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云
摘 要:音樂有助于人們審美理想的形成,使人情操高尚。中職學生是國家重點培養(yǎng)的技能型人才,擁有高尚的情操有助于將來以更好的心態(tài)、更大的熱情投入工作,為社會做出貢獻。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有責任去幫助學生提高音樂欣賞能力。
關(guān)鍵詞:情操高尚 音樂知識 音樂品味 個人素質(zhì) 文學常識
人有七情六欲,各個感官所接收的外界刺激各有不同,在聽感上來說,音樂可最直接地引起人們的情感反應。人在聽了音樂以后,心跳會加速或放慢,呼吸會急促或徐緩,從而產(chǎn)生情緒上的變化,這些是與音樂的節(jié)奏快慢、音量強弱及樂音是否和諧等緊密相連的。音樂有助于人們審美理想的形成,古人說好的音樂可以移風易俗,現(xiàn)在說好的音樂可以使人情操高尚,就是這個道理。
中職學生是國家重點培養(yǎng)的技能型人才,擁有高尚的情操有助于將來在工作中以更好的心態(tài)、更大的熱情投入,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從而實現(xiàn)人生價值。近年來,國家教委已經(jīng)意識到了音樂美育的作用,在中職學校全面開展音樂素質(zhì)教育,開設(shè)了音樂欣賞課。學生可以在音樂欣賞課上聽到美的音樂,并在音樂中得到熏陶、享受到快樂、獲得正能量,這不僅是由音樂本身所決定的,還要由學生所具備的音樂欣賞能力來決定。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有責任去幫助學生提高音樂欣賞能力。[1]
一、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
1.從小普及音樂知識教育
聽音樂的方法沒有什么“正確”與“不正確”的,唯一的標準,是如何從音樂中得到最大的收獲,什么準備都不做,光靠聽力與直覺,顯然不會是好辦法。學習了解樂理知識,明白樂曲結(jié)構(gòu),感應樂曲背后作者的生命與思考,這些對提高音樂欣賞能力都有幫助。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只有音樂才能激起人的音樂感,對于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可見,音樂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培養(yǎng)了人的樂感,而要欣賞音樂,則也要提高自己的樂感。我覺得,九年義務教育的年限,時間上綽綽有余可以讓每個學生懂得如何聽到復雜的音樂。從小學音樂課開始,教師就要教給學生一些和音樂產(chǎn)生關(guān)系、去接近音樂的基本辦法,讓他們不只聽見旋律,同時能聽見和聲、節(jié)拍、音色、乃至方向變化。[2]
2.在目前的音樂欣賞課教學中繼續(xù)滲透音樂知識
我們在課堂上欣賞一首樂曲時,除了介紹其作者、背景等內(nèi)容,有時會涉及到節(jié)奏,如美洲音樂代表之一的“探戈”,它就有鮮明的節(jié)奏特點——附點節(jié)奏型:ⅹ.ⅹ ⅹⅹ。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單獨把這個節(jié)奏型拿出來詳細講解練習,讓學生體會其活潑跳躍的特點;也可以從最基本的二八節(jié)奏開始講解,再深入到有變化的三連音、切分、附點節(jié)奏,讓學生能全面了解各種節(jié)奏類型,為欣賞其他節(jié)奏型的音樂打下基礎(chǔ)。有時會涉及到音色,如在欣賞經(jīng)典樂曲時,教材選取的幾首名曲《高山流水》、《十面埋伏》、《二泉映月》、《梁祝》、《黃河》等,分別由古琴、琵琶、二胡、小提琴、鋼琴來演奏,而各種樂器都有其不同的音色。教師可以先把音色的概念給學生講明白,學生再通過聆聽、比較、分析這幾種樂器音色的不同(古琴的音色深沉清幽,宛如三賴;二胡的音色委婉動聽,接近人聲……)逐漸學會通過音色來分辨不同的樂器。
3.可通過體態(tài)律動、游戲競賽等方法來反復練習、鞏固音樂知識
音樂知識的學習相對于聽音樂來說比較枯燥難懂,有些知識學過不用就忘了。教師必須想辦法讓學生容易理解、樂于接受,并通過體態(tài)律動、游戲競賽等方法進行反復練習,以加深印象、鞏固知識。我們可以參考電視綜藝節(jié)目“開門大吉”的游戲形式,播放由不同樂器演奏的樂曲,讓學生來“聽音色猜樂器”;可以給出一個節(jié)奏型,讓學生利用身上的各個器官來打擊出聲音,表達出節(jié)奏;還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按不同的聲部演唱和聲或者模仿各種動物的聲音等等……總之,把枯燥的音樂知識簡單化、形象化,學生在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掌握了知識。
二、其次,要提高學生的音樂品位和個人素質(zhì)
1.要讓學生多聽好(和諧、讓人感動、正能量)的音樂,包括古典、現(xiàn)代和流行
一個人的音樂辨識能力,要根據(jù)他從小所接觸的音樂多少而定,不過,也可以通過學習、訓練和實踐來提高。其關(guān)鍵是要有要求,以及有意識的、有目的性的進行不懈地鍛煉。但是在訓練的過程中,若只接觸某一種類型的音樂,就會產(chǎn)生一種偏愛,可以說是養(yǎng)成了一種自動的主動選擇能力,產(chǎn)生了某種特定的審美的音樂知覺結(jié)構(gòu),出現(xiàn)一種審美習慣。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生說“聽音樂”,實際講的是“聽歌”。聽歌,歌詞為主,歌詞是悲,音樂聽起來就是悲的;歌詞歡樂,音樂聽起來也就歡樂了。這些聽歌的經(jīng)驗,反而成了聽音樂最大的阻礙。只有擺脫了“聽歌”的習慣反應,我們才有辦法“聽音樂”,可以感受它“無限的美妙”和“無窮的魅力”,讓心靈、精神獲得滿足,感情得到升華,從而使音樂欣賞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3]
古希臘重要的思想家、哲學家栢拉圖認為:音樂的曲調(diào)和節(jié)奏都能侵入心靈的最深處,使心靈得到美化。因此他主張?zhí)岢憩F(xiàn)勇敢和智慧的音樂而排斥悲哀、文弱的音樂。我們音樂教師在音樂欣賞課上,也應選取和諧、讓人感動、正能量的音樂,包括古典、現(xiàn)代和流行,這樣學生就能聽到各種類型的好音樂,熱愛所有的好音樂。
中國鋼琴家殷承宗一九六二年參加第二屆柴可夫斯基大獎,第一輪彈的就是莫扎特C大調(diào)奏鳴曲。比賽那天天氣悶熱,然而殷承宗的音樂一出來,很多觀眾都覺得音樂廳好像頓時亮了起來,人也跟著神清氣爽起來。這是一首對抗陰郁的偉大作品,無論遇上的是天氣或生活上的陰霾,我們都可以寄望莫扎特的音樂站在旁邊,對我們伸出亮晃晃的援手;“導彈之父”錢學森在科學上的成就,有一部分離不開他的夫人蔣英,因為她專門演唱最深刻的德國古典藝術(shù)歌曲,這些藝術(shù)里所包含的詩情畫意和對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他豐富了對世界的認識,正是因為受到了這些音樂方面的熏陶,所以才避免死心眼,避免機械唯物論,想問題能寬一些、活一些,最后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以上這些例子都說明了好的音樂能給人帶來好的影響,我們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多聽好的音樂,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品味。
2.加強個人文明修養(yǎng),遵循各種音樂場合禮儀
一個有品味的聽眾,應遵循各種音樂場合的禮儀,體現(xiàn)出個人良好的文明素質(zhì)。比如在音樂廳聽高雅的古典音樂時,我們應注重衣著整潔大方,在場內(nèi)保持安靜,不亂走動,一曲結(jié)束后對音樂家高水準的演出要報以熱烈的掌聲;而在體育館或演唱廳聽流行歌曲時,我們應多跟歌手互動,可以隨著音樂高歌、吶喊,把對歌手和音樂的喜愛熱情地表現(xiàn)出來。
三、最后,要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藝術(shù)的愛好,并具備一定的文學常識
人們常說,聽音樂能促進智力發(fā)展、使感情越來越豐富,這與聯(lián)想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生活單調(diào),知識貧乏,情感淡薄的人要真正欣賞音樂恐怕是不太容易的。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出現(xiàn)了很多好的音樂作者和作品,如賀綠汀、陳歌辛、黎錦光、姚敏、嚴華和他們的《天涯歌女》、《玫瑰玫瑰我愛你》、《夜來香》、《花好月圓》等,其中《玫瑰玫瑰我愛你》這首作品是中國第一首被譯成英語在全世界流行的歌曲。它的情緒健康明朗、蓬勃向上,旋律自由寬廣,起伏流暢,那鮮明的富有彈性的切分節(jié)奏在被美國歌唱家Frank Laine演唱時,更有一種特別的、在當時很流行的“爵士風”。這些“美”歌的作者大都不僅是“音樂人”,而且是“文化人”,他們貫通中西,從民歌到爵士,從詩詞到音韻都深有研究,所以作品有品,通而不俗,詞曲也結(jié)合有致,絕不會出現(xiàn)今天那種由于倒字而把“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唱成“你知道我在等你媽”的笑話。
同樣的,學生要提高音樂欣賞能力,也得熱愛文學藝術(shù),學點文學常識。有一定的文學底子,才能在聽音樂時融會貫通,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意圖,體會到藝術(shù)帶來的情感沖擊,欣賞到音樂更深層次的美。音樂教師在講授中國古典音樂時,可適當?shù)丶尤牍盼摹⒃娫~等文學素材。如欣賞古琴曲《高山流水》,可下載 “高山流水”這個故事的古文和譯文,并介紹伯牙和子期這對知音,通過典故和人物介紹來講授樂曲背景,學生在欣賞時就能感受到伯牙琴聲里要要達的“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欣賞琵琶曲《十面埋伏》時,讓學生搜集描寫琵琶的文學作品,如詩歌《琵琶行》中的詩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毙蜗蟮孛鑼懗隽伺玫囊魳诽攸c,學生再來聆聽作品時就能生動的聯(lián)想到“急雨、私語、珠落盤”的音色,能感受到輕重和快慢的不同,從而去探究作者或彈奏者背后的情感,進入情感共鳴。文學是人文,音樂是人樂,兩者合二為一就更為奇妙了。
音樂是舞動在心靈深處的精靈,其動人的奧秘就在于它能撥動人性的弦索和體察生命的脈動。同一首音樂,不同的人能體會出不同的人生,感悟出不同的意境。希望在音樂教師的專業(yè)指導下,中職學生能不斷提高個人的音樂欣賞能力,學會如何聽音樂,聽什么音樂,聽得懂音樂并受益于音樂,使音樂能真正發(fā)揮其陶冶情操的作用。[4]
參考文獻
[1]陳鋼.三只耳朵聽英語[M].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05-01
[2] 葉純之.音樂美學十講 [M]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0-12-01
[3] 楊丹.如何欣賞音樂[M]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9-1
[4]楊照.想樂:聆聽音符背后的美麗心靈[M]廣西示范大學出版社,201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