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婷
摘要:當前,教學及教育方式進行革新的進度持續(xù)加快,使得各大學校及教師本身的教學思想也產生了不小的改變,同時教學的質量及成效也獲得了相應地提高。高中學校也愈加重視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這也逐步變成了高中教師需要深入探究的課題。對當前高中階段所開展的美術鑒賞這一課程同高考美術間的矛盾進行了闡述,并列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目的在于給相關的教師進行教學時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美術鑒賞 高考美術 現狀 對策
一、前言
現如今,高中階段的基本教育課程進行了革新,而這種革新的持續(xù)推進,是在革新原有的美術教育思想、提升學生整體素質、推動全方位進步、讓學生變成優(yōu)質人才的呼聲下進行的。高中階段的美術教學綱要內也列出了:對藝術進行教育即促使美育得以實現的關鍵渠道,可以培養(yǎng)出各方面都很優(yōu)秀的建設及繼承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人才。但是,依據現今高中階段開展的美術教學及國家藝術學校實行的招生方式可以看出,高中階段開展的美術教學同美術高考極不相符。這樣的矛盾長時間以來都不曾消失,現如今已逐步擴大。
在高中階段對美術進行教學的教師,一定要擁有長遠的眼光,從另一個角度去發(fā)掘國內高中階段美術教學的特性,實施教學及監(jiān)管的全面革新,以促使國內高中階段的教育朝著更好的方向邁進。
二、高中階段對美術鑒賞進行教學同高考美術間的矛盾
高中階段對美術進行教學的教師都了解,當前國內各大高校內的藝術專業(yè)在開展招生時,幾乎都更為注重學生對美術技藝進行的學習,考試的題目有三類,即色彩、素描及速寫。沒有任何一個高校在進行招生時的考題內涵蓋有高中階段的美術教學綱要。由此可見,美術鑒賞同美術高考間有一定的矛盾。同時,這樣的矛盾導致了各種問題的產生,想要借助對美術進行學習而考大學的學生只是重視對美術技藝進行學習,甚至其中的部分舍棄了對美術鑒賞這門課程進行學習;而不想考藝術學校的學生則更不會去對美術鑒賞這一課程進行學習。這些問題都使得高中階段的美術鑒賞這一課程的存在與否無關緊要,學生不去學習,教師也沒有熱情。
有了應試教育的硬性要求,非統(tǒng)考課程就無法獲得學生的關注,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學生會開小差,無心聽課。美術鑒賞這門課程內有關美術實踐的實際繪畫訓練基本上沒有,而很多美術鑒賞這門課程的教師在大學中所學習的各項技能均不少,但都不深入,因此對某一繪畫作品進行鑒賞的美術理論及其他的教學觀點都沒有全方位地把握,所以發(fā)生這些問題也在常理之中。即使在進行教學時展示出繪畫作品并對其開展相應的鑒賞指導,教師教學時的主要內容也大部分都是現成的,沒有自己的觀點及創(chuàng)新的想法,這就會使得學生也必須接受這種固定的鑒賞方式及思想,在這一環(huán)境中,美術鑒賞這門新設立的課程不能達成對學生自身美術鑒賞的水平及能力進行提升的目標,也就不足為奇了。
再有,許多學校所設立的美術鑒賞這門課程大多都是為了應付教育部門的要求,重視藝考的部分學校也只是關心學生對美術技藝進行的學習,基本不關注其對美術鑒賞進行的學習。因此,高中階段的美術教學綱要已逐漸變?yōu)榱艘环N擺設。
三、消除高中階段對美術鑒賞進行教學同高考美術間矛盾的策略
1.藝術類學生要具備良好的審美感悟及體會、對繪畫作品進行鑒賞的能力,形成準確的審美觀點
就美術鑒賞的實際內容而言,對美術進行鑒賞要求學生要對作者使用的繪畫方式與技藝、寫實與抽象的繪畫手法、體現出來的作品構造及顏色使用等依據作品體現的主要思想及作者的時代背景進行探究及體味。其關鍵的作用就是對作品能夠有一個深刻地體會,在作品內挖掘出作者的心情與其中暗藏的含義、意境,甚至還有作品內體現的作者所處時代的精神風貌。比如青花瓷及唐三彩展現出了我國極深的藝術造詣,古羅馬展現出了追求自由與和平的精神,文藝復興展現出了人文主義精神等。這些美術鑒賞展現出來的精神方面的價值即作品的最終價值,也是美術鑒賞這一課程設立的意義及目的。
但是,美術高考這一課程,所體現出來的各種情況同美術鑒賞設立的目的差距較大,甚至是完全不沾邊,就連最為基礎的使學生學習繪畫作品這一目的都無法達成,更不用說針對作品開展深層次的鑒賞型教學了。
發(fā)生這種矛盾的原因不但包括了應試教育中所提出的硬性要求,同時還有藝術作品給學生的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較小,或者可以說成學生在日常生活內對繪畫作品沒有進行鑒賞這樣的想法。這些學生在平常對最熟悉的建筑物都不會去進行鑒賞,更不用說對繪畫作品進行鑒賞。而對繪畫作品進行鑒賞的群體基本上都是專業(yè)的人士,影響的范圍較小,同時在大學相關的專業(yè)內對藝術類專業(yè)學生本身的鑒賞能力進行培養(yǎng)不充分也是導致美術鑒賞同美術高考間產生矛盾的原因之一。
2.重新發(fā)掘對美術進行教學的特性,革新并管理現如今的高考形式
美術鑒賞同高考美術間的矛盾并非無法避免或是減小,盡管將美術鑒賞歸入到高考中不太可能,不過在對美術鑒賞這一課程進行教學時,使學生充分了解相關的知識及理論,并提升其對美術鑒賞這門知識性較高但具體的操作性較弱的課程加以注重的程度,也能夠對減小相關的矛盾發(fā)揮相應的作用。而就學生這一角度而言,美術鑒賞能夠提升學生的內在修養(yǎng)與情感經驗,但是大眾型美術鑒賞還是很缺乏,這就導致了較多矛盾的出現。但是,就美術高考內的美術鑒賞這一課程而言,除對美術進行學習的學生會由于對所需的美術相關知識進行自行學習外,其余的學生對于美術鑒賞這一課程大多都抱持著漠不關心的心態(tài),而這樣的情況就在某種程度上凸顯出了美術鑒賞同美術高考間的矛盾,這樣的矛盾會伴隨學生年紀的增加,而在各式美術氛圍較好的地方,通過其自身的行為及思想而展現出來,時常都會發(fā)生不理解繪畫作品而妄自進行評論這樣的情況,同時只會用金錢來評判繪畫作品的人也不少。而同這樣的情況相反的即那些接受了優(yōu)良美術鑒賞教育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對繪畫作品內部的藝術特性與內涵有自己的想法及體會,這兩種情況同時存在就會讓美術鑒賞同美術高考間的矛盾極大地顯露出來,同時也愈發(fā)凸顯出了美術鑒賞這一課程的關鍵意義。即使要以高考為前提,高中學校也不能舍棄美術鑒賞這一課程,其中所包含的是學生的藝術性思想及修養(yǎng),同時也體現出了這個國家國民的整體素質。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的學生對美術鑒賞這一課程進行學習所體現出來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可以增強學生對藝術性規(guī)律的知曉及把握程度,同時還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其在日常的生活內類似于不理解繪畫作品卻妄自進行評判這樣的問題有所減少。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內對藝術進行審美這一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若不具備相應的審美水平及能力,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會被影響。因此,在高中階段對美術進行教學期間,要求教師同學生都一定要對美術鑒賞這一課程抱以極高的關注度,對于需要進行鑒賞的繪畫作品,要從理論研究同價值判定這兩個方面進行思考,如此,才能夠更好地促使學生對美術進行學習,還可以讓其在無形中形成優(yōu)良的鑒賞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