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飚
摘要: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對小學生性格乃至行為的養(yǎng)成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必須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否則將會影響到學生的成長發(fā)育。而在教學過程中篩選相應的教學資源對教學活動能夠起到良好的幫助,并且能夠推動高效課堂的形成,以便達到優(yōu)質的教學效果。本文中具體探究現(xiàn)階段小學品德課程教學資源的情況,并以此推動教學活動取得更理想的成效。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資源;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6-0045-01
小學階段是學生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因而必須在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誘導,而思想品德課程為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平臺,教師必須充分利用這一教學資源,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其能夠具有正確的價值觀,這對于他們之后的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文章具體探究了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資源的實際應用情況,謹以此為之后的教學給予參考依據(jù)。
1.引入現(xiàn)代化的教育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發(fā)展速度的不斷加快,促使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受到極大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設備展開教學活動取得了極為顯著的成效?,F(xiàn)代化的教育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能夠打破常規(guī)教學的弊端,并且在教育資源方面儲備更為充足,從而讓學生能夠獲取到更多的知識與內容,促使學生思想品德課程教學能夠取得顯著的效果。從整體角度分析,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內容包含的內容相對較多,上到天文下知地理,包含風土人情,同時又存在海外特色介紹,如此內涵豐富的學科借助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使其在教學上取得了極為顯著的效果。學感悟,必然能夠達到教學目的。
2.創(chuàng)造問題情境,提升教學有效性
教學資源是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最基本要素,在實際教學中發(fā)揮了非常關鍵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實際情況著手,并且根據(jù)教學的具體內容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這樣能夠將書本知識和實際案例相互融合,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具有合作及探索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強化師生之間的關系,真正實現(xiàn)教學相長。
3.優(yōu)化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多樣化
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學效果相對較差,因而教師必須要尋求全新的教學手段,這樣對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也是有幫助的,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著手,根據(jù)他們的認知與接受能力的具體情況,采取優(yōu)化的教學手段,由此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促使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引進最先進的教學方法必然能夠改善當前的教學弊端,比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或是采取探究式教學方法,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加喜愛課程。例如:教師在組織愛護環(huán)境教學時,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優(yōu)美人文風光,然后在出示被環(huán)境污染地區(qū)的圖片,通過這樣的視覺對比,能夠給予學生強烈的思想撞擊,組織他們通過討論的形式,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由此引出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這樣能夠驅使學生從小就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強化對學生環(huán)境保護教育。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展開舞臺劇的形式,鼓勵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這樣能夠促使學生獲取到身臨其境的感受,對教學的知識點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從而促進教學有效率的提升。
4.創(chuàng)新評價機制
從本質上分析,教學評價具有一定的導向功能,教育評價肩負非常重要的責任,這直接關系到最后的教育實踐,還有學生整體發(fā)展情況。所以在對學生進行評價過程中主要是以多種評價方式融合的策略,給予學生綜合評價,從根本上避免單一化的評價指標對學生的不利影響。在對學生實施評價過程中,必須要設置評價指標,具體來說需要從三方面進行考慮:課堂表現(xiàn)、課后實踐、理論考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發(fā)展為基本要素,構建以"以學論教"的思想,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狀態(tài),繼而衡量課程評價的教學質量。思想品德課程評價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良好品行的形成,所以在實際教學評價中,需要從綜合的角度去評價學生,必須要基于整體角度展開分析,以促進教學有效性的形成,讓學生從小就能夠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而言都是非常有益的,進一步推動教學整體效能的改善。
5.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對學生性格品行的塑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汲取更豐厚的教學資源,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完善的教學服務,這樣讓他們能夠從中汲取到更完整的教學內容,促使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造福于其終身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孝華.農村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13:113.
[2] 朱俊杰.新媒體環(huán)境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策略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22:5+9.
[3] 張宏,江紅霞.略談小學思想品德課高效課堂實現(xiàn)途徑選擇[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7:120-121.
[4] 朱藝明.恪守適合自然成長:小學品德課程資源建設的應然追求[J].江蘇教育研究,2014,26:33-34.
[5] 鄭閩秋.發(fā)掘本土文化資源滲透品德教學初探[J/OL].華夏教師,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