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紅
隨著教育和現(xiàn)代科技的迅猛發(fā)展,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已越來越多地走進了課堂,服務于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可適用于語文教學的各項基本工訓練,譬如拼音、識字、理解課文、指導作文等等,從而提高學生理解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那么,如何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更好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呢?
一、適時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推動人去探求新知識,發(fā)展新的能力,但興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一定的教育影響下啟動、發(fā)展起來的。小學生好奇心強,而電教手段可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實現(xiàn)多渠道信息傳遞,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并有利于記憶、理解和運用。電教投影圖像清晰逼真,色彩鮮艷,操作起來簡潔方便,可替代板書展示內(nèi)容,顯示變化過程,放大縮小圖像,還可以渲染氣氛。當學生看著形象逼真的畫面,聽著有聲有色的示范,就會產(chǎn)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如教學《黃山奇石》一課,由于大多數(shù)學生沒去過黃山,對黃山的特點只能從書本上去理解,很抽象。教師在教學時一開始就一邊演示“仙桃石”、“猴子觀?!薄ⅰ跋扇酥嘎贰钡绕婷顜r石的幻燈片,一邊播放配樂朗誦錄音??粗粔K塊奇形怪狀的巖石,聽著課文里美妙無比的描述,學生的學習興趣油然而生。通過幻燈片輔助教學,學生已深深喜愛上了黃山奇石,同時對著名的黃山風景區(qū)也更加神往,迫不及待得想去游覽。這不僅激發(fā)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靈活地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
教學中只有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出特定的環(huán)境,才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F(xiàn)代化教學手段可以把形、聲、光、色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渲染氣氛,制造特定的教學氛圍,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使他們更加興奮,激活學生思維,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求知識的欲望愈加強烈,處于愉快的教學情景之中,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與愉悅的心情,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教師適時地播放電影《狼牙山五壯士》的片段,五壯士英勇跳崖的壯舉和他們崇高的精神境界,深深地感染了孩子們,接著教師再進行朗讀指導,學生們懷著無比悲壯、無比崇敬的心情去讀,朗讀起來必然會聲情并茂,極富感染力。此時此刻,讀者與作者以及文中人物的情感贏融為一體,達到了情景交融、和諧統(tǒng)一的境地。
又如教學《長城》一文,一上課,教師除了指導學生看課本上的彩圖,還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播放長城的自然風光,學生一下子被祖國壯麗的河山所吸引,對長城的美景嘆為觀止,課文中記述的情景頓時在他們腦海中“活”起來,感知效果十分明顯,很快紀念日了教學情景。
三、恰當?shù)剡\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變抽象為形象
小學生認識事物的特點是從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他們對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東西特別感興趣。因此,恰當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可以把枯燥的文字變?yōu)榫唧w的畫面,還可以把靜止的畫面變成活動的畫面,這樣變抽象為形象,變文字為畫面,變靜為動,從而大大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如教學《雷雨》一課時,教師適時地播放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錄像帶,把學生帶如那場“雷雨”中。學生從樹不動、蟬不叫、烏云黑沉沉的壓下來很自然的體會到天氣的悶熱程度;這時,一陣風吹來,枝亂擺、蜘蛛逃,接著電閃雷鳴,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傾盆大雨即將落下;頃刻間大雨如注,雨越下越大,不久地上流成了小河;雨過天晴,美麗的彩虹掛在天空,蟬叫了,青蛙也叫起來了。雨后的景色更是迷人。這時候再讓學生去讀書中的句子,不用多講相信學生已經(jīng)感同身受。
《看月食》一課生動而形象的描寫了爸爸和我看月食的經(jīng)過。由于學生對月食這一自然現(xiàn)象很陌生,教師教學時,可以一邊播放配樂朗誦錄音,一邊演示月亮變化的過程,學生們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很容易就理清了月食的經(jīng)過:大玉盤——咬去了一塊——像小船——像鐮刀——像眉毛——像彎彎的細鉤——像一面鑼,然后復原,而且對月食形成的原因及文中的比喻句也很好理解了。
總之,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能把聲圖、視聽結(jié)合起來,具有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能使語文課堂教學過程得到優(yōu)化組合,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