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蓉
摘 要: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能提升我們的文學素養(yǎng)和內(nèi)涵。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也明確提出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積累,因此許多教師針對小學閱讀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多種嘗試與探索,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脫穎而出,并得到廣泛應用。因此本文就針對這一課題,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概念、價值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策略入手,對群文教學提出一些淺顯的觀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有效性
一、群文閱讀之概念
“群文”一詞最早由臺灣學者趙鏡中提出?!叭何拈喿x”指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圍繞一個或多個主題選擇一組文章進行集中閱讀、學習,最后教師和學生通過學習探討,達成共同認識的語文教學形式。具體來說,群文閱讀要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在群文閱讀過程中發(fā)展語文思維;群文閱讀要具有目標意識,要緊緊圍繞發(fā)展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目標;群文閱讀還要具有發(fā)展思維,做到以點帶面,突破單篇靜態(tài)閱讀現(xiàn)狀,凸顯群文閱讀優(yōu)勢。
二、群文閱讀之價值
1.提升學生閱讀數(shù)量。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做好輔助指導工作,指導學生閱讀與教學相關的文章,并通過多文章的閱讀來實現(xiàn)知識的有效積累。小學語文目前的教材中大約有360余篇閱讀課文,每篇文體大約500字,以此計算,小學語文閱讀教材總計15萬字,這對于小學階段來說是遠遠不足的。因此,鼓勵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群文閱讀,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語文知識的儲備能力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2.加快學生閱讀速度。
現(xiàn)代社會,信息知識大爆發(fā),每天人們都經(jīng)歷著大量知識的輸入,要想掌握更多的有效信息,這就需要我們有著快速的閱讀能力,但平時閱讀教學中,一篇500字文章需要花費2課時來教學,顯然這不利于學生練好快速閱讀能力。而通過群文閱讀,學生要在一個課時內(nèi)完成3—5篇文章的閱讀,這樣大幅度的快速閱讀,獲取有效信息,這對于學生良好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3.強化學生閱讀技巧。
新課標對語文閱讀教學提出要進一步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強化學生的精讀、略讀和瀏覽等閱讀能力。通過群文閱讀,能夠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能夠讓學生閱讀到不同風格的作品;能夠通過比較、歸納、分析、綜合等方式來實現(xiàn)閱讀的多樣化……使略讀和默讀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為提高學生閱讀水平、進行深入閱讀提供可能。
三、群文閱讀之策略
1.自主預習,熟悉教本。
群文閱讀教學是引導學生同時進行幾篇文章的閱讀,通過文章間的對比和總結來掌握教學內(nèi)容。因此,既加大了學習難度,又影響了教學進度。為此,教師應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首先,在家庭作業(yè)的布置上應加入預習,并有相關預習題單檢測;其次,教師必須明確學生預習知識的掌握情況;最后,掌握群文閱讀需要督促學生搜集相關資料。如,在《開天辟地》的預習內(nèi)容中,需要對神話的產(chǎn)生背景、相關人物、寓意等進行資料搜集,讓學生初步了解到文章的重點。
2.整合主題,確定目標。
“群文閱讀”量的增加,決定了不能再以傳統(tǒng)單篇文章的教學目標作為目標,而應對原來具體的、細化的目標做必要整合。現(xiàn)小學語文人教版課本的編排一單元有四篇文章,主題相似,目標接近,非常便于群文學習。如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組文章《古詩詞三首》——《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第一單元主題是“走遍千山萬水”。我在教學時將《望洞庭》一課作為教學重點,分析講解,并引導學生以不同形式的朗讀,深切感受祖國的秀麗風景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然后將群文閱讀方法進行總結提煉。最后學生自學另外兩篇描寫景色和詩人情感的文章在理解和閱讀上就有了很大的幫助。
3.求同存異,發(fā)展思維。
小學生正處于語文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期,群文閱讀要著眼于小學生語文思維發(fā)展,不僅進行同文閱讀,發(fā)展學生求同思維,還要善于引導學生求異,提升文章閱讀感悟能力。如我在教學兒童詩《小兒垂釣》、《池上》、《花影》時,我們利用聽故事,解疑難,看畫面,背古詩學習完畢之后。老師提出,我們就要和兒童詩中的小朋友說再見了,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學生甲說:“文中的三個小朋友,你們都特別天真活潑,我喜歡你們?!睂W生乙說:“《小兒垂釣》里的小朋友,你做事既專心又有禮貌,我愿意做你朋友。”學生丙說:“《池上》里的小朋友,我不喜歡你,你有偷盜的行為,希望你能改正?!比何拈喿x中,求同存異將有助于進一步發(fā)展學生語文閱讀思維,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我們在引導學生求異過程中,不僅要善于從面上求異,探求多篇文章在整體上的不同之處,更要善于引導學生從點上求異,通過點上求異,分析文章局部的不同,發(fā)展學生同中求異的閱讀思維。
4.讀寫結合,互為促進。
語文教學要發(fā)展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將這幾者有機融合起來。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讀寫結合起來,做到讀寫相長,互相促進。學生通過群文閱讀,對文章的主題、寫作方法、文體等形成鮮明認識,如何將閱讀感受與體會及時轉(zhuǎn)化為實際能力,寫是一種有效的手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讀書心得等習慣,將閱讀感受與收獲及時記錄下來,強化閱讀成果。
“群文閱讀”教學還在不斷的嘗試完善中,教師需要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挖掘出適合學生體驗和感悟的知識,也應該尊重他們的多元理解。加強學生在自然、社會、生活等方面的感悟,讓學生愛上閱讀、愛上語文,更愛上身邊的一切事物。
參考文獻:
[1]李開忠.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02):45.
[2]蔣軍晶.群文閱讀:閱讀教學的跨越式變革[J].小學語文教學,2014,(10):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