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碧
【摘 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貫徹實施,我國中小學在教育教學方面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基礎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這一方面。而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敏感時期。因此,教師要抓住這一關鍵時期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關鍵詞】德育 班風 新課改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78
思想品德課在小學教學中并不屬于一門基礎課程。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由于思想品德這門學科所占分值比例相對較小,因此某些小學和教師并不很重視這門學科的教學,只是作為輔助性學科進行簡單的講解,并不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但是由于新課改的提出,“德育為先”教育理念漸漸深入人心,小學教師逐漸意識到思想品德課的重要性,也開始認真的備課上課,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思想品德課的設置在于幫助小學生從小就樹立偉大的人生理想和正確的前進方向。學生只有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才會成為一個好人,一個對社會做出貢獻的有用之人,因此德育工作至關重要。在進行德育教育時,首先作為小學教師要擺正自己的態(tài)度,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榜樣,以身作則,才能教育好學生,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
一、形成良好的班風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最基本的組織形式。作為一名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班級里的學生和老師,班級就是學生最常見的生活圈,周圍的環(huán)境,同學和老師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班級班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行為方式,思想道德水平。一個教師如果平時注重對小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的話,那這個班級整體就會顯得積極向上,擁有團隊凝聚力和共同的價值觀,在學校組織的團體合作中總會獲得很好的成績。這就是班級的作用,良好班風的形成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如今這個思想潮流先進的社會,作為教師不光要會教書,更要會育人。至于如何形成良好的班風呢?首先要從外部環(huán)境入手,在班級建立一個圖書角,在書架上擺放一些趣味性強但又不缺乏哲理性的書《小故事,大智慧》,一些耳熟能詳?shù)墓适隆犊兹谧尷妗?,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弟子規(guī)》、《百家姓》等,對學生都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再如,每兩周可以舉辦一次以中國傳統(tǒng)美德為主題的黑板報,比如孝敬父母,謙虛謹慎,遵守信用等美德,讓學生親力親為,通過這些外部環(huán)境形成良好的班級文化,促使每個學生積極向上。另外內(nèi)部條件就是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好奇心和好動性都比較強,單純的上課講課很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認真聽講,這就給上思想品德課的老師帶來一定的壓力。好在愛聽生動有趣的故事是每個小學生的天性,作為教師的我們可以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行有效的教學。如今多媒體等新型教學設備已經(jīng)深入到課堂教學中,豐富的視覺效果,形象的畫面設計,可以使學生在形象的感知中獲得知識。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媒體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率,更能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切實推進了素質(zhì)教育的實施。
二、組織學生勞動練習
組織學生進行勞動練習,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身體,磨煉學生的意志,但是對小學生進行勞動練習是在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中最難開展的。因為這要求學生消耗他們的體力,需要意志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項任務。但是現(xiàn)在幾乎每個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可想而知父母對孩子的寵愛幾乎是以“小公主”“小皇帝”的程度來對待,學生的日常生活幾乎都是家長包辦,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樣容易給孩子養(yǎng)成不愛勞動的壞習慣甚至會認為這些東西都是父母理所應當?shù)牧x務。為了改變這樣的社會現(xiàn)狀,改正學生不正確的思想觀念,教師在上思想品德教育課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大掃除,班級值日,或者其他有意義的勞動,在磨煉學生意志,加強身體聯(lián)系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到勞動的辛苦,換位思考父母平時工作的不易。在生活中理解父母的辛苦,自覺減輕父母的負擔。教師組織學生勞動練習結(jié)束后,及時的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導學生平時在要尊重孝敬父母。比如讓學生自覺的在家做家務以減輕父母的負擔,或者讓學生在父母工作了一天下班之后為父母端一盆洗腳水,為父母洗洗腳,給父母捶捶肩。讓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勞動,既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又鍛煉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加強了德育教育。
三、進行家校合作
小學生除了在學校的時間就是在家的時間比較多,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光在學校進行是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的認同和配合。學生在學校里有老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在家里就需要家長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孩子做個好榜樣。使學生在學校里做個好學生,在家里做個好孩子。家長與學生的相處方式最好也是像朋友一樣,讓孩子有什么說什么,多于孩子進行思想溝通,從而進行有效的引導。進行家校合作有效的方式就是讓家長也參與到學校組織的思想品德課的獲得中。在教育學生要孝敬老人、幫助他人的過程時,邀請家長抽出一天的時間來參與到活動中。比如去敬老院看望一下那些孤獨的老人,這些老人的孩子都不在身邊,平時會比較孤單,這時候組織孩子去敬老院陪老人說說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個活動由于家長也參與進來,也是得到了家長的支持和同意,在家長的帶領下,為孩子做好榜樣,使學生的尊老活動真正落到實處,讓課堂教學與家庭教育融合在一起,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同時教師與家長進行積極的交流和溝通,認真的分析活動的優(yōu)勢和劣勢,孩子的具體表現(xiàn)情況,有沒有真正意識到活動的目的所在,是否達到德育的效果。同時還可以家長和學生一起觀看如何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視頻,讓家長意識到對孩子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使家校合作更好的落到實處。
四、結(jié)束語
總之,思想品德課是教師進行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法寶,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進一步落實,小學教師要善于抓住思想品德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導思想品德課堂模式,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主要由淺入深的進行引導,引導學生熱烈討論,積極發(fā)言,發(fā)表自己對于道德的認識,即使錯了也沒關系,整個班級進行討論,更能使學生加深印象。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材施教,有效的進行思想品德的教學。作為教師,多研究課堂教學設計和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努力提高小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