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努爾·熱外都力
摘 要:微課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將微課應用于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能夠最大程度體現(xiàn)出創(chuàng)新教育的價值。本文結合當代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微課教學的重要性進行了深入分析,并且根據時代教育要求,對微課融合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可行性策略進行了簡要論述,希望能夠有效的促進現(xiàn)代化教育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
關鍵詞:微課教學 小學信息技術 策略 有效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技術已經充分融入了人們的生活,現(xiàn)代化科技的創(chuàng)新,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提供了極大便利。微課是時代教育理念發(fā)展下的產物,對于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推動作用。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合理的應用微課教學手段,不僅能夠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力。
一、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應用原則
(一)知識點切入要迅速
小學生個性特征鮮明,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都處于初步提升的階段,學生對于外界事物充滿了求知欲望和探索興趣,但是心理不夠成熟,注意力容易被分散,課堂學習過程中容易被干擾,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征和認知習慣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采用微課教學的方式集中學生注意力,指導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深入探索,從而實現(xiàn)智力與腦力的健康發(fā)育。微課課件設計的基本原則是:時間短、內容精煉。一般情況下,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期為5-10分鐘,在這一時間段內開展微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迅速的掌握到知識點,并且實現(xiàn)強化記憶的效果。此外,教師要注意知識點的切入速度,在合適的時機點明主題,才能夠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懸念教學法,根據信息技術教學進度和學生的理解情況,巧設提問,將知識點以動態(tài)的展現(xiàn)形式向學生直觀闡述,吸引學生眼球,適時切入教學主題,把微課內容設計的別出心裁,從而有效的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二)形式類型要豐富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有講授型、探究型、實驗型、小組合作型等等。微課之所以受廣大教學者的青睞,主要優(yōu)勢就是能夠及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基于這一點,微課形式類型一定要豐富,不能單調避免枯燥。例如:在教學“表格數(shù)據處理”的相關知識時,微課設計時可以考慮利用問題來啟發(fā)學生,內容可以是統(tǒng)計本班同學的身高、體重,依次統(tǒng)計內容,然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問答方式來幫助學生糾正表格處理中存在的一些錯誤,目的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活躍課堂氛圍,打造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
二、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應用的可行性策略
(一)信息技術微課教學設計
1.教學主題要明確
微課教學主題的選擇不能模糊不清、界限寬泛,要力求精簡、針對性強,可以選擇某一個小知識點、教學中的一個重難點、一個概念、一個題目、一個規(guī)律等。例如“在文檔中插入圖片”這個主題不宜設計成一個微課,可以分解成“插入本地圖片”“插入在線圖片”等主題明確的微課。
2.教學時間要適中
小學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微課的時間應控制在5~10分鐘以內,太短教學內容講不到位,太長則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
3.教學語言要得體
由于微課時間的限制,教學語言的精確、簡明就顯得非常重要,教師應當準確把握在什么時候該用什么語言和教態(tài)。為了確保微課的質量,在制作微課之前一般都要預先演練一遍或幾遍。
4.授課形式要多樣
除了相對較傳統(tǒng)的教師直接口述授課的形式外,根據授課的內容,教師還可以通過直接演示、動畫、視頻等多種形式,以幫助學生理解。
5.要重視學情分析
信息技術教學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基礎差異比較大,因此要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特征,要使制作出來的微課盡量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展。
6.選擇恰當?shù)奈⒄n資源類型
微課的資源可以是視頻、2D或3D動畫、錄屏等形式,為了達到最佳教學效果,需要依據教學內容選擇恰當?shù)奈⒄n資源類型。偏理論的知識點較適合利用視頻的方式來組織微課,如“認識計算機”“網絡文明小公民”等理論性課題最好用PPT+視頻的形式;偏實踐操作的教學內容較適合利用錄屏的方式來組織微課,如“美化文檔”等實踐性內容的微課,教師可以先將制作過程通過錄屏軟件錄制下來,再下發(fā)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和實踐;注重過程演變的教學內容則更適合利用動畫的形式,如“LOGO”單元的“畫蒲公英”“畫正多邊形”等主題的教學,由于其推演過程非常重要,通過動畫學生則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信息技術微課制作
一個優(yōu)秀的信息技術微課應當包括幾方面要素:主題鮮明的課題名稱、清晰的畫質和聲音、精美的PPT和動畫、簡明易懂的教學內容、高度概括并富有啟發(fā)性的片尾等。微課的制作方式多種多樣,可根據授課內容、授課形式等因素來決定:如果是教師口述的授課形式,可以通過錄像機將內容記錄下來,然后通過視頻制作軟件進行后期制作,并根據需要適當加入圖片、動畫等素材;如果是演示教學或者播放幻燈片課件,則可以使用錄屏軟件,將教師演示操作的過程或是播放幻燈片的過程記錄下來,并通過麥克風記錄教師的解說內容,此外,還可以利用手寫板或者畫圖工具對教學內容做出補充說明。
(三)信息技術微課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信息技術微課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監(jiān)督員”的角色,從整體上對教學活動全過程進行調節(jié)和控制,保證教學活動朝著正確軌道順利前進并最終達到教學目標。教師通過教學評價可以了解教學各方面的情況,依據教學評價的反饋信息修改教學計劃,調整微課內容、資源形式和教學行為等,有效促進教學效果的改善。學生通過評價則可以了解在學習微課之后的教學目標達成情況,從而來調節(jié)自身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微課應用于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微課教學方法有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趣味性強、主題突出等特點,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領域充分利用這種教學手段,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從而為小學教育事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張良文.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7(10)335-336.
[2]林萍.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09)81-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