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嘉媛
摘要:現階段,大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來自于主流媒體,同時主流媒體也承擔著輿論的導向功能。本文首先從主流媒體的基本特征作了簡要闡述,在分析了主流媒體作用后,最后著重對如何提升主流媒體報道質量的對策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堅持黨性原則,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實現與網絡等新媒體的合作與共贏;充分開發(fā)利用新聞資源,深度挖掘事實真相;加強對媒體從業(yè)人員的職業(yè)道德與專業(yè)知識素質的培養(yǎng)。
關鍵詞:主流媒體 特征 作用 發(fā)展對策
一、主流媒體的基本特征以及其作用
主流媒體的基本特征有三方面:主流受眾、主流信息、主流品牌。其中,主流受眾是指一些話語消費能力較強并掌握和管理文化、知識等相關話語的一些社會大眾。這些人往往在社會中有一定的地位,是社會各層次中的佼佼者,較其他媒體大眾更有文化、更有發(fā)展、更愿意表達主流思想,有的則成為普通大眾的意見領袖。通常情況下,一條信息如果反映了社會主流意識、并堅持了黨性原則、在權威報道的同時,牢牢把握社會輿論動向,那么就可以稱之為主流信息。隨著新媒體等媒體的發(fā)展,媒體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強。在各媒體節(jié)目相對過剩的情況下,受眾更加愿意選擇具有品牌的媒體。主流媒體通過多年的經驗,已經形成主流品牌,在競爭的環(huán)境下有較大的優(yōu)勢,得到了受眾的認可。
主流媒體一直是受眾的輿論引導者,受眾選擇信息也大都是通過主流媒體獲得的。主流媒體之所以能夠成為受眾獲取信息的來源,一方面是由于受眾對社會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則是主流媒體自身的信息內容。主流媒體能夠發(fā)掘事實真相,掌握大量新聞事實,讓受眾能夠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辨別海量信息。主流媒體以堅持黨性原則、為受眾提供正確的輿論導向為己任,為規(guī)范社會行為、教育社會大眾起著重要作用。
二、對主流媒體的形式發(fā)展對策之探討
(一)時刻以黨性為核心,把握輿論導向
新聞工作者在把握輿論導向的同時,要能夠時刻以黨性為核心內容,要把握住黨性原則不放松,本著對黨和人民負責的態(tài)度進行工作,及時、準確、鮮明地宣傳黨的方針和政策;同時,還要關注人民的反映,客觀、真實、充分地將人民的心聲通過主流媒體表達出來。牢牢把握輿論導向,加強引導社會輿論,要徹底改變主流媒體現有的宣傳方式,不斷增強主流媒體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將“三貼近”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作為主流媒體發(fā)展的基本要求,不斷將會議、領導座談等新聞報道的方式改進,使其更愿被受眾接受;要完善新聞發(fā)布制度和突發(fā)事件新聞報道快速反應機制,及時準確發(fā)布重大事件、突發(fā)事件的有關信息,讓受眾有所了解,避免猜疑,從而合理的保證受眾的知情權;要抓住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輿論引導方向,有大局意識,將黨和國家的意志擺在首位,通過正確、合理地分析,準確判斷信息來源,以此為維護社會穩(wěn)定做出貢獻;要積極開展輿論監(jiān)督功能,保證新聞事實的準確性和客觀性,通過揭露相關問題、及時反饋、傳播社會正能量,將維護群眾利益為己任,為黨和政府改進工作給予幫助。
(二)重新審視互聯網與新媒體的結合
隨著網絡的興起,打破了主流傳統(tǒng)媒體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媒體面臨的形式十分嚴峻??雌饋砗孟駜煞N媒體只存在競爭關系,但兩者可以完全結合。網絡媒體雖然在很多方面優(yōu)于主流媒體,但是仍然有其不足之處,只有網絡媒體與主流媒體加強合作而不是惡性的競爭才能使媒介更好、更快發(fā)展。例如:由于網絡媒體的及時性,使得它難以有時間去注重原創(chuàng)。因此,網絡新聞的重復率較高。主流媒體可以抓住這個特點,利用其深度報道能力強、專業(yè)化的新聞報道隊伍等特點充分開發(fā)利用網絡資源并及時刪除重復信息,加大對信息的辨別與價值的提煉,利用網絡資源廣,信息量大等特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實現網絡媒體與主流媒體的合作與共贏。
(三)利用主流媒體自身優(yōu)勢,深度挖掘新聞事實
盡管現實生活中新聞信息較多,但大多數情況下新聞資源處于一種浪費的狀態(tài)。西方大眾傳播理論中“議程設置”理論指出:“在客觀世界發(fā)生的無數個事實中,新聞媒介總是根據自己報道面的選擇、報道量的多少,來凸顯某些新聞事實,引起受眾注意,使之成為輿論的中心議題,并進而影響大眾的觀念與行為?!敝髁髅襟w掌握著大量的新聞事實,通過對新聞事實的深度挖掘和報道能夠擴大傳播范圍,從而引導更多受眾,將輿論“議程”以此“設置”出來,并達到可操作性。深入挖掘新聞事實,還原事件真相,是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很難實現的,然而主流媒體就有這方面的優(yōu)勢。因此,面對海量的信息,主流媒體要利用自身優(yōu)勢進行分析、辨別,對某一社會現象深入挖掘,全方位、多角度的審視,對新聞事件進行剖析和解釋,還觀眾一個真相,從而得到受眾的信任,獲取更多受眾。
(四)加強對媒體從業(yè)人員的繼續(xù)教育工作
所有的新聞媒體都是由不同的新聞從業(yè)人員構成,媒體從業(yè)人員的職業(yè)道德與專業(yè)知識的優(yōu)勢直接影響到其所在的媒介的發(fā)展。記者的一句假話或者一篇不實的報道,會使受眾在下一次選擇信息傳播機構時放棄該家媒體。所以必須加強媒介從業(yè)人員自身的建設。通過培養(yǎng)、引導等方式加強新聞從業(yè)人員的社會責任感,通過實踐和經驗交流告知其該如何把握社會動態(tài)和熱點問題,加強新聞敏感性。同時,還要提高其思考和辨別的能力,將新聞經驗整合,更好的運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去。面對新聞報道,不能違背一個新聞從業(yè)人員應有的道德。因此,無論專職還是兼職的新聞工作者,不僅要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具備很強的政策水平,扎實的理論還應該加強自身的素質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使媒介有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