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
【摘 要】新課改之后,強調(diào)對小學生的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因為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就會變成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巨大力量,終生受益。因此我們應該把握好這個時機,努力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我們今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習習慣;口語交際;課外閱讀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育是什么,只須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養(yǎng)成了好的習慣,好的態(tài)度才能隨時隨地表現(xiàn),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惫磐駚淼拇罅渴聦嵶C明,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主要不是因為他的智力,而是取決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在信息時代的今天,要靠老師把知識教給學生用一輩子,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知識更要學生自學,靠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自覺體會、學習。下面我從學習習慣、口語交際、閱讀等幾個方面淺談我的做法。
一、書法教育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繼承和發(fā)展我國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是素質(zhì)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大力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書法作為學生的一項重要基本功,越來越受到重視。我校是民族地區(qū)的農(nóng)村小學,我校的特色是“少年宮”。為了提高學生的書寫,我校開展了書法興趣小組。在寫字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對學生進行坐姿要領、執(zhí)筆姿勢、運筆技巧以及漢字的筆順、間架結(jié)構(gòu)等知識的傳授。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在平常教學中,我也注重孩子的書寫,我們開展書寫競賽活動,教室里專門設計了評比欄,這樣既激發(fā)了孩子的興趣,又提高了書寫能力。
二、培養(yǎng)認真聽講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聽的過程。為了培養(yǎng)孩子上課養(yǎng)成專心聽講的習慣,我會在上課之前講一個故事或者一個笑話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在上課的時候我會讓孩子們認真聽其他孩子回答問題,看是否有補充;哪怕是讀書,我也會讓小老師進行點評;現(xiàn)在我們的網(wǎng)絡很發(fā)達,我們還可以聽范讀,教師針對課文中的重點篇目、語段,尤其是古詩詞進行音頻播放,或者教師配樂范讀。在板書時我會讓孩子邊聽課邊歸納,同時教師上課時,要精神飽滿,語言生動有趣??傊虝W生們認真聽講。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地提出了義務教育階段口語交際的總目標:使學生“具有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作為語文教師,我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
(一)建立和諧課堂,讓學生大膽的說。
孩子是天真無邪的,通常是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但是作為農(nóng)村小學生,看的書很少,視野不開闊。加上天生的靦腆,所以有話不敢說,我在教學中想盡辦法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鼓勵學生們大膽的說。假如他們對書上的話題不感興趣,我就改一些我們熟悉的事物來交流,讓學生們有話說。久而久之,不但培養(yǎng)他們說話的信心,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最近的群文閱讀課上,我們班上的學生回答問題積極,創(chuàng)編寓言故事新穎,口語表達能力強,這讓我倍感欣慰。
(二)在教學中利用教學資源,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讓孩子們喜歡說,大膽的說。首先要讓孩子喜歡語文這門學科,現(xiàn)在教材中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我們可以很好地利用資源。有了圖片,孩子們能更直觀的感受,用心靈去體會。比如在上《觸摸春天》我首先讓孩子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在公園里看到的景色,然后讓學生說。有的學生說看到的是萬紫千紅的世界;而有的學生說是看到了高樓大廈。我讓學生評價,學生說高樓大廈是城市建筑。為了說服孩子,我利用多媒體,收集圖片讓孩子們看,學生們此時爭先恐后的回答,這樣就克服他們無話說,不敢說的心理,也不再是一問一答式的回答。課堂變的活躍,教師也很輕松。
(三)恰當?shù)脑u價,激勵學生交流。
在口語交際課上,評價就像一根指揮棒,引導著口語交流的反向,表達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口語交際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樣以來口語交際教學的評價也就勢在必行了。那么,教師應如何在課堂中進行口語交際教學的評價呢?
(1)評價要突出激勵性。
在我?guī)У陌嗉壚?,大部分學生都喜歡說,他們對口語交際有著濃厚的興趣,課堂中有著極大的爭強好勝心理,討論、回答問題時愛表現(xiàn)自己,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但是一部分學生膽小內(nèi)向,口語交際時缺乏自信,不敢參與交流互動,這就需要教師以激勵的方式進行評價。
對于交際能力強的學生要鼓勵他們不斷完善自我,挑戰(zhàn)自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對于交際能力弱的學生,要悉心呵護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哪怕只是取得了點滴的進步和成績,都應該予以充分的肯定。當然,表揚和贊許并不是無原則的,教師需要掌握一定的激勵技巧,使表揚和贊許真正成為促進學生進步的有效方法。
(2)評價語言的豐富性和靈活性
除了采用上述鼓勵性評價方式外,還要注意評價語言的豐富性和靈活性。同樣表達贊美,可以用不同的詞語和句式來表達。比如,“好”“好極了”“棒極了”等。此外,盡可能多采用感嘆句或問句進行表揚,加深學生的印象,引起學生的自豪感。如:“說得多好哇!”“多形象哪!”“是嗎,真的像你說的這么美嗎?評價時還可以將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和以往的表現(xiàn)進行縱向比較,發(fā)掘出學生的進步,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在關注自己的每一點微小的進步,從而增強自信心,更加愿意與老師溝通。這樣教師把握口語交際教學的自身特點和規(guī)律,從人為的僵死的考試框架中解脫出來,從靜態(tài)的單一的局部檢測中跳出來,多維地動態(tài)地評估檢測,有助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對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自學能力以及后續(xù)學習起著重要作用,甚至將終身受用。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明確提出:“學習語文的目標就是得到閱讀和寫作的知識,從而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毙W生正處在身心快速發(fā)展的階段,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對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將會產(chǎn)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實踐告訴我們,不要忘記為閱讀教學打開一扇窗,讓新鮮的、豐富的、充裕的空氣得以流入課堂,讓輕松的、活躍的、和諧的氣氛永駐教室。打開了這扇窗,學生就能領略與觀賞到窗外那更多更美的風景,外面的世界無限精彩。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我們該怎么做啦!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作文一名鄉(xiāng)村教師要激發(fā)學生閱讀名家名著的興趣,實在是一件不易的事情?,F(xiàn)在不少學生對名家名著知道的不多,有的只知其書名,不了解其內(nèi)容,有的甚至連書名都不知道。為此,語文教師很有必要向他們介紹中外名著,在寒假里,我要求學生必須讀一本名著,開學之后談一談自己的看書心得。這樣使學生知道這些書的內(nèi)容是健康的,語言是美的,情節(jié)也不遜于言情武打小說與漫畫故事,使他們對這些書產(chǎn)生閱讀興趣,主動去讀。在上學期間,我給孩子推薦課外書,本學期我給孩子們推薦了《狼王夢》、《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上下五千年》等書。每天要求學生看課外書,提高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
(二)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
我校是一個特別注重校園書香氛圍的學校。我們修了讀書長廊,讓學生隨時都有書看;每天中午開放圖書館,給孩子提供讀書的機會,場所。營造相應的氛圍,使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不斷受到這種意識的提醒和沖擊,這樣才能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烙印,由無意注意逐步形成為有意關注。另外,我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利用廊柱張貼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利用展窗開設讀書交流園地,讓孩子們一走進校門,馬上就會被一股濃濃的書香氣息所包圍。各班的圖書角也裝滿孩子們喜歡的好書等,讓孩子們暢游在知識的海洋里。
(三)開展多樣化的讀書比賽。
為了使學生養(yǎng)成愛讀書、多讀書的習慣,關鍵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始。我利用早自習讓學生講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等,利用班會課經(jīng)常組織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讀比賽以及“我最喜愛的一本書”等活動,讓學生從我要他們讀轉(zhuǎn)化為學生自己要求讀,啟發(fā)學生愛讀書;久而久之,學生愛讀書、多讀書的良好習慣就會逐漸養(yǎng)成。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备郀柣倪@句名言,形象地說明了書籍對推動人類文明的作用。一個愛讀書的人,必定是一個文化素質(zhì)較高的人;一個愛讀書的民族,也必定是一個文化素質(zhì)較高的民族。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個人終生的寶貴財富,也是他終身學習的堅實基礎。如果我們要實現(xiàn)我們心中的教育理想,使我們的學生能夠?qū)W到真正的知識,而且學得比我們強,我想,我們需要并且能夠做到的,就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他們從熱愛讀書和主動讀書開始,從小就做一名好讀書、讀好書、多讀書的新時代少年。
總之,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需在堅持不懈的反復練習中養(yǎng)成,沒有耐心和恒心就無法收獲成果。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必須從點滴做起,不斷積累,良好的習慣就會逐漸形成。我相信,小學生如能形成這些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必將是“好習慣,益終身”不愁學不好語文學科。
參考文獻:
[1]王春梅.《在情境中提高學生交際能力》(小學語文教學2002.8)
[2]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3]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作者:潘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