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鵬
盡管投資方式已經發(fā)生顯著變化,但中國的投資者在資產配置方面的理念仍較為陳舊。
在一家外資銀行任職中層崗位的閔智十分慶幸在2016年年中完成了住宅的置換,在過去的1年多時間里,上海內環(huán)房價已經上漲了70%,算上自住房產,總資產躋身千萬元行列,因此在這一輪房價上漲中,總算不那么糟心。
“你們會投P2P嗎?”在談及理財時,她問記者。她對專業(yè)理財機構的信任十分有限,在過去的幾年里,一直在以零敲碎打的方式踐行理財,沒有長期策略。除了固定收益類的銀行理財,閔智還嘗試過平安財富寶、諾亞財富等平臺的理財產品,甚至在點融網、拍拍貸這些擁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網絡借貸平臺上試水投資。言辭間,她表現(xiàn)出了對理財?shù)拿糟氨M管擁有接近300萬元的可投資資產,但同時也有300多萬元的住房按揭貸款需要慢慢償還。因此,理財還真的是剛需?!?/p>
如果要描摹一副中國中產階層的眾生相,閔智絕不是唯一。
“事實上,今年和客戶的交流中,無論是高凈值客戶還是普通的白領都挺焦慮的?!币患邑敻还芾碇行牡臉I(yè)務副總告訴記者。
十萬美元困境
投資者管理財富觀念的轉變和實施,更大部分來自高凈值客戶(資產凈值在600萬~1000萬元以上的個人),宜信財富私人財富管理部董事總經理王國福稱,中國高凈值群體的投資取向正在發(fā)生改變,從以往一味看中投資回報率轉為更加強調多元化,對分散投資風險的要求越來越高。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和嘉信理財公司在2016年5月聯(lián)合發(fā)布的《新期待,新挑戰(zhàn):中國新富理財白皮書》中,把年均稅后收入在12.5萬~100萬元的投資者歸為新富。這類投資者有著多樣的投資動機,但投資選擇卻很有限,現(xiàn)金和房地產等有形資產是主要形式。研究稱,房地產資產、現(xiàn)金及現(xiàn)金等價物占新富階層投資者的可投資資產比例高達45%,只有8%的中國新富投資者擁有海外資產,只有1/3的新富人群尋求過專業(yè)理財顧問服務。
由于新富階層財富難及千萬資產大關,所以很難找到專門的投資顧問,大部分正在經歷“十萬美元困境”。
“在美國,服務可投資資產在十萬美元到幾十萬美元的投資者,幾乎是財富管理行業(yè)的普遍難題?!彼{海財富首席執(zhí)行官劉震解釋稱,因為理財規(guī)劃師的成本太高,美國的財富管理機構還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但這部分人群有財富保值增值的需求,而且是社會中一個相對較大的群體。“如果對應到中國社會來講就是100萬元可投資資產,怎么來為這部分人做好資產配置,這個問題對于財富管理機構來講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p>
解惑之道
僅以較早的數(shù)據為例,截至2015年三季度,即使以最為狹窄的個人投資理財口徑來衡量互聯(lián)網金融消費,其中的網銷貨幣基金規(guī)模超過萬億元,其他網銷基金、網上炒股規(guī)模保守估算遠超5萬億元,P2P投資余額超過3000億元,網銷保險累計接近3000億元,眾籌(包括產品眾籌和股權眾籌)累計支持規(guī)模在50億~80億元。行業(yè)涉及的消費者估算在3億人左右,這些規(guī)模絕大部分來自傳統(tǒng)理財方式的轉移。
“盡管投資方式已經發(fā)生顯著變化,但中國的投資者在資產配置方面的理念仍較為陳舊。作為投資者,認真研究價值投資,挖掘投資機會的并不多?!庇棕敻桓笨偛妹蠋r在接受本刊采訪時指出。
雖然近兩年無論是大眾投資者、新富階層還是高凈值客戶,在財富管理領域一些傳統(tǒng)的觀念正在轉變,但仍然遠遠不夠。
首先,不成熟的投資者是管理財富過程中最大的阻礙。
“如果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中國的投資者對單一項目的興趣大于一只私募基金,對單一私募基金的興趣又大于投資組合策略下的母基金(FOF,是一種專門投資于基金的基金),正如對單一個股的興趣大于股票型基金。但很顯然,后者的風險較前者會大大降低?!崩碡斈Х铰?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馬永諳說。
盈米財富副總裁孟巖曾坦言自己的顧慮,“我認為最大的挑戰(zhàn)是中國和美國投資者對資產配置、長期投資的理念接受度不一樣。”他說,美國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資產配置的理念在美國的投資者中深入人心。而中國在過去幾年,因為市場的原因,大家有無風險、高回報這種錯誤的印象。借助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發(fā)展紅利,很多資產類別的回報看似很高,但風險尚未爆發(fā),大家普遍認為好像可以不承受任何風險就拿到很多回報。
金融基本知識的缺乏,一方面導致了部分投資者無視風險,一味要求高回報,比如股市、P2P;另一方面也解釋了為何至今仍有相當一部分投資者,管理財富的方式僅限于銀行存款、買房等傳統(tǒng)投資領域,難以轉向多樣化的財富管理領域。
孟巖認為,智能投顧最大的困難來自獲得客戶持續(xù)信任?!罢f服資產在幾十萬元到幾百萬元的客戶去做資產配置,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我們仍然希望能夠在這過程當中把資產配置的理念傳播給投資者,為未來贏得客戶。坦白講,效果還有待觀察?!?/p>
目前,全球差異化的資產管理業(yè)務模式已比較明顯,例如,以貝萊德為代表的全能型資管機構,以黑石和麥格理為代表、專注于另類投資的精品型資管機構,也有以美林證券、UBS為代表的專注做零售、個人客戶的財富管理型資管機構。
國內的監(jiān)管環(huán)境也成為眾多業(yè)內人士的擔憂。有人認為,目前國內資產管理監(jiān)管立法尚未完善,尤其是剛性兌付的存在,使得國內資管成為影子銀行,受銀行出表需求的驅動特征明顯,盈利來源主要是息差,而不是以管理資產、代客理財收管理費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