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喜
[摘 要]興趣是學習的內在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有效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初中語文教學中常見的激趣方法有:多媒體激趣法、演唱激趣法、角色扮演激趣法、實踐激趣法、魅力激趣法等。
[關鍵詞]學習興趣;興趣教學法;初中語文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21-0039-01
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持久動力。而人的情趣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因此教師要善于營造能牽動學生情感的氛圍,打開學生的興趣之門,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當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迎難而上,孜孜以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運用多種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下面介紹幾種初中語文課堂中常用的激趣教學法。
一、多媒體激趣法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多媒體逐漸被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很多抽象的東西可以具體化,對實現(xiàn)語文教學過程的立體化具有顯著作用??菰餆o味的教學變得五顏六色,學生的興趣被大大地調動起來。如我在教學八年級上冊《生物入侵者》時,先播放一段柳州市民在江邊洗手時被來自南美洲的食人魚咬傷的新聞。學生通過視頻感受到了生物入侵就在我們身邊。課文還介紹了“歐洲大陸的斑貝”“棕樹蛇”“地中海果蠅”,通過圖片或小視頻展示這些生物,立即激起了學生的興趣,課堂變得很活躍。通過多媒體的輔助手段,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
二、演唱激趣法
在初中階段,古詩詞是一個學習重點,根據(jù)大綱要求,很多古詩詞學生要全文背誦,但古文較難理解,很多學生覺得學習古詩詞乏味,這也增加了學習的難度。如果用演唱的方法學習,往往能激發(fā)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在教八年級下冊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時,先問學生有沒有會唱這首歌的,然后請會唱的學生唱一遍,唱完后全班同學熱烈鼓掌,接著播放王菲演唱《明月幾時有》的視頻,很多學生輕聲跟唱。學生在這種濃厚的興趣下學習了古詩,也背出了課文,進而再去分析課文。還有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李商隱的《無題》、李煜的《虞美人》……我都運用演唱激趣法,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三、角色扮演激趣法
角色扮演教學法,是由學生扮演某個角色,體驗該角色的人物性格、心理特征,使自己及其他同學從中受到啟發(fā)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運用小品、短劇、實況模擬等形式,寓語文教學于表演過程中,把知識性、趣味性巧妙地結合起來,使語文教學生活化、藝術化的教學模式,可使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激發(fā)語文學習興趣。在教學《孔乙己》《鄒忌諷齊王納諫》《皇帝的新裝》《項鏈》《草船借箭》等課文時,我都運用了角色扮演激趣法,取得較好效果。
四、實踐激趣法
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是語文課程標準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初中生應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在教學中教師應多設計實踐活動來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如讀書競賽、作文競賽、古詩詞默寫比賽、朗誦比賽、觀點辯論賽等,通過這些會引起學生較大興趣的比賽,可對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進行檢閱和鞏固。教師還能利用某些激勵形式,展示學生優(yōu)點,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學生往往都有一技之長,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作文水平高,有些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誦,有些學生能把故事講得引人入勝,有些學生想象力非常豐富……因此要注意挖掘他們的特長,給他們展示的平臺,讓他們盡情發(fā)揮,以此激發(fā)他們的實踐樂趣進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五、魅力激趣法
我在參加繼續(xù)教育時,聽上海的馬骉教授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班的學生每人用一張紙條給自己班的任課教師打分,結果一個相當敬業(yè)、平時關愛學生、教學成績也很好的教師分數(shù)最低。調查原因竟然是這位教師整個冬季每天都穿同一件黑棉襖,學生給他取了個外號叫“黑棉襖老師”。另一個故事是某培訓機構有一位教師很注意自己的外部形象,經(jīng)常穿最新款的時裝去上課,結果很多其他班的學員跑去他們班聽課。這兩個事例說明教師應注意“內外兼修”,只有能寫出秀美的字體,能說流利的普通話,有儒雅之風,有人格魅力,注重外形,才能激起學生聽課的興趣。
總之,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教師只有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摸索、實踐和總結,才能懂得哪些方法是與時俱進的,哪些方法是適合當前教育需求的。興趣是學習的情感動力,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鑰匙。語文趣味性教學為當今的語文教學及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如果教師能不失時機地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就能使學生愛上語文課,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