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蘭
【摘 要】近些年,社會各界對小學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為了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的學習科目比之前有所增加。作為小學生學習中的一項重要學科,小學語文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師和社會環(huán)境等外在因素以及小學生年齡小、接受知識能力較差等內(nèi)在因素,導致很多學困生出現(xiàn)。在語文學習中,學困生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而且缺乏自信,直接影響整體語文教學質量,因此需要找出學困生出現(xiàn)的原因,然后采取有效的轉化策略來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學困生的轉化策略進行研究,主要從研究小學語文學困生的意義、小學語文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以及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策略與方法這三個方面進行具體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困生;原因;轉化策略;方法
引 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小學教學越來越重視。我國的教育是針對所有學生而言的,但是由于學生、教師、社會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教學中難免會有學困生的出現(xiàn),如果對這些學困生置之不理,那么學生們的學習中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不利于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經(jīng)常會有一些學生,接受和學習知識比較困難,導致成績不理想,慢慢地對語文學習市區(qū)信心和興趣,甚至放棄,將語文學習當做是負擔。鑒于此,需要針對小學語文學困生采取有效的轉化策略,從而調動學困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使班級整體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一、研究小學語文學困生的意義
(一)有利于我國全民族整體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
我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為了實現(xiàn)全民族高水平的素質教育,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全面發(fā)展,使學生不僅各科成績好,更要德智體美勞全面提高。在教育改革過程中,針對適齡兒童尤其是那些學困生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這樣才能使全民教育順利開展,真正實現(xiàn)我國全民族整體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
(二)有利于更好地讓學生接受義務教育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義務教育水平不斷提高。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有些學校班級里的學生學習能力不夠,尤其是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非常吃力,導致整體教學質量受到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對一個家庭同樣會產(chǎn)生影響,對家庭的幸福穩(wěn)定都會有影響。因此,研究小學語文學困生不僅是對學校負責,更是對家庭和孩子本身負責的一種體現(xiàn)。只有做好學困生的工作,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將來成為棟梁之才。
(三)有利于學困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學困生。對于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由于年齡小,在寫作和識字學習過程中存在差異,因此出現(xiàn)了學困生。如果忽視學困生,那么學困生的心理就會產(chǎn)生問題,由于各方面因素而存在自卑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對小學語文學困生的研究,通過制定有效的學困生轉化措施,實現(xiàn)學生、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互助交流,有利于學困生擺脫心理困擾,保證其身心健康成長。
二、小學語文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對小學生的影響
我們這里是個小縣城,有好多家長都是鄉(xiāng)下來的,文化水平比較低,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跟不上。而且,好多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把孩子留給家里的老人,老人幾乎也都是沒有什么文化 ,孩子的學習無人監(jiān)管,造成留守兒童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都培養(yǎng)的不是太好,成績跟不上。
1978年,計劃生育政策正式寫入憲法,自此我國開始了計劃生育制度,到如今我國的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而伴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因此家長們對于孩子越來越溺愛,這就使得孩子們非常有個性,自我主義、驕橫、不服管教等壞毛病特別多,而家長又舍不得打自己的孩子,教師又不敢訓自己的學生,只能任由學生的自我發(fā)展,這就使得學生我行我素,不愿意學習,而小學語文本身就比較無趣,還需要進行大量的背誦和課后復習,但幾乎所有的小學生放學之后都是把課本扔在一邊,自己玩去了,家長在家里沒有缺乏對孩子應有的監(jiān)督和管教,導致小學生們對語文的學習非常不理想,學習成績大多都比較差。
(二)學生個人因素的影響
語文的學習不同于其他科目,比如數(shù)學這門學科,學生們即使不愿意學,不會學,教師只要安排一些典型的習題讓學生們自己練習,也能夠學好數(shù)學,但語文就不同了,不是只靠教師教授就能學好的,學生的個人因素對于能否學好語文起到了很大的影響,現(xiàn)如今的孩子大多自制力都不強,上課有教師管教還好,還能學習會兒,下課后沒人管,就很難進行有效的課后鞏固復習了,這樣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聽寫能力的提升非常不利,語文的學習就是要多聽、多讀、多寫、多想,有部分小學生缺乏自信心,害怕學不好,害怕被老師、家長批評,因此常常有很大的精神壓力,這樣就容易精力不集中,不容易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對學習成績的提高產(chǎn)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三)教師的教學因素對小學生的影響
教師的教學因素對于小學生變成學困生也有很大的影響,有很多的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問題,太過死板,不知變通,只知道按照教學大綱的計劃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照本宣讀,完全按照書本上的知識點來講課,也不管學生們能不能聽懂,絲毫不在乎學生們是否已經(jīng)理解,不考慮學生們的接受能力,這對于學生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非常不利,極易使這部分學生因跟不上課而變成學困生。還有一部分教師雖然在課堂上照顧大部分學生,讓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學會課堂講述的知識點,但卻不安排課后的教學輔導工作,這樣也不利于學生的鞏固復習,還有一部分教師思想不正確,對于學習比較差的學生缺乏應有的耐心,不自覺的就會批評、諷刺差生,這樣就會打擊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對語文會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很容易使學生變得學困生。
三、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策略與方法
(一)尊重學困生,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教師應該尊重學困生,不能對他們有任何歧視,要平等的對待學困生,積極努力的去幫助學困生的學習,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照顧,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讓他們能夠重新燃起對語文學習的熱情。
(二)調動小學語文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故意放大學生們的優(yōu)點,盡可能的對學困生生提出表揚、鼓勵,讓學困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重視,讓他們產(chǎn)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毙W語文學困生要想學好語文,就必須要對語文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們將所有的熱情和精力都投入到學習語文中來。
(三)建立溝通機制,做好家?;?/p>
學校與家長之間要盡可能多的交流、溝通,建立并健全家校溝通機制,學校及時將學困生在學校的情況反饋給家長,家長也要將學生在家中的情況告知學校,學校定期、不定期的進行家訪,充分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制定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
(四)積極引導,培養(yǎng)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國著名的作家巴金先生曾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yǎng)開始。”對于學困生的教育也要從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始,要在小事上教育學生,讓他們從小事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教師和家長要及時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鼓勵孩子向榜樣看齊,讓孩子能夠循序漸進的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制定有效的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今后廣大教師需要深入研究,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采取有針對性地措施。學困生的轉化并非一項簡單工作,而是一項相對系統(tǒng)的工作,不僅需要學校和教師的努力,更需要家庭、學生以及社會的共同努力,因此今后希望通過各個方面的努力,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幫助學困生來提高其語文學習能力,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雒紅芳.小學中年級語文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17):125.
[2]張哲.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方法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5,(23):54.
[3]時淑玲.小學語文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18):121.
[4]趙建敏.淺談小學語文學困生主動學習策略[J].學周刊,2015,(05):190.
[5]高華蕾.關于小學語文學困生成因與轉化策略的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17):224.
[6]楊軍.小學語文學困生的轉化[J].學周刊,2013,(08):158.
[7]雷志紅.轉化小學語文學困生策略的研究[J].才智,2012,(31):127.
[8]顧海靜.小學語文學困生的轉化策略之我見[J].學周刊,2012,(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