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利
摘 要:長期以來,小學英語教學一直以國家課程為主。近幾年,在學校的大力倡導和英語組全體教師的積極推動下,我們英語學科形成了目前以國家基礎課程為主,校本拓展課程為輔的課程格局。在以社團活動為突破口深化校本拓展課程的開發(fā)過程中,我們以教材開發(fā)、活動開發(fā)、多元評價為目標,積極推動校本拓展課程的實施。
關鍵詞:拓展課程;社團活動;開發(fā)
長期以來,小學英語教學一直以學科課程為主,從我參加工作以來,小學英語學科課程的改革一直在進行。它改變了傳統(tǒng)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英語語法和詞匯知識講解與傳授,強調從學生的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
一、我校“蒲公英”英語社團活動實施現(xiàn)狀
長期以來,小學英語教學一直以國家課程為主。近幾年,在學校的大力倡導和英語組全體教師的積極推動下,我們英語學科形成了目前以國家基礎課程為主,校本拓展課程為輔的課程格局。從2011年9月龜湖校區(qū)開設出第一個蒲公英英語社團以來,我們走過了5年。5年來,從師資力量上,我們形成了由原來單一的校內師資,到目前以校內師資為主,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積極引入社會資源的師資格局;在教材上,我們從單一教材,到教材類型涵蓋美文朗誦、閱讀、繪本、英語歌曲、經典電影臺詞賞析等;在社團數(shù)量上,從最開始的龜湖校區(qū)兩個社團發(fā)展到目前四個校區(qū)總共10個蒲公英英語社團。我們的社團,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慢慢成長了起來。
二、我們的困惑
1.跨年級混合編班帶來的困惑
跨年級混合編班是我校社團活動的大膽嘗試,它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孩子們的接觸面。但學生跨年級混合編班,一個教室里同時有兩個年級段的孩子,能力有相差,水平有高下。尤其在以三四年級為主要招生對象的社團里,四年級的孩子已經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但三年級的孩子在英語水平上有些還是一張白紙;課堂上三年級的孩子剛夠吃,四年級的孩子吃不飽;四年級的孩子剛夠吃,三年級的孩子消化不了,坐在那兒一愣一愣的。
2.教材開發(fā)帶來的困惑
學校在社團活動的開發(fā)上給了老師最大限度的自主權,我們的教材涵蓋了美文誦讀、繪本、歌曲、電影賞析、自主教材等內容,多樣性教材帶來多樣性選擇;但由于校區(qū)間社團力量發(fā)展不均衡,而且基礎課程新教材的開發(fā)已經牽制了一部分師資力量,如果我們要同時同步開發(fā)這么多教材,確實會讓老師分身乏術。
所有的困惑,成了制約社團發(fā)展的瓶頸。社團活動,我們路在何方?集體的智慧是強大的。自從我們小組把課題的定位放在以社團活動為突破口進行拓展課程開發(fā)后,我們自去年7月開始進行了理論學習、網絡查閱資料、外出觀摩、小組討論、微信會議等研磨過程,學習的過程就是自我提升的過程。經過多次商討,我們把下面三項內容作為我們接下來要攻克的目標。
三、目標與行動
1.教材開發(fā)有梯度
古語說:“舌根生智慧!”誦讀是培養(yǎng)語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師資力量有限的情況下,我們抓住重點,集中力量先行開發(fā)誦讀教材不失為明智之選。集中力量先行開發(fā)誦讀教材不是對其他教材不管不顧,在人員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對教材實行梯度處理方式。對誦讀教材是集中力量開發(fā);對閱讀教材是以閱讀教材為主,搭配其他小語法教材;歌曲和經典臺詞欣賞教材暫由社團導師自主確定。目前我們的誦讀社采用的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省教研員鄭文主編的《英語經典美文誦讀》。這本書話題廣泛、體裁豐富、使用方便。對誦讀教材的開發(fā)有利于學生誦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2.活動開發(fā)有內涵
在拓展課內容的安排上,一是要注意與課本知識的聯(lián)系,使學生憑借從課本中獲得的知識、技能、情感、意志等到拓展課中去實踐、去發(fā)現(xiàn)、去求知;第二是以拓展課中學到的知識、能力去補充、強化課本知識,發(fā)揮拓展課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優(yōu)勢,在充分考慮課堂教學需要的基礎上,注重內容之間的互相搭配、互相補充;第三是增加所學語言知識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知識的了解,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認識論認為,在外語閱讀過程中背景知識和語言只是起著同等重要的作用,有時甚至大于語言知識的作用。其實,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一直就有這方面的嘗試。我們的老師會在圣誕節(jié)那天告訴孩子們Christmas的來歷、西方的孩子在圣誕那天會做哪些事情、或者學習有關圣誕的歌曲等;在萬圣節(jié)那天會告訴孩子們“Trick or Treat”的習俗等;但這樣的嘗試往往受大班教學的限制和課時進度的限制,有時候難免給人蜻蜓點水的感覺,而社團課程可以有效彌補這方面的遺憾。教師除了用這些節(jié)日的文化來拓展英語的知識,更可以帶著孩子深入體驗這些文化。如在Easter,我們可以舉辦一次復活節(jié)化妝游行、滾彩蛋游戲、吃復活蛋等。
3.多元評價有平臺
英語節(jié)以享受英語,享受生活為主題,倡導“想說,敢說,能說”的精神,通過“動口、動腦、動手”的系列活動,營造語言氛圍,拓展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習興趣,展示能力風采,促進和諧發(fā)展。這一精神與社團活動的理念是吻合的。
迄今為止,我們已經成功舉辦了7屆校園英語節(jié),我們有自己的英語節(jié)節(jié)標(PPT),每屆英語節(jié)都有一個的主題(PPT),從第一屆的Hand in Hand到2015年這一屆的Fly Your English Dream,我們從鼓勵孩子學習英語、試著用英語去表達到鼓勵孩子享受英語、通過英語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走過了14年。事實上,在2015年的校園英語節(jié)中,個別社團已經先行一步,邁開了社團參與英語節(jié)的腳步。比如愛科英樂社積極參與了開幕表演,詩朗誦+舞蹈的形式讓大家耳目一新;美文誦讀社的部分社員主持了繪本捐贈儀式并進行誦讀表演。接下來,我們期待更多社團參與的身影。
從課堂到課程,我們且行且思,我們通過一系列活動,積極關注學生的精神成長。雖然我們的所作還有點不系統(tǒng)和碎片化,但所有的碎片合起來,我們看到課程建設的影子,我們也期待更多的頂層設計和專家引領。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老師不僅能成為課程的實施者,還能成為課程的開發(fā)者和建設者,期待我們的課程開發(fā)不是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讓我們的課程開發(fā)有溫度、有梯度、有廣度。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2]白學軍.智力心理學的研究進展.浙江人民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