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代權
[摘要]突破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發(fā)展瓶頸的意義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發(fā)展的瓶頸,接著提出了突破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發(fā)展瓶頸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高中 信息技術教學 瓶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2-0172-02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快速發(fā)展,我國早已經進入了互聯網的信息化新時代。在這個時代之下,信息技術這門課程變得尤為重要。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之下,高中階段信息技術這門功課十分“不受待見”,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都顯得十分不足。在新形勢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突破教學瓶頸成為了每個業(yè)界人士應該廣泛思考的焦點問題之一。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發(fā)展的瓶頸表現
(一)教學內容缺乏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
信息技術是一門與時俱進的課程之一,一旦與時代脫節(jié),所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都顯得毫無意義。但是縱觀現如今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多年不變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讓學生對于信息技術提不起丁點的興趣。原本應該緊跟時代步伐的一門功課最終被片面的定義成為了“一潭死水”,不論是教材的內容或者是教師的教學方式都明顯滯后于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同時,高中信息技術這門功課還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在一些經濟欠發(fā)達的地區(qū)或者是農村地區(qū),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展更是顯得捉襟見肘。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背景與學習基礎,對于教材的理解程度也是千差萬別。
(二)學校、教師對于課程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
在現今社會下,信息技術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由于受到我國多年應試教育的影響,不管是學校還是教師對于信息技術這門功課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他們片面的認為信息技術不是高考應試科目,因此不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信息技術這門功課上去,學校和教師的態(tài)度尚且如此,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更是令人堪憂。長此以往,原本那部分對于信息技術有興趣的學生也漸漸喪失了學習興趣,教學成效和學習成效十分低下。同時,這種不重視、不關注的態(tài)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中信息課程最終變成了“烏托邦”,看上去很美,實際卻沒有丁點的效果。
(三)信息技術教學缺乏組織安排,教學體系不成熟完整
高中信息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教學缺乏科學的組織與規(guī)范,這對于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了很大的陰影。在高中課程教學體系中,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極強的學科,對于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參與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現如今制約信息技術教學的瓶頸就是教師對于教學組織安排十分欠妥。目前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仍然沿用多年不變教學模式和組織安排形式,常常采取的教學組織模式就是教師照著大屏幕上的PPT照本宣科,學生就僅僅在課堂上當一個“收音機”即可,人確實坐在課堂上,但是心卻早已經飛到了“爪哇國”去了。這種授課與組織教學的方式不但不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極其容易讓學生對信息技術這門功課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同時,對于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而言,教學體系的建立健全十分重要且關鍵。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內容單一、目標單一的評價體系讓最終的教學成效收效甚微。在片面的評價體系之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到了極大的壓抑,久而久之,高中信息技術這門功課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每況越下,教學的瓶頸表現突出。
二、突破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發(fā)展瓶頸的主要策略
(一)為學生搭建合適的平臺,充分激發(fā)學習興趣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一個人學習過程中最好的教師,凡是只要具備了足夠的興趣,后續(xù)教學活動和教學任務的開展就會變得水到渠成且得心應手,對于高中信息教學亦然如此。為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恰如其分教學平臺的建立十分重要。針對于高中學生探究欲極強的心理特點,教師應該投其所好,為其提供適合于他們的個性化教學方案與內容。原本那些枯燥生硬的教學內容可以被賦予全新的活力與內涵,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氛圍中充分感受信息技術學習的快樂。例如,教師在進行《信息的獲取》這一單元內容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制作相應的教案用多媒體為學生進行相應內容的播放和演示。利用多媒體能夠很大程度上增加授課的趣味性,有效減少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抵觸情緒,并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獲取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
此外,教師在進行文本信息的加工和表格信息的加工等內容的時候可以有效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為他們安排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比賽。通過比賽的形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斗志被充分激發(fā)出來,全員進步不再僅僅是教師一廂情愿的想法,而是可以腳踏實地真正得到落實的教學實效。
(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全面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信息技術這門功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與一個學生的成長背景和成長經歷有著密切的聯系。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接觸到了計算機,但是對于家庭條件并不優(yōu)渥的那部分學生可能直到上學期間才有機會真正接觸到計算機。因此,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勿簡單粗暴的使用一刀切的方式進行教學。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的引導他們進行一些進階式的學習,例如視頻、音頻的采取制作等等。而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而言,這些內容就無疑顯得過于的生僻,他們可以從基礎學習,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逐步達到教師需要達到的標準和要求。只有如此,處于各個階層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才能被逐漸激發(fā)和調動起來,克服教學瓶頸也才真正能夠得以實現。
(三)建立健全科學規(guī)范的評價體系
對于信息技術這門功課而言,對學生的考察評價應該既考慮理論性,又兼顧實踐性。全方位、多維度的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勢在必行。通過科學規(guī)范的評價,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綜合素質都被囊括到評價體系之中,教學成效勢必會顯著提升。
三、結束語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突破教學發(fā)展的瓶頸任重而道遠。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師必須深刻了解每一個學生,為其量身定做適合于他們發(fā)展、使用的教學策略,并在良性的學習氛圍中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運用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