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和晏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時使用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的效果。方法 收集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共114例,根據隨機分配方案將其分為對照組(57例)和觀察組(57例),對照組的治療藥物為泮托拉唑,觀察組則聯(lián)合使用生長抑素,將兩組臨床療效及再出血發(fā)生率進行觀察和對比。結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4.7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44%,χ2=8.365,P=0.004;觀察組的再出血發(fā)生率為3.51%,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8.07%,P=0.000。結論 在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能夠使患者獲得更佳療效,并顯著降低再出血的發(fā)生風險,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泮托拉唑;生長抑素;聯(lián)合治療;再出血發(fā)生率
中圖分類號:R5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3-000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duodenal ulcer and bleeding patients using pantoprazole combined with somatostatin. Methods A total of 11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uodenal ulcer bleeding,according to the random allocation scheme will b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57 cases)and observation group(57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ntoprazol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omatostatin.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rate of rebleeding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74%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75.44%,χ2=8.365,P=0.004.The incidence of rebleed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5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8.07%,P=0.000.Conclusion Pantoprazole combined with somatostatin can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duodenal ulcer bleeding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 of rebleeding,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Duodenal ulcer;Bleeding;Pantoprazole;Somatostatin;Combined therapy;Rebleeding rate
十二指腸潰瘍屬于消化性潰瘍的常見病,在冬春兩季好發(fā),且男性的發(fā)病率高于女性[1]。相關的研究報道稱,十二指腸潰瘍的發(fā)病與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酸分泌異常、生活飲食不規(guī)律、非甾體抗炎藥、吸煙飲酒、工作壓力、精神心理因素等均有著密切的關系[2]。患者在發(fā)病時其上腹部會出現(xiàn)疼痛感,表現(xiàn)為劇痛、脹痛、灼痛或鈍痛,該疼痛會呈現(xiàn)節(jié)律性,且能夠持續(xù)幾周甚至數月。一旦合并出血出現(xiàn),則具有一定程度的高危性,且患者的病死率較高,因此及時有效的止血治療對于患者預后有著關鍵意義[3]。在本次研究中,對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采用了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的治療方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共114例,根據隨機分配方案將其分為對照組(57例)和觀察組(57例),對照組男38例,女19例;年齡在24~70歲,平均年齡為(37.2±7.8)歲。觀察組男37例,女20例;年齡在23~70歲,平均年齡為(37.3±7.8)歲。臨床表現(xiàn)均存在上腹不適、噯氣、反酸、嘔吐、惡心等癥狀。排除標準:精神異常者;意識障礙者;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存在異常者;過敏體質者。兩組基線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所遵循的程序均符合相關倫理學標準,并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靜脈補液干預。對照組的治療藥物為泮托拉唑,劑量40 mg,2 次/d,靜脈滴注。觀察組則聯(lián)合使用生長抑素,劑量為250 μg,與20 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充分混合后對患者行靜脈滴注,控制滴速為50μg/h。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癥狀及體征進行監(jiān)測,并囑咐患者清淡飲食,戒煙戒酒,規(guī)律作息。
1.3評價指標
將臨床療效及再出血發(fā)生率作為本次研究的評價指標,對兩組相關數據進行統(tǒng)計和對比。顯效標準:患者的出血癥狀在24 h內得到有效控制,無繼續(xù)黑便、嘔吐癥狀,腸鳴音正常,心率及血壓穩(wěn)定,血紅蛋白未出現(xiàn)繼續(xù)下降;有效標準:患者的出血癥狀在72 h內得到有效控制,無繼續(xù)黑便、嘔吐癥狀,大便轉黃,經胃管吸引未見出血征象;無效標準:患者的出血癥狀在72 h后仍然存在[4]。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將研究所得的最后數據使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在數據處理過程中,t值用以檢驗計量資料,χ2用以檢驗計數資料,組間差異經P值進行判定,其標準為:若P值低于0.05,則提示最后數據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若P值高于0.05,則提示最后數據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就再出血發(fā)生率而言,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屬于臨床急癥,近幾年診療技術的不斷提高給該類型疾病患者帶來了較大益處,但是若患者伴隨嚴重合并癥,或者年齡較高,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也較高[5]。在所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中,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潰瘍是主要的出血誘發(fā)因素,而止血治療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目前臨床上多采用內鏡下止血治療、藥物保守治療等方式緩解患者的痛苦,其中內鏡下止血治療包括了金屬夾止血、局部熱凝止血、局部噴射藥物等方式,雖然止血效果較為理想,但是由于需要對患者進行多次胃鏡操作,因此會對患者帶來較大的心理負擔和巨大的痛苦,尤其是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內鏡下止血存在一定的風險[6]。
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57例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采用了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的治療方案,相較于接受泮托拉唑單純治療的對照組,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4.7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44%,χ2=8.365,P=0.004;觀察組的再出血發(fā)生率為3.51%,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8.07%,χ2=12.931,P=0.000。目前藥物保守治療仍然是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尤其是質子泵抑制劑在該疾病的治療干預中具有獨特療效,不但能夠對壁細胞質子泵產生阻斷作用,而且能夠阻滯氫離子排除細胞,進而提高胃腸道的pH值,最終起到增強凝血功能、提高血細胞聚集、有效止血的作用[7]。而泮托拉唑屬于常見的質子泵抑制劑,該藥物能夠使氫離子的通路受阻,發(fā)揮出止血、調節(jié)pH值的效用,具有良好的靶位專一性和酸穩(wěn)定性,因此能夠對胃腸道黏膜細胞當中的氫離子和酶產生特異性的抑制作用[8]。另一方面,該藥物的使用劑量與清除半衰期無關,因此藥物代謝具有特殊性,對于老年患者更加適用。
值得注意的是,泮托拉唑類的質子泵抑制劑只能增強止血功能,無法發(fā)揮出收縮血管的作用,因此若單純用藥,效果往往不甚理想。而生長抑素則屬于選擇性的血管收縮機,在通過靜脈給藥后,能夠選擇性地對血管產生促進收縮的作用,并減弱肝臟血流,達到促進血小板凝集、降低門靜脈高壓的目的[9]。有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在干預時聯(lián)合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和生長抑素,能夠顯著增加止血、降低胃酸等效果,而且藥物間的協(xié)同作用能夠避免嚴重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療效更佳[10]。該結論與本次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在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能夠使患者獲得更佳療效,并顯著降低再出血的發(fā)生風險,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思德,林冠斌,項時昊,等.奧曲肽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觀察[J].浙江醫(yī)學,2012,30(08):886-887.
[2]區(qū)衛(wèi)林,尹合坤,李啟祥,等.奧美拉唑泮托拉唑與埃索美拉唑針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的臨床分析[J].河北醫(yī)學,2011,17(02):223-225.
[3]付先東,魏微微.探討泮托拉唑聯(lián)合奧曲肽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的臨床療效[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15(A2):199,201.
[4]林常青,李莉群,鄒燕敦,等.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應用泮托拉唑鈉與奧美拉唑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04):644-646.
[5]吾米提汗熱合曼,熱西旦,王梅,等.奧曲肽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95例[J].醫(yī)藥前沿,2013,20(18):164-164.
[6]黃光鴻,姚民武,鐘文英,等.泮托拉唑聯(lián)合云南白藥對NSAID相關潰瘍再出血和內鏡表現(xiàn)的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4,11(35):1-2,3.
[7]侯艾林,賀漢軍,唐建萍,等.上消化性出血患者使用泮托拉唑治療的藥效學及藥動學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5,18(09):1448-1451.
[8]陳新貴,許勛良,段禮興,等.生長抑素及凝血酶在上消化道潰瘍出血治療中的應用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6,25(02):307-310.
[9]路中先,仲月霞,班菲,等.注射用泮托拉唑鈉與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在配伍禁忌[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2):20-21.
[10]郭艷芳,馮青峰,邴敏,等.注射用泮托拉唑鈉與漢防己甲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7):47-49.
編輯/王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