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航
摘 要:從康熙朝后期到雍正朝初年,年羹堯在政界及軍界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他的發(fā)跡與沉淪總與雍正帝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從府邸主仆到親密君臣,再從親密君臣到對立之敵,年羹堯的命運在積重難返和時過境遷之間發(fā)生了戲劇般的轉折。
關鍵詞:年羹堯;雍正帝;康熙帝
中圖分類號:K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7)05-0026-03
與雍正朝的許多大臣不同,年羹堯自康熙朝后期進入雍親王府邸,便與胤禛建立了較好的私人關系。隨著胤禛爭奪皇位腳步的加快,年羹堯被派往西寧牽制皇位的有力競爭者允禵,為胤禛繼位立下功勞。雍正朝初年,年羹堯率軍平定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掃除了新君的一大憂慮,地位尊榮無二。然而樂極生悲,得勢后的年羹堯飛揚跋扈,行事僭越,把皇帝的抬愛作為自我膨脹的資本,終致身敗名裂。
一、年羹堯與胤禛的相識
年羹堯,漢軍鑲黃旗人,湖北巡撫遐齡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追溯年羹堯的家世,其曾祖年有升、祖父年仲隆原仕明朝,在松錦會戰(zhàn)中被俘為奴。順治十二年(1655年),年仲隆考中進士,年家因此脫離奴籍,走向仕途。關于年羹堯何時與當時身為皇子的胤禛結識,他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五月二十日給皇帝所上的一封奏折中有所表述:“臣屬雍親王門下,八載于茲。”據(jù)此推算,年羹堯入雍王府的時間當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同年,年羹堯便升任四川巡撫。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二月二十三日,任四川巡撫僅兩月有余的年羹堯首次上奏康熙帝:“竊臣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少有犬馬知識,自當竭力圖報,庶幾上不負皇上高厚之恩,下可盡臣父未盡之志……川省受累已深,積弊多端……臣自去年十二月十五日到任后,不十余日便知川中大概情形,胸膈焦悶,為之傷心。”一片忠心,展露無疑。年羹堯在奏折中力陳治川五策:揀選道府,量調州縣,停川省效力之例,嚴禁包占差糧,撤銷打箭爐部差。并向皇帝直言“欲為地方興利,必先為地方去害”。面對臣子的進言,康熙帝朱批道“向日風聞川省如此,未知其詳,覽奏折方知是真。爾封疆大吏,只得始終固守做一好官,此朕之深望也”。剛剛走馬上任的年羹堯初露鋒芒,給康熙帝留下了較好的第一印象,也在康熙帝面前為未來的皇帝掙了面子。
從筆者目前發(fā)現(xiàn)的史料來看,年羹堯在政界、軍界所取得的成就多是在歸屬胤禛門下后所取得的。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年羹堯的職位僅是廣東鄉(xiāng)試正考官、侍講學士,為從四品。而在其投入皇四子胤禛門下的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年羹堯便已成為四川巡撫,為從二品。這樣的越級升遷似乎讓筆者有理由相信,年羹堯的步步高升,離不開胤禛的栽培和舉薦。
二、年羹堯與胤禛奪位
關于胤禛的性格,王鍾翰先生在《清世宗奪嫡考實》一文中已有詳細分析:“‘喜怒不定足為定評;‘戒急用忍,尤其天性險詐,似遠出諸阿哥之上。”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蒙古準噶爾首領策妄阿拉布坦禍亂西藏,額倫特率軍進剿,在哈拉烏蘇河全軍覆沒。為安定地方,康熙帝力排眾議,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命皇十四子允禵為撫遠大將軍,統(tǒng)領滿、漢、蒙三軍集合于西寧,匯合青海王公臺吉兵力約兩萬余人,分三路進軍。臨行,康熙帝御太和殿授印,命用正黃旗纛?!捌涑稣髦醯纫韵?,俱戎服;其不出征之王、貝勒等以下,俱蟒服;以從”。這樣高的規(guī)格在太子位懸而未決的情況下是頗具深意的。此外,筆者觀《撫遠大將軍允禵奏稿》,其敘述不厭其詳,條分縷析,足見允禵深得皇父歡心。種種跡象表明,與胤禛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允禵是皇位強有力的競爭者之一。
幾乎與允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同時,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月,年羹堯因“辦事明敏”被擢為四川總督,兼管巡撫事??滴趿辏?721年)五月,又授四川陜西總督。與身為皇子的允禵相比,年羹堯不僅比允禵年長九歲之多,行政及軍事經(jīng)驗更是勝過允禵。對于西北及西南地區(qū)的地形和局勢,久仕于此的年羹堯自然比初來乍到的允禵更為熟悉??滴趿辏?721年)五月,“允禵率師駐甘州,進次吐魯番,旋請于明年進兵。閏六月,和爾博斯厄穆齊寨桑以厄魯特兵五百圍回民,回眾萬余人乞援。允禵以糧運艱阻,兵難入駐,若徙入內地,亦苦糧少地狹,哈密扎薩克額敏皆不能容……請諭靖逆將軍富寧安相機援撫”。身為大將軍的允禵,是康熙帝在地方的代言人,權力甚大,為何會棘手于“糧運艱阻”?又是何故,竟使允禵所領兩萬兵馬無法解眼下之難,需要富寧安相助?合理的解釋是,允禵局處甘涼之地,一來兵力分散,二來從河東至甘涼的糧道受阻,而運糧這一兵家大事,主要負責人恰恰是剛剛上任的川陜總督年羹堯??滴趿辏?721年)十月,由于大軍進展受阻,康熙帝召回允禵,面授方略。就在同年九月,青海郭羅克番肆掠,康熙帝命年羹堯派軍征剿。年羹堯則審時度勢,提出以番攻番之策,派岳鐘琪利用雜谷諸土司、土目與郭羅克之間的矛盾大敗郭羅克。相比于允禵的事皆奏報,缺少主見,年羹堯的才能顯然高出許多。允禵受年羹堯牽制,也就不難理解了。
允禵在出征期間,常與八阿哥和九阿哥秘密交往?!盎士贾猎诩冶厝簧?,特遠遣出征在外者。允禵乃信阿其那、塞思黑之唆誘,頓萌大志……朕即位后即降恩旨,將允禵喚回。允禵于未到京之間,即露種種狂悖。于到京之日,向朕輕躁妄行,狀類棍徒”。雍正言康熙遣允禵出征是因其易生事,實不可信,這是為自己謀圖皇位所做的掩飾。康熙帝以高規(guī)格送允禵出征,已露傳位之端倪,何言允禵受到唆使才頓萌大志?雍正繼位后,允禵之所以有“種種狂?!?,想是其希圖大位之望落空,心中不勝憤懣所致。
允禵雖有大將軍身份,但由于才能有限,且受年羹堯牽制,難有所為。王鍾翰先生認為“揆圣祖之意,胤禎(允禵)兵權在握,何事不可有為?而不料世宗能運用一年羹堯,即足以摧其根本”,當為灼見?!秶[亭雜錄》云:“世宗居藩邸時,一切外間人情物理無不通徹。凡屏藩外任者,上皆命將其省封域、產殖、豐庶、貧嗇等情,具載一小冊呈覽,是以天下利弊如指諸掌”,當是點睛注解。
三、西北功成與身敗名裂
關于年羹堯的倒臺,王鍾翰先生認為,“世宗之用年、隆,識其反復,早預存欲殺之心。制之之法:先削其兵權,后則按規(guī)定步驟;初若隆重,繼示裁抑;又繼則吹求無所不至。先后歷時四五年,始了其事”。馮爾康先生則認為,年羹堯行事不檢點,咎由自?。喝缛珣{己意任用屬員;接受賄賂,賣官鬻爵;妄自尊大,不守臣道;在皇帝親信間鬧摩擦等。前輩學者多從雍正帝和年羹堯個人角度出發(fā)分析年羹堯倒臺的原因,但較少兼顧政局、時局之變化,亦未細察君臣二人性格之間固有的矛盾。筆者認為,年羹堯之倒臺,一源自其幫助胤禛奪位,雍正帝為翦除后患,舍車保帥;二因為其不察時局變化,積重難返,不斷加深自己與雍正帝及同僚之間的矛盾。
胤禛繼位后,對年羹堯的褒獎關心備至,在奏折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諸如“爾出力效忠,朕實不忍。并無他言。祈上天祐爾”之類的朱批字樣。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和碩特蒙古貴族首領、顧實汗之孫羅卜藏丹津親王因不滿權力被削弱而大舉叛亂。為平息叛亂,雍正帝任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任命岳鍾琪為“奮威將軍”,分三路進剿羅卜藏丹津。自雍正二年二月八日至二十二日,清軍僅用十五日便徹底擊潰叛軍。年羹堯因此一役,進爵一等公,地位烜赫一時。察西北戰(zhàn)事前后年羹堯與雍正帝來往奏折,更是充滿了興奮乃至肉麻的字句。當年羹堯奏聞羅卜藏丹津同黨投降時,雍正帝朱批道:“甚好。觀之慶快。所有真是上天憐憫之恩。你能動忠誠之心,此大事出如此之大略,故實不敢指望。惟朕如何施恩于你,朕之心才忍?朕之喜,實無盡”。當年羹堯向皇帝奏報鄂賴辦理蒙古事務時,雍正帝朱批道:“不知我君臣有何緣分,似命運相合,相合者數(shù)也不盡”。雍正二年(1724年)中秋節(jié)時期,雍正帝更言:“將數(shù)種食物與你,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之句以寄意”。
然細察此事,恐又非如此。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在諭旨中說道:“至于平定青海,實系岳鍾琪之功,年羹堯不過坐鎮(zhèn)指揮而已。若非岳鍾琪智勇超群,剋期決勝,則年羹堯亦不能成功如此之速。然岳鍾琪之所以奮勇直前者,乃為國家殫忠宣力,以靖邊疆。豈因年羹堯之私情而遵其調度乎”?作為皇帝任命的大將軍,平定西北首功當屬年羹堯,但此時皇帝卻置岳鍾琪為首位,其過河拆橋之心性可見一斑。從此語中不難發(fā)現(xiàn),在幾年前的西北戰(zhàn)場上,雍正帝早已用岳鍾琪鉗制年羹堯。雍正帝盛贊年羹堯的諸多言辭,不乏有“迷魂湯”的性質。雍正帝對年羹堯態(tài)度的轉變,可以說是與年羹堯西北功成相同時的,然而年羹堯對此并無察覺。
雍正元年(1723年)十二月,皇帝賜給年羹堯四團龍貂皮褂、貂帽、蟒袍,年羹堯深表不安,雍正帝卻安慰他:“只管用,當年圣祖皇帝有例的”,并說:“朕不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爾不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應朕這知遇。惟將互相□勉在念,做千古榜樣人物也”。然而,年羹堯不明就里,果真把萬乘之尊當布衣之交。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皇帝賞賜給年羹堯琺瑯雙眼翎。年羹堯竟言:“更懇圣慈,如有新制琺瑯物件,賞賜一二,以滿臣之貪念”。雍正帝的回復頗值得尋味:“今將現(xiàn)有數(shù)件賜你,但你若不用此一‘貪字,一件也不給你,得此數(shù)物,皆此一字之力也”。雍正帝心中不滿,已隱藏于字里行間,然而年羹堯又無察覺,依然我行我素。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鄭重警告年羹堯:“過而能改則無過矣,只恐不能心悅誠服耳。勉之。可惜朕恩,可惜己才,可惜奇功,可惜千萬年聲名人物,可惜千載寄逢之君臣遇合,若不知悔,其可惜處不可枚舉也?!被实垡贿B用了五個“可惜”,已明顯表達出對年羹堯的失望。
然而,憑借皇帝的優(yōu)渥恩寵,年羹堯行事愈發(fā)放肆。“衣服俱用黃包袱……凡與屬官之物,令向北叩頭謝恩……令蒙古扎薩克郡王額駙阿寶下跪……私造大將軍令箭……”不端僭越行為比比皆是,這極大地刺激了雍正帝?!按兇笮「鞴俚谥懈?,不知有國法”,“當日鰲拜以開國元勛輔政,犯罪三十余條,遂致不可保全。年羹堯今日之功,豈能及鰲拜之大……自古帝王之不能保全功臣者,有鳥盡弓藏之譏,然委曲寬宥,則廢典常而虧國法”。在雍正帝及大臣的凌厲攻勢下,年羹堯乞求道:“臣今日一萬分知道自己的罪了。若是主子天恩憐臣悔罪,求主子饒了臣,臣年紀不老,留下這一個犬馬慢慢的給主子效力?!?/p>
年羹堯的醒悟為時已晚。長時間泡在皇帝言語蜜罐中的他行事積重難返,已釀成大錯。年羹堯此時稱呼皇帝為主子,這必然勾起雍正帝對年羹堯作為自己府邸之人的回憶。然而,當年這段因幫助皇帝奪位而升華的君臣感情,此時卻是雍正帝最為忌諱的。早在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已秘密立皇四子弘歷為儲,以年羹堯作威作福之習慣,日后必然于新君不利。而且,雍正帝親身感受過皇位斗爭的殘酷,也深知眾兄弟對其繼位頗有微詞,當年的恩人年羹堯此時卻成了心頭之患,雍正帝是不可能不加以防范的。年羹堯企圖靠舊情打動皇帝的行為換來是冰冷無比的回復:“爾既不肯自盡謝罪,朕只得賜你自盡……朕待爾之恩如天高地厚,且待爾父兄及汝子汝合家之恩俱不啻天高地厚。朕以爾實心為國,斷不欺罔,故盡去嫌疑,一心任用,爾作威福,植黨營私,如此辜恩負德,于心忍為乎?爾自盡后,稍有含怨之意,則佛書所謂永墮地獄者矣,萬劫亦不能消汝罪孽也。”
雍正帝與年羹堯從親密朋友走向對立君臣,既有年羹堯不明時局,積重難返的主因,又有雍正帝過河拆橋,借力打力的故意。雍正帝給大權與年羹堯,并不斷予其恩寵,是自作孽;年羹堯不善自處,不斷擴大分外權力,是自釀禍。雍正帝嚴懲年羹堯,是君臣權力分配斗爭的必然結果,它凈化了官場風氣,更保衛(wèi)和加強了君主權力。
注 釋:
回奏孟光祖至川情形折.季永海,李盤勝,謝志寧翻譯點校.年羹堯滿漢奏折譯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192.
奏川省情形及應行事宜五條折.季永海,李盤勝,謝志寧翻譯點校.年羹堯滿漢奏折譯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192.
圣祖實錄(卷二八二).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十一月己丑[M].北京:中華書局,1985.754.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M].北京:中華書局,1977.9081.
欽定四庫全書·史部·世宗憲皇帝上諭八旗.卷四頁三〇——頁三一上.
[清]昭梿.嘯亭雜錄·卷一《世宗居藩大度》條[M].北京:中華書局,1980.8.
王鍾翰.清世宗奪嫡考實.王鍾翰清史論集(第二冊)[M].北京:中華書局,2004.1077—1078.
馮爾康.雍正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4-10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雍正朝漢文諭旨匯編(第七冊)(上諭內閣)[M].雍正五年閏三月二十一日.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謝恩折.同上.311.
奏陳悔罪哀求事.季永海,李盤勝,謝志寧翻譯點校.年羹堯滿漢奏折譯編[M].天津:津古籍出版社,1995.36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雍正朝起居注冊[M].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北京:中華書局,1993.
參考文獻:
〔1〕(清)肖奭.永憲錄[M].北京:中華書局,1959.
〔2〕(清)昭槤.嘯亭雜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0.
〔3〕清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
〔4〕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7.
〔5〕季永海,李盤勝,謝志寧翻譯點校.年羹堯滿漢奏折譯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責任編輯 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