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摘要:針對工業(yè)建筑結構腐蝕問題,首先對幾種常見的腐蝕類型及其產生機理進行分析,隨即在明確結構腐蝕對建筑安全有重大危害的基礎上,深入探討工業(yè)建筑結構中防腐設計的具體應用,提出有效的結構防腐方法。
關鍵詞:工業(yè)建筑結構;防腐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TU35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024(2017)08-0189-01
引言
工業(yè)建筑中惡劣的生產環(huán)境,增大了建筑結構出現腐蝕的可能性,以及腐蝕發(fā)生后的發(fā)展速度,若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處理結構腐蝕,還將造成一系列問題,甚至危及建筑安全。因此,在工業(yè)建筑結構中合理應用防腐設計,是確保建筑安全的重要舉措之一。
1.工業(yè)建筑結構腐蝕類型和產生機理
1.1大氣腐蝕及其產生機理。工業(yè)建筑結構發(fā)生大氣腐蝕是因為空氣當中的氧氣、水等成分發(fā)生電化學或化學作用。空氣中的水會在結構表面形成一層電解液,而氧氣會溶于電解液中變成陰極去極劑,這兩者和建筑結構本身會形成—個腐蝕原電池。當建筑結構的表面出現一層由于大氣腐蝕造成的銹跡以后,腐蝕作用生成的產物會對電極反應造成一定影響,從而加劇結構腐蝕。
1.2局部腐蝕及其產生機理。在工業(yè)建筑結構中,局部腐蝕是一種常見且危害較大的破壞形態(tài),包含電偶腐蝕及縫隙腐蝕等類型。其中,電偶腐蝕通常出現在結構連接處或組合結構上,負電位結構的腐蝕速度大于正電位結構,而且正電位結構還會因此受到保護,兩者和建筑結構本身構成了一個腐蝕原電池??p隙腐蝕大多出現在建筑結構不同構件之間或表層縫隙上,在縫隙的寬度可以容納液體懸留時產生,建筑結構裂縫的縫隙腐蝕敏感寬度在0.025-0.10mm范圍內。
1.3應力腐蝕及其產生機理。應力腐蝕是指在某種介質環(huán)境下,建筑結構若不受應力影響,則幾乎不存在腐蝕,而一旦受到應力以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出現腐蝕或斷裂。由于應力腐蝕引發(fā)的斷裂沒有較為顯著的征兆,因此往往會造成巨大損失,如管線泄漏、建筑結構倒塌和橋梁垮塌等。
2.工業(yè)建筑結構腐蝕危害
通過對工業(yè)建筑腐蝕產生機理的探究可知,腐蝕屬于不均勻破壞過程,如果結構的表面出現若干腐蝕坑,則從坑底開始會快速向縱深蔓延,隨即使應力集中,而應力的集中對腐蝕現象有加速的作用,這種具有循環(huán)特點的連鎖反應即為建筑結構應力腐蝕主要表現形式。結構物遭到應力腐蝕以后,其抗冷脆性能大幅降低,致使承重結構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瞬時產生脆性斷裂,導致建筑局部或整體倒塌,嚴重危及建筑內部與周圍人們的人身安全。此外,當結構受到一定沖擊荷載以后,腐蝕產物與介質會加速結構疲勞響應,導致建筑處于不安全狀態(tài)。
3.工業(yè)建筑結構防腐設計應用
基本要求:(1)結構表層處理。表層處理至關重要,需徹底清除結構表層留有的銹跡與污物,特別是部分鋼制結構在軋制鋼材過程中留下的黑氧化皮,它是造成腐蝕現象的根源,必須予以全面清理。(2)防腐材料選擇。在結構表層均勻涂抹防腐漆,依然是當前工業(yè)建筑結構最常用的防腐手段。防腐漆的選擇也十分重要,要求在不會和結構自身發(fā)生反應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防腐效果,并且造價合理。(3)防腐涂層厚度。防腐涂層過厚或過薄都不利于工業(yè)建筑結構防腐實效。若防腐層過厚,一方面增加防腐漆用量,增大經濟負擔。另一方面還會影響建筑結構整體外觀,尤其是部分功能性構件,會因防腐層過厚而影響正常使用。若防腐層過薄,會過早因人為破壞與自然損耗失去保護效用,導致內部結構出現腐蝕。因此,必須根據相關要求,結合不同建筑結構實際情況,確定適宜的防腐層厚度。
3.2防腐方法
(1)改性結構。該方法主要針對鋼制結構而言,是指在鋼材冶煉時加入合金元素,以此在鋼制結構的表面形成一層惰性金屬保護層。(2)陰極保護。該方法經常應用于水下結構和地下結構,是指在建筑結構的表面附加活躍金屬,以活躍金屬代替建筑結構發(fā)生腐蝕。(3)熱浸鋅。指在600~C高溫液化鋅中放入建筑結構,促使結構的表層形成一層鋅膜,以此起到防腐作用。該方法具有防腐有效時間長、質量可靠等優(yōu)勢,在易受大氣腐蝕且難以維修的建筑結構中較為適用。(4)涂層法。指在建筑結構表面均勻涂抹一層防腐漆來實現防腐目的。
以上四種方法,除涂層法以外的三種方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或工藝復雜性,但涂層法因其涂層選擇范圍廣,且造價低廉,在當前工業(yè)建筑結構防腐中得到廣泛應用,以此對涂層法具體應用進行分析。(1)基層處理。清理結構上的毛刺和銹跡等附著物,露出結構基面;(2)涂層作業(yè)。涂層共分三層,分別為底漆、中漆和面漆。其中,底漆有附著與防銹等作用;中漆的作用是增加防銹漆膜的厚度;面漆有抗老化和防腐蝕等作用。涂層作業(yè)中需合理配置不同漆層的厚度,以此發(fā)揮最佳的防腐效果;(3)質量控制。①根據結構的防腐要求使用適宜的基層處理方式。②底漆要有良好的粘附力和與中漆的結合性;中漆要充分考慮和不同涂料之間的相容性;面漆需要具有較強的抗風化和抗腐蝕能力。③涂層作業(yè)需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進行,其中溫度不能超出5-38~C范圍,相對濕度不能超過85%。④涂層通常不少于4次,室外結構干漆膜總厚以150±25um為宜,室內結構干漆膜總厚以125±25um為宜;海上、海邊與強腐蝕性環(huán)境下,干漆膜總厚一般為200-220um。
4.結束語
工業(yè)建筑結構因處于復雜、惡劣的作業(yè)環(huán)境而容易出現腐蝕現象,結構腐蝕不僅影響美觀,影響結構正常使用,還會帶來一定安全隱患。因此,有必要在工業(yè)建筑結構中引入防腐設計,根據結構類型、特點、功能、所處環(huán)境等采取適宜的防腐方法,并做好防腐質量控制,以此從根本上減少或杜絕結構腐蝕,為確保工業(yè)建筑結構安全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