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柯惠敏
花卉種植技巧雜談
福建/柯惠敏
本人從2016年3月開始學(xué)種花,寫這篇文章分享養(yǎng)花知識,也許還不夠格。我以僅有一年花齡的身份,來和眾多新人分享下,我曾經(jīng)走過的彎路、我所學(xué)到的知識,以及我目前在走的路。希望有新人能從我的分享里學(xué)習(xí)到基礎(chǔ)養(yǎng)花知識。
分享知識前,先上圖曬一曬我自己種的花!(圖1~圖11)
開始認真種花前,我是標(biāo)準(zhǔn)黑手指,種什么死什么。為什么?因為我以為,種花只要有土有水就可以了,不知道原來種花的知識竟然那么多。那么讓我來一一講述自己這段時間累積的經(jīng)驗值。
圖1 瑪格麗特
圖2 長壽花
圖3 矮牛
圖4 勛章菊
圖5 長壽
圖6 勛章菊
圖7
圖8
圖9
圖10
圖11
種花的土,不是路邊隨便挖的土就可以,必須是松軟透氣有肥力的新土才好。為什么?那些樹長在那么硬的泥土里,不也生長的好好的嘛?
首先,花和樹不是一個概念?;ㄈ崛?,樹相對硬挺。同是小苗,樹的狀態(tài)要比花好多了。即便是種小樹苗,也一般要松土,目的就是讓它的根系好好伸展。一株小苗,就好比是個寶寶,他需要吃的是軟的、流質(zhì)的食物。給寶寶吃堅果,那就可能會噎著了。苗的根是一樣的道理。土松軟,它柔弱的根才好伸展。硬邦邦的土,讓一棵經(jīng)歷移植,本身元氣就受損的苗,還要在花力氣去鉆洞,你說它累不累?累了,那就死給你看!
其次,為什么要透氣。透氣,主要就是防止土壤后期結(jié)塊,根系全部在一個泥塊里,不好伸展。一個袋子,漏洞越多,沙子流得就越快。植物的根也是。透氣的地方多,它就容易四處生長。根好了,是養(yǎng)好植物的一切根本。
再其次,肥力。人要吃飯,植物要吃肥。人要喝水,植物要澆水。萬物生長其實是一個道理。光喝水,人也會營養(yǎng)不良吧?所以說,肥料對于植物的生長必不可少。想要花草長得好,長得旺,水肥管理要跟上!
最后,為什么要強調(diào)新土。所謂新土,就是沒種過其他植物的土。為什么要用新土呢?用過的舊土一來肥力已經(jīng)不足,被前任給榨光了,二來總能留下以前所養(yǎng)植物的殘根,甚至是病菌。
那用過的土,怎么處理呢,總不能一直買土吧?那就回收再利用吧!我看過很多帖子關(guān)于舊土回收再利用,我過得沒那么細致。我的方法就是,新土舊土混合用而已。每一次新種植物,我的花盆里是四分之三的新土,四分之一舊土,攪拌均勻使用。懶人用懶法,我沒什么殺菌啊,消毒啊,曬太陽啊等一系列手法。肥力不夠,那我加上底肥,再用液體肥追肥就行。總之,怎么簡單怎么來。
最后,如何判斷什么樣的土是松軟透氣有肥力的呢?
這個靠經(jīng)驗了。簡單來說,那些發(fā)黑的,軟軟的土,都是好土。澆水很容易就澆透的,也是好土。但是一下子就澆透的,往往是本身土壤非常透氣。這樣的土,往往需要澆水兩遍以上,才能確保植物吸收到水。所以我對好土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松軟,發(fā)黑。本人用的土是到農(nóng)家里跟人要來的,是草木灰加園土加雞糞肥混合而成。我還買了點椰磚和珍珠巖混合用。沒有條件的花友,可以網(wǎng)購營養(yǎng)土,再加點自家的園土。差不多也是3:1的這么個比例去用,這樣的土,我覺得完全可以用的。肥力嘛,我們可以用緩釋肥和液體肥,這個留到下文講。
有關(guān)土的篇章就介紹到這里。
初學(xué)種花的人會經(jīng)常聽大家說起花多多、必旺必開花、磷酸二氫鉀(簡稱磷二)、美樂棵、奧綠啊,復(fù)合肥啊等各種五花八門的肥。怎么用呢?
按我個人的理解,很多肥,無非是不同生產(chǎn)家生產(chǎn)的具有同等功效的肥而已??墒切率值臅r候,看見人家介紹,就一個個買,浪費了好多錢。先分清楚液體肥,復(fù)合肥,緩釋肥的區(qū)別。我僅說我用過的肥。
液體肥,就是加水融化的肥,平時澆水的時候直接加在水里,澆水即是施肥。
花多多1號=必旺=苗期生長肥,小苗種下后一個月開始使用。含氮元素比較多,能促進植物生長?;ǘ喽?號=必開花=磷二=催花肥,是開始出現(xiàn)花蕾的時候運用的,含磷比較多。初現(xiàn)花蕾時,還能結(jié)合1號使用,同時長大又催花。如果覺得苗夠大了,那就只用2號,專心催開花。
這些肥,都是液體肥,通用各種植物。通用才省事兒嘛。不過我月季比較多,有專門再買了個月季肥,其他我全部通用了。澆水比例1:1500~1000,也就是500毫升礦泉水瓶3瓶到2瓶的量。濃度先薄后濃。勤施薄肥,我經(jīng)常是一周或半個月來一次,有時候我還3~4天就來一次。
緩釋肥,就是緩慢釋放肥力的肥,時間長度有幾個月到一年左右不等。緩釋肥一般做底肥用。何謂底肥,放在盆底的肥是也。花盆里先放土,再放一小把緩釋肥,再蓋一層土。為什么要這么啰嗦呢?因為不想讓根直接接觸到肥,避免出現(xiàn)肥力過強還傷到了根,俗稱燒根。
奧綠肥5號通用款是我一直不變的緩釋肥。通用,就是這么簡單。有人問,這個緩釋肥能放花盆表面嗎?當(dāng)然可以??墒俏铱傆X得,在揮發(fā)過程里,有些肥就這么消失在空氣里了,浪費。倒不如放盆底,或者盆表面挖個洞放進去,讓揮發(fā)的部分也能充分發(fā)揮其作用,豈不美哉。多久施一次緩釋肥呢?我除了換盆的時候用它,過冬的時候用它,其余時間就不用了。它的肥力有那么長,不用施肥太勤,平時不是有液體肥在配合著用了嘛,這樣足夠了。
復(fù)合肥,多數(shù)是顆粒性的,遇水浸泡一陣也能溶化??勺隽眍愐后w肥,也可以在盆表面直接施肥。很多人說不能拿它當(dāng)?shù)追?,因為它遇水融化,釋放的肥力太強,容易燒根。而本人誤打誤撞用它做了緩釋肥,但是都是土+肥+土的這樣隔層方式使用,倒也未出現(xiàn)燒根現(xiàn)象,植物長勢很不錯??傊?,還是實踐出真知。
新手種植,沒有假植定植這些概念,基本都是買個大盆種小苗,圖個省事兒。但是大盆種小苗,結(jié)果往往是死苗。為什么?
一般剛買到手的小苗,建議用10厘米左右的小盆假植,等小盆里的苗根系已經(jīng)長出盆外了,就可以移植到18厘米以上的花盆進行定植。簡單理解,假植就是第一次種植用的盆,是為了讓苗生長得更健康。定植是苗長大后,為了讓苗長得更大更旺。
為什么要小苗種小盆,大苗種大盆呢?
苗小,根系自然就弱小。用小盆種植,盆里的土裝的也多不了。裝的土少,澆的水自然也少。這樣盆土里,水分干濕循環(huán)就可以很快。什么是干濕循環(huán)?就是盆土干得很快,濕得也很快。根系為了能多吸收水,就會努力長根。根長好了,苗就好了。而用大盆種小苗,由于土多,水多,整個盆土里的干濕循環(huán)就沒那么快。弱根往往是泡在水里的,使得根系產(chǎn)生爛根現(xiàn)象。根一爛,苗就拜拜了。
好了,那么選什么盆呢?新手買盆的第一誤區(qū)就是買大盆,第二就是買性價比不高的盆。很多人買1加侖盆養(yǎng)小苗,這里我給大家推薦更便宜更實惠的盆,那就是小黑方或者雙色盆。我個人更愛雙色盆。從10厘米到24厘米的盆都有,一個幾毛錢到一元多而已,性價比無敵高。盆透水性非常好,要移植換盆時,只要一倒扣,盆苗就能脫盆而出,一點都不傷根。用過的盆還能反復(fù)再利用。真心是沒有比它更實惠的盆了。(圖12)
圖12 雙色盆
很多人買了各種各樣的塑料盆、樹脂盆甚至是陶瓷盆。這個,我覺得可以用在定植盆時用,小苗沒必要。定植時想要用什么盆,看您想打造個什么樣的花園了。
一年來,我只知道植物常見的病蟲害,有蚜蟲,小黑飛,白粉,黑斑,葉斑,介殼蟲(也稱為杰克),紅蜘蛛,鼻涕蟲,蝸牛。還有菜青蟲。這些病蟲害是如何產(chǎn)生的,有可能是土里帶來的,有可能是周邊環(huán)境帶來的,我沒去深入研究。對于病蟲害,我心態(tài)比較淡定,遇見問題,解決問題就好。那用什么藥處理各種病呢?
好吧,新人如我,其實沒弄懂什么藥專治什么病。買藥的時候,商品上一般都有說明的。
而我一直認為,某一種藥,只是主治某種疾病,不代表它不能治療另外一種病蟲害。用藥的時候,可以先看看自己的植物可能得了什么病。用藥的時候,我經(jīng)常是選有針對此項病蟲害的藥物,將兩個品種混合著一起用。A不起作用,B起作用也行呀!兩者相互影響,這就是我的懶人用藥法。
這種混合用藥的方法,估計老手會很不以為然。他們會很有針對性地用藥。一年新人,我僅能發(fā)表這種方法了,這也是我的新人之言。老手貌似都已經(jīng)不噴藥了,開始走自然風(fēng),讓植物自己去產(chǎn)生抗體了。
月季是比較容易得病的植物,基本每次雨后,我都會隨機用藥噴一兩次,預(yù)防疾病產(chǎn)生。
得了病蟲害的植物,噴一次是不夠的,至少要噴2~3次才行。
這是為什么呢?第一次用藥,殺掉主要敵力,3~4天后,滅掉余黨,再隔3~4天,滅掉有可能的從蟲卵孵化出來的小害蟲,以及那些老不死的余孽……基本3次用藥后,問題就不太大了。但是,還是要觀察,如果隔陣子又出現(xiàn),那就說明敵對勢力比較強大,產(chǎn)生了不少后代,那就再噴吧……
也許你會問我,用什么藥好?我只能告訴你,能治蚜蟲,小黑飛,白粉,黑斑,葉斑的藥統(tǒng)統(tǒng)都可以!家中有備藥,病蟲害來了我不怕。噴藥的濃度比例一般是1:1000~1500,也就是500毫升礦泉水瓶2到3瓶的量。沒噴完的藥可以繼續(xù)留著,3天后再噴也沒問題。反正我沒用完的藥,我從來都沒扔掉。
用藥時,建議使用買一次性醫(yī)用手套。一盒貌似100個手套,20來元而已,可以用好久好久,性價比無敵高!平時換土拔草時,我基本也都是帶手套進行,這么做可以保護好自己的雙手,也是愛自己的一個方式!
大家最想知道的是,如何爆盆,如何成球?關(guān)鍵就是打頂。
什么是打頂?打頂?shù)哪康氖鞘裁矗咳绾未蝽敚?/p>
打頂,也叫掐尖兒,摘心。就是把植物的嫩葉連同芽點咔嚓掉。打頂有個口訣叫:六留四去二。一根枝條,長了6片葉子,就可以掐掉2片葉子。留剩余的四片葉子,目的是從側(cè)芽邊在長新芽,讓植物多長開花枝條。如果沒有打頂,往往就是一枝獨秀,開花量不大。
這是技術(shù)篇。關(guān)鍵在于如何實踐。我來分享下我的實踐心得。我一直記著這個口訣,六留四去二。對于大神來說,打頂是件簡單的事。對于我這個新手來說,我打頂打死了幾棵矮牛。當(dāng)初沒掌握好要領(lǐng)。好在我心態(tài)好。死了再買,再重頭來……養(yǎng)花,也是很需要有實驗精神的。
讓我用修剪過和未修剪的大麗花植株來給大家演示下,什么叫六留四去二。
圖13的大麗花,從我劃紅線部分可以看出,它已經(jīng)長了四對的芽了,也就是有8片葉子了,這株完全可以修剪,而我還沒空對它下手。如果我一直沒下手的話,那么4部分的芽就會一直直挺挺往上冒芽,最終就這一根開花枝條而已。
圖13
圖14 ,我修剪過了。如果沒修剪,那個芽還會直接往上冒,這個叫頂端優(yōu)勢,植物會把所有營養(yǎng)供應(yīng)給最頂端的芽。而頂芽被我咔嚓掉了,它就從頂芽兩側(cè),分別又冒出了2個側(cè)芽,這兩個側(cè)芽,就是未來的開花枝條。那么,修剪后的大麗花,就從一個開花枝條,變成了2個開花枝條。
圖14
再看圖15。我繼續(xù)運用六留四去二的方式,在新長出來的開花枝條上頭,我又進行了一次打頂。在3的部位,又有兩個開花枝條在形成。
圖15
我把打頂實驗用在了球根的大麗花,貌似它沒能咔嚓一頂芽,冒出4側(cè)芽的狀態(tài)出來。但是已經(jīng)比原來的只有1根開花枝條,變成4個開花枝條了。圖三我標(biāo)記3的地方,各自都再長2個側(cè)芽。
打頂次數(shù)越多,開花枝條就越多。這是理論實踐。尤其適用于草花植物。(圖16)
打頂?shù)臅r候,記得枝條留的長度差不多均等。這樣它們冒出的側(cè)芽才會在差不多的高度。未來開花時花朵才能均勻分布。一周或半個月可以轉(zhuǎn)動花盆一次,讓盆里的植物能均勻受到陽光照耀,避免出現(xiàn)植物一邊茂盛,一邊稀疏的狀態(tài)。等到打頂打到自己滿意的程度,就可以收手,準(zhǔn)備看花了。(圖17)
最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看過再多的技術(shù)貼,自己不加以實踐的話,是永遠也悟不出其中之道的。要相信,我們也可以種出“別人家的花”!
圖16
圖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