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次宜 李桂英 林觀調
【摘要】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路徑對外科高風險帶管患者的實施效果。方法 80例留置高風險管道患者, 根據(jù)管道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4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瞥R?guī)管道護理措施,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健康教育路徑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認知行為水平以及非計劃拔管發(fā)生情況。結果 實驗組非計劃性拔管發(fā)生率為2.50%, 低于對照組的15.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相關知識和技能掌握率為87.50%, 認知行為、依從性提升率為92.50%, 均高于對照組的67.50%、65.00%,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健康教育路徑應用于外科高風險帶管患者中, 能明顯提升患者的認知能力, 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的發(fā)生率, 適合進行推廣。
【關鍵詞】 外科;高風險管道;健康教育路徑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0.099
在外科方面, 對于個別患者需要進行術后的常規(guī)留置各種高風險管道, 多種高風險管道的留置是外科手術治療后患者恢復的一個重要過程, 在患者術后康復中具有重要的意義[1]。
因此在外科護理方面, 對患者管道護理的相關健康教育至關重要, 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發(fā)生率是外科護理工作一直追求的目標[2]。本院外科區(qū)域設置醫(yī)護共同組建健康教育小組, 針對此項問題向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 現(xiàn)具體探討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1月外科病區(qū)的80例留置高風險管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jù)管道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40例。實驗組男19例, 女21例;年齡20~69歲, 平均年齡(47.6±9.2)歲;普外科14例, 神經(jīng)外科10例, 胸外科16例;胃腸減壓管15例, 腹腔引流管16例, 胸部引流管34例, 十二指腸營養(yǎng)管7例, T管18例, 輸液港26例。對照組男18例, 女22例;年齡21~70歲, 平均年齡(48.3±9.1)歲;普外科10例, 神經(jīng)外科8例, 胸外科22例;胃腸減壓管17例, 腹腔引流管18例, 胸部引流管28例, 十二指腸營養(yǎng)管8例, T管16例, 輸液港2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瞥R?guī)管道護理。依醫(yī)囑進行常規(guī)護理, 置管后, 責任護士向患者講解置管目的以及注意事項, 無菌操作, 引流袋定時更換, 妥善固定各個管道, 對引流量以及引流液體的性質進行記錄。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健康教育路徑護理, 具體如下。
1. 2. 1 制定健康教育路徑 健康教育路徑領導小組由外科管道小組組成, 由各外科小組成員負責對自己所在病房的各種高風險管道患者進行負責跟蹤實施教育, 根據(jù)《外科標準化管道管理方案》和《佛山市中醫(yī)院管道質控標準》, 組織病房護士進行學習, 掌握健康教育路徑的相關理論, 經(jīng)過充分學習之后, 以置管前、置管中、拔管時的時間順序制定健康教育路徑表。見表1。
1. 2. 2 實施 具體責任護士按照路徑時間進行相關教育工作, 實施過程中根據(jù)患者的具體需求給予幫助, 反復多次進行評估、教育、評估, 直到達到目標。
1. 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患者當天到拔管當天非計劃性拔管發(fā)生率;②采用外科小組自制的健康教育路徑效果評價表, 對患者的知、信、行方面進行評價。比較兩組患者認知行為水平。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非計劃性拔管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非計劃性拔管發(fā)生率為2.50%, 低于對照組的15.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2 兩組認知行為水平比較 實驗組患者相關知識和技能掌握率為87.50%, 認知行為、依從性提升率為92.50%, 均高于對照組的67.50%、65.00%,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目前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的不斷發(fā)展, 多種插管技術在臨床診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但非計劃性拔管這一難以避免的意外狀況較為多見[3]。非計劃性拔管一旦發(fā)生, 則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損傷, 對患者術后的康復具有較大的不良影響, 且所需住院費用也會增加。所以研究一種降低外科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率的護理對策至關重要, 對于患者預后以及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4]。研究顯示[5], 患者對管道護理相關的認知程度, 與其對置管的自護能力密切相關, 同時有利于其對醫(yī)療活動的配合??梢娙绾翁岣呋颊邔艿雷宰o的知、信、行能力是一個關鍵問題[6]。健康教育路徑依據(jù)同一種疾病的患者自入院至出院需要的健康教育內容, 以時間為軸線, 在對應的時間制定對應的健康教育內容, 以此形成健康教育表格, 該教育的核心內容是把疾病涉及到的關鍵護理活動進行規(guī)范化, 以保證每例患者在預定的地點和時間接受對應的健康教育知識, 幫助患者更好、更規(guī)范的獲取相關信息, 解決因一次性教育內容較多而患者難以掌握的難題[7-10]。本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非計劃性拔管發(fā)生率為2.50%, 低于對照組的15.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相關知識和技能掌握率為87.50%, 認知行為、依從性提升率為92.50%, 均高于對照組的67.50%、65.00%,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于患者對相關教育內容掌握清晰, 可以以積極心態(tài)與正確的方式配合整個置管期, 另外健康教育路徑的實施增加了護理工作人員和患者之間的交流, 護士能夠在規(guī)定時間主動和患者溝通、交流, 最大程度地滿足患者健康需求, 也進一步提高了患者對各項處置的依從性。
綜上所述, 健康教育路徑應用于外科高風險帶管患者中, 可顯著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的發(fā)生率, 適合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謝陳漪, 余旻蕾, 石東輝. 對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實施延續(xù)護理的效果評價. 護理學雜志, 2015, 30(22):12-14.
[2] 沈月紅, 徐建鳴, 張新萍, 等. 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維護循證護理標準在外科病房的應用. 中國臨床醫(yī)學, 2016, 23(1):95-97.
[3] 李曼, 盛一平, 謝偉群, 等. 靜脈輸液港在我國的應用現(xiàn)狀研究. 浙江醫(yī)學, 2016, 38(11):896-897.
[4] 陳紅. 應用品管圈降低體外循環(huán)心臟術后患者橈動脈置管意外脫管率的實踐. 中國護理管理, 2015, 15(8):977-980.
[5] 肖玲, 姜傲, 李茁, 等.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相關并發(fā)癥的護理對策.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6, 22(34):4952-4954.
[6] 陳新華, 吳青, 卜萍, 等. 醫(yī)護一體化輸液港管理模式在腫瘤化療中的應用研究.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6, 20(20):34-36.
[7] 謝艷麗, 焦俊琴.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規(guī)范化管理記錄表的應用效果評價.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5, 31(7):506-508.
[8] 聶臣聰, 魏琴.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食管癌手術患者經(jīng)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護理中的應用. 蚌埠醫(yī)學院學報, 2015, 40(9):1269-1271.
[9] 張琳, 李素云, 許子霞. 健康教育路徑在外科高風險帶管患者中的實踐研究. 護理學報, 2015(17):73-75.
[10] 沈輝, 解榮云.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臨床應用的管理標準作業(yè)程序.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1, 8(4):120-121.
[收稿日期:2017-05-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