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舒雨
摘 要:感恩教育指的是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應用適宜的教學方式構建一定的課堂氣氛,給學生一些感恩的教育?,F(xiàn)在的中職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感恩意識不強。那么怎樣改變這樣的一種現(xiàn)狀呢?就需要在中職德育教育中強化感恩教育的使用。文章在實踐調查的基礎上,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講述這一問題。
關鍵詞:中職教育;感恩教育;應用方法
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使得人們受物質經(jīng)濟的影響比較嚴重,感恩的意識慢慢弱化了?,F(xiàn)在的中職生通常家里只有一個孩子,有很多人從小是和老一輩長大的,家人都是慣著的,有什么要求都是直接滿足的。他們身處在這樣的社會和家庭環(huán)境中,就致使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沒有感恩的意識。具體表現(xiàn)為自私、對生活表示不滿、稍有不順就會埋怨自己的父母或者是這個社會多么不公平、只會一味地索要等等。長時間的這種狀態(tài)會使得他們出現(xiàn)很多的心理問題,嚴重的話會出現(xiàn)抑郁癥,更有甚者會產(chǎn)生輕生的念頭。為了避免這一類情況的出現(xiàn),需要應用適宜的教學手段,在中職德育教育當中合理科學的進行感恩教育。
一、在中職德育當中凸顯感恩教育,完善相關的體系
首先,感恩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具體運用。孝道一直是我國從古至今比較重視的一種感恩形式,因此在教育中可以很好地教授該方面的內容。相關的德育單位需監(jiān)控感恩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落實情況。另外可以在學生會里面專門建設德育教育的部門,強化感恩教育的實施。其次,中職學校的領導要重視感恩教育。對該教育活動中的資金、實施場地、資源等等進行有效的扶持。最后,感恩教育不單單是教師的職責,家庭和社會也要積極參與進來。學校關注家庭對他們的影響力,對于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梢酝ㄟ^開家長會、實地走訪、電話等方式和家長共同努力,使感恩教育工作能夠順利進展。
二、教師起到表率作用
感恩教育是教師采用適宜的措施,借助相應的感恩“故事”讓學生懂得感恩、學會報恩的一種人文教育。教師在學生心里的地位一直是比較高的,因此中職德育教師在實施感恩教學的時候,務必從自我做起,言傳身教,這樣比單純地教課更有助于學生感恩意識的提升。
1.以強烈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展示感恩的最高境界
教師這個職位本身就不是一個盈利的職位,相反從事該行業(yè)的人員都比較辛苦,雖然賺錢不多但是仍然有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堅守自己的崗位。這就可以明白,金錢不是回饋教師的唯一標準。教師要深刻的了解付出和報酬之間的關系,這也關系到感恩教育實施的效果。教師可以站在國家的角度認識到職業(yè)教育的關鍵作用,在這個崗位下堅守付出。帶著感恩黨和國家對自己的培養(yǎng)的心,給他們做出感恩的表率,這樣也能夠逐步激起他們的感恩之情。
2.在處理師生關系方面做感恩的表率
想要提升學生的感恩意識,讓他們懂得回饋別人的恩情,首先要從教室和學生的關系上面下功夫,畢竟教師是和學生每天接觸的。這樣就能夠使他們感受到感恩存在自己的身邊。舉個小小的例子,教師在看到學生擦黑板的時候,不要認為是值日生理所應當?shù)?,要及時說:謝謝;在下課的時候,學生說:老師再見,教師要給予微笑的回復:同學們再見;在課下見到同學的時候,有的學生會因為不好意思而假裝看不見,教師可以先打招呼。透過這樣的小事情,它不僅增加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體會到感恩給自己帶來的快樂,這樣更有利于感恩教育的開展。
3.在同事交往中做感恩的示范
教師除了要和中職學生之間加強交流意外,還要重視和自己的同事之間的交往。在受到領導的表揚時,要謙虛接受的同時,表示感謝;在同事幫助自己的時候要真誠的表示感謝。教師的這種行為不但可以讓他們明白感恩使得人們彼此之間的關系更加的融洽,心情更好,生活的更加有意義,教師和教師之間的這種行為更具有影響力。
三、充分利用假期
學生放假的時間更是感恩教育的好時間。教師在放假之前可以引導中職生和自己的家長共同打掃衛(wèi)生,收拾內務。有些開明的家長會和學生之間互換角色,單獨流出一整天的時間讓學生體會當家長的感覺,放手讓他們處理家中各項事務,這樣就可以明白家長的不易,懂得感恩父母的付出。另一方面,家長可以鼓勵學生到一些工廠進行打工,讓他們明白掙錢不是容易的。有農(nóng)村老家的家庭,在放假的時候可以帶著孩子去老家,趕上農(nóng)忙的時候,讓他們參與到其中,體會農(nóng)民的不易。有條件的話,可以讓他們去一些條件比較差的環(huán)境中,體會同年齡階段的人的生活,比如湖南衛(wèi)視有一個《變形計》的欄目。他們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就可以珍惜自己現(xiàn)在擁有的東西,感恩給予他們幸福的人。
四、德育教學課上融入感恩教育內容,從細節(jié)中抓感恩教育的引導
教師是培育祖國花朵的園丁,不僅僅要教授學生知識,更要教學他們怎樣做人。中學時期的學生是三觀建立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因此,中職教師要在“育人”的理念下深化教學活動,在教學中積極開展感恩教學。
首先,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感恩教學。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可以把一些感恩的案例添加進去。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案例要貼合他們的現(xiàn)實,這樣才能夠有代入感。有些學生會認為:父母太嘮叨,什么事情都要管;自己的欲望等不到滿足就埋怨社會的不公平、家長能力不足;家長給的生活費是應該的等等,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引導,讓他們在其中學會感恩。
其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學生的發(fā)展,對于那些感恩意識非常弱的學生,不要指責,要深入了解他,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同時要第一時間和家長進行溝通,必要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去看心理醫(yī)生。
人們認為,懂得回報的人,是“有良心的人”,有了感恩之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和進步。所以感恩教在德育教育中正確應用,不僅會提高當代中職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促進個體的自身發(fā)展,還對增強社會的和諧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談高職院校受助學生感恩教育——以江陰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黃瑾瑜.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1).
[2]高職院校大學生感恩教育面臨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丁銀輝.西部素質教育,2016(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