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偉
【摘要】進入到新世紀以來,對中學的教學要求,必須要與素質教學進行同步,也就是說我們要摒棄應試教育當中的不利元素,真正地投入到素質教育的生活當中來,讓學生學習英語,可以說出來并自由的溝通,把英語課程當成一種語言文化學習。
【關鍵詞】英語教學 實踐 素質教育
引言
英語教學一直處于一個改革的階段,由于語言課程的特殊性,它一方面要注重應用和實踐,一方面也要提升中學生的成績。因此實踐的教學一定要與素質充分的結合在一起,要體現中學生教育的人文性,教育工作者在從業(yè)過程中要具備一定的犧牲精神,無私的奉獻與探索。
一、中學英語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在應試教育的困惑像現在不少中學把教學的重點都放在了學生的成績上,想要取得好的英語成績,因此采用一些死記硬背或是課題模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教育形式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學生的成績,但是另外一面也讓不少學生,雖然能夠看懂英文背誦英文,但是卻不能應用英文。在一些外國語的交流上,很多中學生表現的比較膽怯,或是說不能夠暢通的理解英文文化,這種學習就產生了困惑性,也沒有激發(fā)中學生的真正能力,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課業(yè)負擔。
我們不可以是否提升中學生成績也是一種教育負責的表現,但是要為學生將來考慮到他們的發(fā)展,工作以及對社會接軌的能力。那么在這個年齡階段,趁著他們還處于青少年的時期,就應當把英語教育的模式進行改革,我們需要關注的點,不僅僅是學和教,還有實際應用。因此英語教學的改革是非常必要進行的道路,教改才是我們唯一堅持的真理。
二、如何在英語教改中體現實踐價值
1.讓課本題材變成活教學。如果我沒有真正體現實踐一定要脫離課本嗎?我認為恰恰相反,我們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真正的深入教材,將教材里的模式教學,變成一種活教育。也就是靈活的引導方式,比如說以前我們帶領中學生去學習英文單詞的時候,總是從音標、讀法和它的意思去講解,當然這是基礎的教學模式一定要有。但是其實每個單詞無論從英式的說法或是美式的形式來講,都有一個發(fā)展的過程,所以我們在教學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單詞去講解一個它發(fā)展中的小故事,或者與美劇的應用結合在一起,這類單詞在一些動畫片或美劇當中是怎樣體現的,這種靈巧的模式就能提升學生的興趣,真正增加我們教學實踐的意義。
2.加強互動環(huán)節(jié)的融入?,F在不少中學或是一些大學和各大高校當中,都習慣增加一些英語角活動,學生與老師在周末或者課外的時間,學生可以在這個期間進行互相交流,彼此溝通英語的學習心得,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實踐辦法。那么在我們的課堂當中,要加入一種互動的實踐環(huán)節(jié),我認為不少處于學校在提問的環(huán)節(jié)上用的時間太少,而在課題鋪墊上使用的時間有太多,實踐活動的增加,其實就是一個提問和交流的環(huán)節(jié),用口語去完成任務。所以在實踐課程的比重上一定要加大,同時這個過程一定要采取互動,也就是說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師生之間的交流,然后再根據整個過程進行總結和反思,這樣會收到很大的效果。在提問的過程中,一定要是全面的針對不同的同學進行教育,教育目標更加的擴大化。雖說互動環(huán)節(jié)就是從兩方面著手,靈活的教育方式模式細心的互動回應,兩者缺一不可。
3.加大實踐在教育體系的比重。從整體的角度來說,在課程體系這方面,我認為中學生教改想要完善這一條道路,需要做到的就是從體系上真正的改革,也就是說我們要在教學要求上下手。只有我們嚴格讓學校和課堂的教育模式將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比重較大,把課題練習更加合理的安排,而不是過多的注入時間,卻沒有達到實際的效果。要讓課題為實踐服務,要加大一些作文訓練、課文閱讀、口語交流的英語教學比重,同時也要積極地學習與英文相關的文化,把課外知識加入到課堂實踐的環(huán)節(jié)里面,同時我們現在是一個發(fā)展非常迅速的時代,筆者建議可以恰當使用網絡學習,同時與時代接軌,當實踐在較大比重的階段,也注意其創(chuàng)新質量,要與當代的網絡多媒體教學方法結合在一起,與教學練習操作一起,以此走向中學英語教育教改之路。
三、結語
中學英語的教育改革是一個長久進行的計劃,在這其中一定要找到學習障礙的問題所在,告別曾經的應試教育壓力,真正的投入到實踐教育理念當中來,把應用與實踐擺在教學的第一位,把學生擺在我們教育的首位。從實踐當中磨練出真正的教育模式與方法,永遠的把素質教育擺放在課業(yè)壓力的前方。
參考文獻:
[1]汪俊.從新課程標準視角簡談中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J].教育現代化.2016(29).
[2]孫松林,趙迎霞.淺析如何提高中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J].校園英語.2016(22).
[3]王慶敏.“合作互助式”學習在中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J].中學生英語.2015(36).
[4]曹愷.中學英語課堂合作教學模式探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3(12).
[5]陳洪.中學英語課堂師生互動效果探析[J].中國電力教育. 201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