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軍
在實施快樂德育以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當下,我將其教育理念尋根到了孔子的快樂德育,探索到他的快樂德育與當前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快樂德育有許多相通之處,他的善導策略始終徜徉在快樂德育中,很值得我學習和借鑒。
孔子是快樂德育的積極倡導者和善導者,他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指出德育中的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他還把“快樂”作為德育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保ā队阂病罚┮浴爸薄昂弥薄皹分边@三種學習態(tài)度相比較,說明快樂德育效果最佳??鬃由茖П憩F(xiàn)在巧妙地把學生的思想領入一個個引人入勝的學習境地,使他們感到美不勝收,讓他們學起來輕松愉快,欲罷不能,德育“潤物細無聲”。他一生“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培育出了如顏淵、閔子騫、冉雍、冉有、季路、宰我、子貢、子游、子夏等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學生,被后人譽為“大成至圣先師”??鬃由茖?,善在哪里呢?我以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善在切合實際的設計??鬃佑羞@樣的設計:“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凈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保ā抖Y記·經(jīng)解》)即:要學生達到言辭溫柔、性情敦厚的目標,就用《詩經(jīng)》教育;要能通達于政事,鑒古知今,高瞻遠矚,就用《尚書》教學;要達成胸懷無所不包,性情豁達順暢的目的,就用音樂陶冶;要實現(xiàn)心里潔凈如洗,能知天地精微,就樂學《周易》;要做到謙恭樸實,待人接物莊重誠敬,就樂學《禮》;要熟知列國歷史,能比較出各地政事得失,就樂讀《春秋》。切合學生實際的快樂德育設計,學生自然樂此不疲。
二是善在激勵上進的賞識??鬃拥馁p識能有效激勵學生在快樂德育中求得思想進步。誰樂學出色,孔子就賞識誰。如:“雍也可使南面?!保ā队阂病罚W生冉雍可擔任一個地方或一個部門的長官。有人因為他的父親下賤而不賞識這位樂學生,孔子就極力彰顯:“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雍也》)意思是說,耕牛生下的牛犢,長著整齊赤色的毛,端正的兩角,雖不想用它當祭品,山水之神難道會放棄它嗎?言外之意是:既然冉雍是個很有德行的人才,那怎么能因為他的父親下賤而不賞識他呢?如果當今的老師能做到像孔子這樣,哪還有“問題學生”呢?正面表揚激勵是讓學生快樂德育的重要手段,我們應像孔子一樣清楚每生都有一定的自尊心,有讓人肯定的心理,善于賞識學生、激勵學生。
三是善在強化仁德的言行??鬃釉凇昂弥卟蝗鐦分摺崩砟钕拢瑥娀瘜W生仁德言行的教育算是一張王牌:首先,強調(diào)“雅言”,反對“巧言”??鬃诱f:“《詩》、《書》執(zhí)禮,皆雅言也?!奔炊Y贊時用的那些《詩》、《書》里說過的,都是雅言。如婚禮贊用語“之子于歸”、“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類。孔子要求以《詩》、《書》的文辭作為標準文辭??鬃诱J為“一言可以興邦?!保ā蹲勇贰罚┭叛耘c振興國家的思想道德關系密切?!安恢?,無以知人也。”(《季氏》)不學習《詩經(jīng)》,就不善于應對,就不能辦好事情?!安粚W《禮》,無以立”。(《季氏》)即不學習《禮》,便在社會上無法站穩(wěn)腳跟做個好人??鬃臃磳η裳?。他說:“巧言令色,鮮矣仁?!保ā秾W而》)花言巧語,一副討好的臉色,是很少有德性的。又說:“巧言亂德”。確實,直到今天,那些花言巧語、阿諛獻媚之人,無一不是吞噬社會正義的毒瘤。其次,強化“仁禮”,講求誠信?!稇梿枴罚骸坝械抡撸赜醒?;有言者,未必有德?!毖耘c德關系至為密切?!暗隆睆暮蝸恚靠俊叭识Y”的樂學和實踐。一部《論語》,涉及“仁”的有58節(jié),提到“仁”字的有百余處,可見孔子對“仁”的重視??鞓返掠闹匾蝿站褪亲非蠖Y的核心“仁”?!白釉唬悍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不合禮的東西不看,不合禮的言論不聽,不合禮的話不說,不合禮的事不做。所謂合禮,即合乎當時社會的種種禮儀?!熬硬W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保ā队阂病罚┚訌V泛地學習文化典籍,并用禮來約束自己,就不會想入非非,犯上作亂。博學于文,必須約之以禮。有仁愛之心,有好的禮節(jié),就會講求誠信。“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保ā豆遍L》)開始我對人,聽了他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現(xiàn)在我對人,聽了他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把员匦校斜毓保ā蹲勇贰罚┭哉Z和行動,行動和結(jié)果是緊密相連的,有此言必然有此行,有此行必然有此果。言行一致,就是誠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學而》)和朋友交往,說話要誠實守信。
孔子這樣善導而被學生顏淵贊嘆為“夫子循循善誘人”使人有“欲罷不能”之勢。聯(lián)系我快樂德育實施核心素養(yǎng)的實際,我要從如下三個方面努力學習和借鑒:
第一.善于因人而導。正如孔子所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雍也》)。意思是說具有中等以上水平的人,給他傳授高深內(nèi)容;水平不及中等的人,就不把難于理解的內(nèi)容傳授給他。象孔子那樣針對各生特點施以不同內(nèi)容的德育,從而培養(yǎng)有“德行、言詞、政事、文學”等專長的人才?!墩撜Z·顏淵》記載:樊遲、司馬牛、仲弓(即冉雍)、和顏淵均曾向孔子問“仁”的問題,孔子答樊遲:“仁者,愛人”;答司馬牛:“仁者,其言也仞”。答仲弓:“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贝痤仠Y:“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笨鬃拥幕卮鹗侨绾我蛉硕??樊遲資質(zhì)較愚,就只講“仁”的最基本概念,教育他只要善待別人就叫“仁”;司馬牛“多言而躁”,就教育他求仁就要說話謹慎,遇事不要急于表態(tài);仲弓對人不夠謙恭,不能體諒別人,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將心比心,推己及人;顏淵是孔門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就用仁的最高標準來要求他,視、聽、言、行,一舉一動都要合乎禮的規(guī)范??傊姆N深淺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個學生的思想實際,又都符合德育的基本內(nèi)容,學生樂于接受德育。孔子能做到這樣,是因為他能經(jīng)常分析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和方法對路。這對于我現(xiàn)在的德育工作是大有啟發(fā)的。在相當長的時期里,德育是“齊步走” 模式,抹殺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出現(xiàn)了優(yōu)生“學不到”、后進生“學不了”的怪現(xiàn)象。另外德育評估片面,學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質(zhì)、個性特長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今天我就應該傳承孔子因人而異的教學思想,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注重學生個性特點,實現(xiàn)德才的培養(yǎng)、進步、發(fā)展。
第二,善于導志導趣??鬃诱f:“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學,三十而立?!保ā稙檎罚┧逃龑W生,首先從“志于學”開始,強調(diào)學生必須有遠大的志向和學習興趣??鬃邮侨绾闻囵B(yǎng)學生學習志趣的呢?主要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注重民主教學。孔子十分愛生,關系十分融洽,從不擺教師的架子,總是與學生平等地討論問題,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qū)W生學習,態(tài)度謙和、民主、誠懇、友愛,教學氣氛輕松愉悅,學生內(nèi)在的情感自然被觸發(fā),如同“愛屋及烏”般喜歡學,學的志趣濃了,勁頭足了,“親其師而近其道”。今天,我更應該像孔子那樣,對學生講平等,講民主,講感情,快樂德育促發(fā)展,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第三,善于適時導思??鬃又鲝垺安粦嵅粏?,不悱不發(fā)”(《述而》),“憤”就是學生對某一問題正在積極思考,急于解決而又尚未搞通時的矛盾心理狀態(tài)。這時,教師就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給以指導,以幫助學生開啟思路?!般笔菍W生對某一問題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的思考,但尚未考慮成熟,處于想說又難以表達的另一種矛盾心理狀態(tài)。這時,教師就幫助學生明確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質(zhì)屬性,然后用比較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鬃痈鲝堄蓪W生自問自思:等到學生處于“憤”的心理狀態(tài),即遇到第一種矛盾而無法解決時,教師才去點撥一下,使問題最終得到解決而不是由教師越俎代庖;當學生想弄通而未明,想說而說不出來,急欲解開疑團之際,教師才點撥或講解。這既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反映了學生的主動精神,以學生為中心。這個思想更接近于今天的德育理念。啟示我們的德育課堂必須把德育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育從疑團開始,引導學生多思、樂思、深思,“于無疑處生疑”??鬃幼顬閺娬{(diào)的樂學德育方法?!皩W而不思則罔(受欺),思而不學則殆(疑惑)?!保ā稙檎罚┲粚W不思,就會茫然無所得;只思不學,思便是沒有根據(jù)的空想,會陷入迷惑不解?!拔釃L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wèi)靈公》)?!熬佑芯潘?,視思明,聽思聰,色四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季氏》)孔子通過自己的體會,說明了學與思二者不可偏廢,只強調(diào)一面或者使兩者脫節(jié)都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徐干曾在《中論·治學篇》中引用過孔子的話:“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足見孔子是重思的。重問就是要求學生不懂就問??鬃臃磳Σ欢b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毋意(不憑主觀臆測)、毋必(不武斷)、毋固(不固持己見)、毋我(不唯我正確)”(《子罕》)。因此,他對學生的問高度贊揚和積極回答?!按笤諉枺 保ā栋速罚┵潌柕弥锌?,意義重大;“善哉問!”(《顏淵》)贊問得好?!墩撜Z》中有100多次提問:問仁、問禮、問政、問孝、問知、問士、問恥、問行政、問君子、問成人等等,孔子都一一回答。其中也有孔子問,學生答,更有一種別樣的教師風采??鬃舆€重視教育學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鬃訉τ谧约翰欢臇|西就經(jīng)常請教別人,他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保ā妒龆罚?。這無疑是學生面前活生生的樂學楷模。學生稱頌他是學無常師。在他的影響下,學生曾子提出了“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泰伯》),以探究求學做人的美德。
總之,讓善導徜徉快樂德育那才是實施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