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恒
【摘 要】現(xiàn)代教育制度指出,教育應是教育者和家長(和社區(qū))共同承擔的責任;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缺少任意一方,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極其艱巨而復雜的任務”。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是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有目的地對受教育者協(xié)同施加影響的一個有機生態(tài)系統(tǒng),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復雜的工程。因此,本文從家校共育的視角,結合學校各種體質測試所反映出來的學生體質狀況進行討論,以進一步探討影響學校學生體質健康的相關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小學生;體質健康;現(xiàn)狀分析;對策;家校共育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fā)展,營養(yǎng)、衛(wèi)生等條件得到很大的改善,這也進一步凸顯出現(xiàn)代教育對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數(shù)理統(tǒng)計、訪談等方法,對富豪山莊小學同一年齡段(四年級)的161名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并進行組內對比分析,了解同一年齡段學生之間體格及各項運動素質等方面的差異性,以揭示學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并分析探究影響學生體質發(fā)展的相關因素,為構建家校共育模式、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提供相應的策略和方法。
一、學生體質測試數(shù)據(jù)總評分情況分析
體質測試數(shù)據(jù)總評分是對學生的體重、身高、心肺功能(肺活量)、速度素質(50m跑),力量素質(仰臥起坐)、柔韌素質(坐位體前屈)、協(xié)調素質(跳繩)等方面進行的一項綜合性的評價。體質測試數(shù)據(jù)表明,在接受測試中的161名學生中,優(yōu)秀等次有5人,占3.1%;良好等次有56人,占總樣本的34.78%;有3.73%的學生處在不及格等次。而我校此年齡段的學生,總評分在及格檔次的比例為58.38%,雖然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及格線”,但我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依然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二、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相關因素分析
從學生體質測試總評分及各單項測試成績的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體質狀況處在及格等次,而優(yōu)秀、良好等次所占比例嚴重不足,反映出學生體質狀況較差,尤其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體重失衡、力量不足、耐力較差等。造成上述現(xiàn)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厚此薄彼”的影響,也受家庭體育教育不足的影響,同時與家校溝通不及時也存在著一定的關系。
(一)學校體育教育的狀況分析
我校體育教育教學資源是比較豐富的。我校體育師資隊伍雄厚,場地充足、器材配備齊整,體育課程設置合理、項目豐富,充分保障學生在校每天運動一小時的需要。這些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校體育教育環(huán)境和資源,但這并沒有解決的學生體質健康問題,反而形成了“學校對體育的高度重視與學生體質偏弱反差”現(xiàn)象,其主要原因是現(xiàn)有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嚴重不足。
1. 體育教學存在“厚此薄彼”的問題
我校體育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都很高,但年齡搭配不太合理,都是處在新手階段的新入職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對自身優(yōu)勢項目的教學把控良好,但其他方面(如跑、跳、投、柔韌性等)涉及較少,出現(xiàn)體育教學“厚此薄彼”的現(xiàn)象,進而導致學生各項身體素質之間出現(xiàn)不均衡發(fā)展的現(xiàn)狀。小學體育教學應該體現(xiàn)全面性,使學生的各項身體機能得到充分的鍛煉,促進各項身體素質的全面均衡發(fā)展。
2. 學生在校體育活動的相對不足
良好與及格等次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的對比表明:體質測試總評分處于優(yōu)秀和良好等次的學生,基本上都持續(xù)參與了課余訓練(足球、羽毛球、田徑、舞蹈等),單次訓練時間在1~1.5個小時,其中有部分學生參加周末訓練,如此算來,這些同學的課余體育訓練時間能達到10小時/周,并且其活動強度遠遠高于學校提供的1小時/天。從活動時間和鍛煉效果來看,這一個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對于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提高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
(二)家庭體育教育的缺失
1. 家庭體育教育資源的缺失,對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產生消極影響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家庭體育教育中最寶貴的人力資源。鈴木鎮(zhèn)一在音樂教育體系中提出了“母語教學法”,是指首先讓孩子在家長的感染下,提高對音樂的興趣。同樣,在對孩子的家庭體育教育中也十分需要家長的共同參與,以提高孩子對體育的興趣。因此,孩子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非常需要家長的支持。但實際情況是,很多家長都以“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為由推諉自己的教育責任,這就對孩子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產生消極的影響。
家庭教育時間安排不合理,導致孩子體育鍛煉時間的匱乏。通過了解,我校學生的校外時間會被家長安排去托管和語、數(shù)、英、音、美等輔導機構,各類輔導幾乎占用了孩子全部的“家庭時間”,但體育類的培訓很難從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時間”中分得一杯羹,孩子的體育活動時間被剝奪,自然會影響其體質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體育鍛煉機會的流失,進一步妨礙了學生體質健康的發(fā)展。放學后,學生走出校門就上車,學生走出校門家長就接過書包,幾乎所有學生的書包都是拉桿式的,這些現(xiàn)象都是學生鍛煉機會流失的表現(xiàn)。另外,我校學生的家庭居住環(huán)境都是小區(qū)樓房,家長考慮到孩子的安全,一般孩子回到家就失去了鍛煉的機會(被迫待在家里)。
2. 家庭體育教育目的的缺失
家長對于孩子的家庭體育教育一般有消極影響和積極影響兩種情況:處于消極情況的家庭,認為孩子白白胖胖很健康,沒必要參加體育項目的學習;處于積極狀態(tài)的家庭,家長會特意抽出一定的時間,帶孩子在社區(qū)、去公園進行活動。但從總體上來看,他們都沒有考慮應該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學會什么,如何讓孩子玩得更有意義;也沒有考慮體育鍛煉和學習需要的持續(xù)性。因此,家長對孩子的體育教育是缺乏目的的,更多情況下是為了讓孩子開心而去“玩”,而且這種玩是即興的,缺乏持續(xù)性,隨意性很強,沒有具體的教育規(guī)劃,對孩子的教育也難以產生長遠影響。
綜上所述,無論是學校體育教育還是家庭體育教育,都存在著不足或是嚴重缺失,從而導致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普遍偏低。筆者認為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關鍵因素是:(1)學校和家庭各自為戰(zhàn),沒有形成有效的銜接,家長對學生的體質狀況不夠清楚;(2)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的效率偏低;(3)家長的健康觀和體育意識薄弱;(4)家長對家庭體育教育的認識不足。
三、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學校體育教學管理,提高教學效率
加強集體備課制度建設,科組研討教材教法,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為前提,確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搭配,課前做到“三備”——備教材、備學生、備場地器材;加強聽課評課制度管理,以學校師徒結對活動為契機,體育教師之間多聽課、多評課,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加強現(xiàn)有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提高學校體育教學的效率。
(二)完善家長學校的作用,培養(yǎng)家長體育意識,促進家庭體育教育的實施
將家庭體育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入家長學校的培訓內容之中,并通過會議學習、電子月刊、網絡課程等形式向家長傳播家庭體育教育的信息、知識,以及各種先進的家庭體育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引導家長形成正確的健康觀,提高對孩子體育鍛煉情況的重視,促進家庭體育教育的實施,逐步形成有效的家庭體育教育體系,以促進孩子體質健康發(fā)展。
(三)加強家校溝通,建立家校共育體育教育平臺
家庭和學校是學生活動的重要場所,因此家校共育是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的重要途徑。為了實現(xiàn)家校共育平臺的建立,首先要做好的是家校之間信息的有效互通。隨著網絡技術及電子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涌現(xiàn)了大量的即時信息溝通平臺,學校老師和家長之間可以利用QQ、微信等工具構建家校信息溝通的平臺,及時對孩子體質健康狀況進行溝通,加強家長對孩子體質狀況的關注,并為家長實施家庭體育教育提供指導建議,如發(fā)放家庭體育作業(yè)等等。
參考文獻
[1]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組.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J].中國學校體育,2006(10).
[2]吳旭東.家庭體育教育是加強兒童少年體育的重要基礎和途徑[J].四川體育學院學報,2012(08).
[3]武昌橋,張永保.小學生家庭體育教育現(xiàn)狀調查與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