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芳
小學美術設計課的內容在現行美術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目前尚缺乏有效教學方式的研究。通過教學調查,發(fā)現學生在設計課中,往往有“想得出、畫不出”的現象,也就是學生有好的構思,但由于造型能力跟不上,在設計創(chuàng)作時表現不出來,使創(chuàng)作質量大打折扣。因此,如何解決設計教學中這一常見問題,使學生在美術設計課的創(chuàng)作中,興趣濃厚,思路開闊,順暢表現,形成高質高效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顯得尤為重要。
一、“組合式設計教學”策略的提出和內涵
基于當前小學美術設計教學中的現狀,本人從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對課標中的“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與“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機整合,提出了小學美術“設計”和“造型”進行有機組合教學的設計教學新策略(以下簡稱 “組合式設計教學”)。“組合式設計教學”策略的重點是將造型與設計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組合,把繪畫、雕塑、攝影等多種造型元素融入小學美術設計教學,有利于打開設計思路,增強設計效果,加強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法的訓練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使設計和造型教學產生互動和雙贏的效果,得到同步促進,成為一種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效率的有效教學方法。
二、“組合式設計教學”的資源整合
收集適合融入小學美術設計教學的造型元素,選擇合適的內容,進行組合、開發(fā),使之成為將多種造型元素融入小學美術設計教學的教學資源。
根據課程設計理念和設計課程架構原則,從已有的美術教材、地方課程以及拓展性課程的設計教學資源中收集適合“組合式設計教學”的內容,分門別類,按不同學段的要求進行科學組合,使之成為“組合式設計教學課程”。
三、“組合式設計教學”的操作方法
在“組合式”設計教學實踐中,要合理安排設計和造型的組合內容、教學課時和教學順序。具體操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 先造型后設計
學生先學習造型,再將造型練習中的造型元素通過提煉、加工,使之成為設計元素,然后運用設計元素進行設計創(chuàng)作。
【教學案例】例如,在《單獨紋樣設計》一課的教學中,要求以樹葉為設計元素,讓學生設計葉形單獨紋樣,并運用于生活物品的裝飾。
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設計的葉形單獨紋樣往往以橢圓形葉子居多,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橢圓形樹葉比較常見且容易表現,這就造成了學生的圖案設計作業(yè)千篇一律,缺乏美感和創(chuàng)意。
“先造型后設計”組合式設計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圖案設計課教學。我在設計之前,首先讓學生進行各種樹葉的寫生練習,觀察和了解樹葉形態(tài)各異的外形,變化豐富的葉脈和花紋。學生寫生后,再進行樹葉單獨紋樣的設計,將寫生稿提煉、變化成樹葉圖案。通過組合式教學設計的單獨紋樣,由于造型寫生的樹葉形態(tài)各異,變化豐富,所以提煉的設計元素就更有創(chuàng)意。學生設計出的紋樣不僅僅是一片橢圓形樹葉,而是有扇形、連枝等不同造型的樹葉,試想如果沒有通過寫生造型練習,就可能不會出現這樣的設計作品。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將樹葉紋樣裝飾到生活物品上,如裝飾服裝、茶具、圍巾等物品,感知設計的實用價值。
(二)先設計后造型
先明確設計要求,然后進行設計創(chuàng)意構思,預設好設計所需造型素材的具體內容,再根據需要,進行針對性的造型學習。
【教學案例】例如,在《器樂大賽門票設計》一課中,首先讓學生學習門票設計方法,預設好門票上所需要畫的樂器或演奏人物;然后根據設計構想,尋找相應圖片資料,進行造型寫生;再將造型寫生作業(yè)應用到門票設計中去,從而解決設計時“想得出畫不出”的造型問題。“先設計后造型”的組合式設計教學是一種“造型補課”式的教學,針對性強且有效率高。
(三)造型、設計交錯遞進
根據設計需要,學生先學習造型,對造型元素進行加工、提煉,使之成為設計素材,然后再補充或調整造型元素,進行交錯遞進的造型學習和設計創(chuàng)作,從而使設計作品質量提高。
【教學案例】例如,在《藝術節(jié)舞蹈大賽海報設計》一課中,采用了“造型、設計交錯遞進”組合式設計教學方法,將水墨畫元素融入海報設計,以此豐富海報的視覺效果,體現海報創(chuàng)意。
第一課時,為了解決水墨畫造型的問題,先讓學生學畫簡單的水墨畫,使學生初步掌握水墨畫的基本畫法;第二課時,學習海報設計,構思并繪制舞蹈大賽海報的設計稿;第三課時,舞蹈人物造型寫生課,根據海報設計稿,收集相關人物圖片素材,進行有舞蹈動態(tài)的水墨人物畫練習;第四課時,將水墨人物畫融入海報設計,設計出即富有水墨韻味又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創(chuàng)意海報。
本課教學順序是“先造型后設計,再造型再設計”,教學時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將教學順序調整為“先設計后造型,再設計再造型”等形式。通過這種“交替遞進式”的設計教學,學生的造型能力不斷提高,設計作品質量同步上升。
四、“組合式設計教學”的典型案例
在“組合式設計教學”實施過程中,本人根據組合式設計教學的思路,選擇合適的組合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以下是本人用“組合式設計教學”策略實施教學的典型案例。
【案例1】剪紙賀卡
新年來臨之際,學校組織“新年送祝?!被顒樱易プ∵@一契機,組織三、四年級學生設計新年賀卡。由于剪紙作品色彩喜慶、富有傳統(tǒng)韻味,所以今年我將“剪紙”元素融入賀卡設計。
我采用了“先造型后設計”的組合式設計教學方法。第一課時,學習剪紙技法。首先引導學生復習低年級時學過的剪紙知識,如剪團花、剪花邊、剪影等,然后指導學生練習剪紙技法,并創(chuàng)作以迎新年為主題的人物剪紙、動物剪紙、文字剪紙和數字剪紙;第二課時,學習賀卡設計。首先讓學生明白賀卡設計的基本要素和創(chuàng)意形式,然后指出要制作一個有中國味的剪紙賀卡,引導學生將前兩節(jié)課制作的剪紙作品根據自己的賀卡設計需要進行挑選、排版、組合,或者重新加工、提煉,創(chuàng)作出有特色的剪紙賀卡作品。教學中,我欣喜發(fā)現學生還進行著合作學習,他們互相交換自己前一節(jié)課制作的剪紙作品,進行資源共享。
【案例2】用版畫印出的門票
每逢學校藝術節(jié)之際,我校學生都要為藝術節(jié)各活動設計門票。往年的門票大多是以彩筆畫、線描畫的形式進行設計繪制,然后印成真正的門票,在藝術節(jié)中發(fā)給同學們使用。今年的門票按照“組合式設計教學”思路,決定結合版畫的形式進行設計。
我采用了“先設計后造型”的組合式設計教學方法。第一課時,用線描的形式設計沙龍門票的樣稿;第二課時學習版畫制作的基本方法,并將前一課時設計好的門票樣稿刻制成底版,進行印制。學生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基礎上學習版畫,興趣非常濃厚,他們在第一張門票印制成功后,能繼續(xù)成功地印制出第二張、第三張門票……,學生們興奮地高呼:“啊,我學會了印刷術!”不僅如此,在之后的藝術節(jié)活動中,學生們使用著自己親手設計和印制的門票,進一步讓他們體驗到了設計學習的成功感。
“組合式設計教學”使門票設計和版畫學習得到同步提高。
【案例3】融入水墨畫元素的海報設計
在藝術節(jié)海報設計中,以往的海報設計都是以彩筆畫或水粉畫為主,今年的我嘗試將水墨畫元素融入海報設計。
我采用了“造型、設計交錯遞進”的組合式設計教學方法。第一課時,讓學生學畫水墨畫?!端宋锂嫛肥橇昙壵n標教材中的學習內容,因此,我將這一學習內容調整到海報設計課之前學習,并將教學內容定位為水墨舞蹈人物。
第二課時,當學生得知要將前一節(jié)課學會的水墨畫技法運用到學校藝術節(jié)舞蹈大賽海報設計中,創(chuàng)新設計有水墨韻味的海報時,他們異常興奮,并躍躍欲試。由于沒有事先畫海報設計稿,所以作品排版凌亂。于是我調整學習方案,先不急于畫水墨海報,而是繪制海報設計稿,并要求學生設計稿上的舞蹈人物造型要各不相同。此時,人物造型能力較弱的學生就遇到了“想得出畫不出”的困難。
第三課時,我讓學生們根據海報設計稿,收集人物舞蹈圖片素材,進行圖片寫生,從而提高海報的人物造型質量。第四課時,大多數學生能根據海報設計稿和人物寫生稿,結合水墨畫技法,設計出既有水墨韻味又富有創(chuàng)意的海報。
五、“組合式設計教學”的實踐價值
(一)開創(chuàng)了美術教學的新思路
美術教學要提高教學效率,必須進行創(chuàng)新?!敖M合式”設計教學法為教學提供了新思路。而且,組合的概念可以進行延伸,可以是造型和設計兩個學習領域的組合,也可以是設計與欣賞的組合,由此通過多角度的思考,使我們教學創(chuàng)新的思路更加開闊。
(二)拓展了設計教學的學習空間
打破了設計教學固有的空間,現在在學習設計的同時增添了造型領域的學習,學習空間更大了,使學生對設計的認識更深,興趣更濃,同時也使學生明白造型是設計的基礎,學習設計的同時也要學好造型。
(三) 提高了美術教學的效率
以前的設計教學中學生設計的作業(yè)容易常規(guī)化,程式化,創(chuàng)意比較難。通過“組合式”教學,讓學生在造型和設計這兩個方面進行有機組合,同步學習,將造型融入設計,使設計思路大大拓寬,造型水平同步提高;將多種造型元素融入設計,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教學中的一些重點、難點也變得容易解決。因此,“組合式設計教學”是美術教學增益提效的好方法。
【附】“組合式設計教學”學生設計作品圖例
本人經過研究實踐證明,“組合式設計教學”使設計和造型教學得到同步促進,產生互動和雙贏的效果,是一種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效率的策略,而且可操作性強,今后還有不斷挖掘、研究,和進一步完善的空間。
(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 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