級:輸液部位發(fā)紅, 伴有或無疼痛;2級: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fā)紅和(或)水腫;3級: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fā)紅和(或)水腫, 條索狀物形成, 可觸摸到條索狀靜脈;4級: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fā)紅和(或)水腫, 條索狀物形成, 可觸摸到條索狀物長度>25 mm, 有膿液流出。
1. 3. 2 疼痛程度評定標準[5] 按WHO疼痛數(shù)字分級法評定疼痛程度: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9分為重度疼痛;10分為劇痛。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靜脈炎發(fā)生率為20.0%, 低于對照組的42.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疼痛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靜脈炎的發(fā)生, 不僅使患者增添痛苦進而影響后續(xù)的治療, 另一方面, 患者適宜穿刺的靜脈血管因之減少, 護士穿刺置管成功難度加大, 消耗治療時間, 進一步增加護士工作量 [6]。輸入液體酸堿度是導致靜脈炎發(fā)生的重要因素。血漿正常值pH值為7.35~7.45, 輸入偏酸或偏堿的液體可干擾血管內膜的正常代謝和機能從而發(fā)生靜脈炎[7]。而生長抑素在配伍中24 h pH值始終維持在4.26~4.54[8], 臨床上使用生長抑素24 h持續(xù)由留置針處泵入, 輸入該藥物可致血漿pH值的變化, 導致局部靜脈血管受損害, 增加了靜脈炎發(fā)生的風險。
近年來, 安普貼作為一種臨床上常用的無菌性半滲透性水膠體敷料, 從最初的單純用于壓瘡的治療, 逐漸擴展到治療各種靜脈炎、常見的皮膚軟組織破潰、皮下瘀血、皮膚壞死等[9]。安普貼為水膠體敷料, 主要成分為羧基纖維素鈉和藻酸鈣, 能夠吸收少量至中量滲液, 在傷口局部形成凝膠保護裸露的神經末梢和肉芽組織, 不粘連傷口, 能明顯加速傷口愈合[10]。安普貼透氣不透水, 可直接阻礙外界水和細菌接觸傷口, 提供一個封閉安全的愈合環(huán)境, 從而有效阻止皮膚微生物的遷移, 預防留置針置管后靜脈炎的發(fā)生, 降低患者感染的機會。安普貼為半透明性, 便于觀察患者局部皮膚顏色、疼痛及腫脹情況;可保持局部低氧張力, 促進毛細血管形成, 促進局部皮膚炎癥、毒素的代謝與吸收, 有效降低局部皮膚的炎性反應, 明顯減輕患者的疼痛;安普貼透氣性能好, 防水且柔軟性好, 患者皮膚舒適度不受影響, 而且操作起來比較簡單, 臨床護士方便使用, 患者也易于接受。安普貼使用時注意事項:注意水膠體敷料在濕潤環(huán)境中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 發(fā)現(xiàn)敷料移位或敷料發(fā)白時需及時更換;貼敷安普貼時避開感染傷口;粘貼時要貼緊皮膚, 避免有空隙, 粘貼好后可繼續(xù)用手捂住安普貼片刻, 使之與患者皮膚更加貼合;有些患者穿刺處或者藥物外滲時感覺不到疼痛, 而安普貼又可以明顯緩解疼痛, 那么在使用安普貼的過程中就需要護士加強輸液部位的巡視, 觀察穿刺處及穿刺側肢體有無紅腫脹疼, 注意傾聽患者的主訴;留置針拔除后, 如原貼敷的安普貼無卷邊、褶皺、發(fā)白, 貼敷完好時可以告知患者其能繼續(xù)保留使用直至敷料自然脫落。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靜脈炎發(fā)生率為20.0%, 低于對照組的42.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疼痛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安普貼可有效預防生長抑素所致靜脈炎的發(fā)生, 減輕患者的疼痛。
參考文獻
[1] 楊飏, 丁劍文, 雷招寶. 注射用生長抑素致口唇麻木1例. 中國藥物警戒, 2010, 7(6):378.
[2] 陳芳元, 朱紅梅, 蔡桂蘭. 凝爽降溫貼包裹鮮蘆薈預防甘露醇所致靜脈炎的效果觀察.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5(6):133.
[3] 張麗娜, 邸瑞玲, 董立新. 藥物濕敷治療β-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的效果觀察. 武警醫(yī)學, 2011, 22(1):60-61.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 臨床護理實踐指南. 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2011:150.
[5] 蔣同蘭. 靜脈留置針致靜脈炎的原因及護理對策.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 2011, 13(5):200-201.
[6] 陳紅琢, 劉薇群, 屠慶. 非化療藥物致輸液性靜脈炎機制的研究現(xiàn)狀. 中華護理雜志, 2011, 46(6):627-629.
[7] 鮑冠君, 馮鶯, 俞琦. 靜脈炎防治的研究進展.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2, 29(10B):36-39.
[8] 王莉英, 蔣軍, 陳榮, 等. 注射用生長抑素在輸液配伍中的穩(wěn)定性考察. 上海醫(yī)藥, 2010, 31(11):507-509.
[9] 范叔弟, 鄭志芬. 水膠敷料的臨床應用現(xiàn)狀及進展. 山東醫(yī)藥, 2013, 53(1):99-100.
[10] 蔣琪霞, 鄭美春, 寧寧, 等. 壓瘡護理學.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5:158.
[收稿日期:2017-05-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