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明
一、政治課程特點及教學的弊端分析
1.政治課程特點。政治課程即指思想政治課程,此課程增設于初中教學中是非常合適的,因為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的重要時期,通過對政治的學習,能讓其多角度了解社會、生活及人應該遵守的行為,從而參與到政治知識的探究中。同時,政治課程中有大量的積極因素,包括文明知識、道德知識、行為知識、團結知識等,能讓其遇到生活難題或學習難題時,第一時間受到精神文明的影響,從而正確地做事與學習,從小具有堅強的意志力,積極的與其他同學合作學習,提高團結合作的意識及精神,做一個文明守法的人。因而,政治課程的教育有非常大的育人作用,必須遵循課程的特點,開展合理的教學活動,為其人生道路的前進做鋪墊。
2.政治教學弊端分析。政治課程既然有育人的作用,則需將其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因而需將弊端進行分析,進行實效性的優(yōu)化:其一,教學方式不合時宜?,F(xiàn)代的學生不同于以往的學生,更為追求學習的快樂感,而教學依舊停留于背誦與寫的環(huán)節(jié)中,將政治課程變成了說教課、背誦課,失去了教育的價值,其學習興趣自然較低,很難體會政治課程學習的魅力。其二,教學引導功能弱化。初中生思想還不成熟,因而在教學中需要發(fā)揮引導的作用,這樣他們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但從當前的教學來看,教師總是錯誤地認為,教師只需要做好課堂教學即可,并不需要對學生進行大量的引導,其學習態(tài)度、個性、能力等的發(fā)展都需靠自己,導致較多學生都迷失了學習的方向,久而久之,會發(fā)現(xiàn)學習很無趣,學習的欲望會急速下降,甚至會出現(xiàn)放棄學習的情況。其三,活學活用能力低。任何課程的教學最終都是為了培養(yǎng)活學活用的能力,政治課程的教學更是不例外,而在實際教學中,較多教師教學的重點總是放于知識點的掌握中,認為知識點掌握之后,自然能具有能力及成績。導致其在真正遇到政治案例時,總是不知所措或無從下手,這凸顯出了活學活用能力低,思維能力薄弱的現(xiàn)象。
二、優(yōu)化初中政治課程教學的方法分析
1.采取新穎化教學方式。我們都知道,初中生正處于好奇心較強的時期,尤其是政治課程,本身需要記憶較多的知識點,難免會讓他們產生厭倦情緒,對此,在實際的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學方式切勿出現(xiàn)墨守成規(guī)的教學現(xiàn)象,需遵循新穎化教學的原則,這樣才能逐漸增強他們的學習的興趣及自信。比如在學習《珍愛生命》這節(jié)課時,以往的教學會采取直述的教學方式,整個課堂教學非常沉悶,很難具有實效性。對此,新時期對此節(jié)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導入具有對比性的故事,讓學生們有積極探究此節(jié)課知識的欲望。比如,能以“某某學生為了學習而輕生、某某學生通過學習感受到無限的快樂”兩者間的對比,能讓學生明確的對故事進行正確的評價,明白無論怎樣首先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生命是發(fā)展之本。而此時正是導入此節(jié)課教學的最佳時間。因此,將新穎化的故事教學貫穿于教學中,既能讓他們學到道理,又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學習的快樂,具有一箭雙雕之效。
2.正確發(fā)揮教學引導作用。素質教育推行以來就在大力倡導教師的引導、組織及參與教學作用,因而,在實際的政治課程教學中,需正確意識到此點,從而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全面掌握其性格、學習能力、個性、品質等多方面的特點,針對他們的不同的特點進行合理的引導,以便于他們的學習興趣能逐漸增加。比如有些學生性格較為內向,很難與同學、教師融為一體,這對于將來的工作、人際交往非常不利,對此,要多與他們交流,多提出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在班級中進行交流意見,并鼓勵此類學生發(fā)表看法,多給予語言、手勢、動作的鼓勵,讓他們感受教師及班集體的溫暖,逐漸性格開朗起來。
3.培養(yǎng)活學活用的學習能力?;顚W活用既然作為政治教學的最終目標,自然要給予重視。在實際的政治教學中,需先培養(yǎng)其靈活的政治思維,比如在學習《做意志堅強的人》這一單元時,其做題的案例中會有較多此方面的內容,但都是以通俗的形式出現(xiàn),做題中會出現(xiàn)脫離課本內容的現(xiàn)象,由此教師要對其思維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其及時聯(lián)想學過的知識,從而多角度分析問題,完美地對案例進行剖析與解答,讓他們享受靈活學習的樂趣。這樣當他們具有了靈活的思維之后,自然活學活用的能力會逐漸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