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姍姍 天津體育學院
本研究是了解學生的健康危險行為現(xiàn)狀,主要以中學生和大學生為主。學生健康危險行為是指學生個體或群體在偏離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的期望方向上表現(xiàn)出的一類行為,這類行為可能給學生的健康乃至成年期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直接或間接的損害。北京大學季成葉教授將學生健康危險行為分為七種:(1)非故意傷害行為;(2)故意傷害行為;(3)物質成癮行為;(4)精神成癮行為;(5)危險性行為;(6)不良飲食行為;(7)缺乏體育鍛煉行為。健康危險行為的發(fā)生通常具有較高的聚集性,并且健康危險行為的發(fā)生與心理、社會因素息息相關,如個人性格、焦慮、人際交往等等。
非故意傷害行為主要包括騎自行車違規(guī)、坐車不注意安全、到非游泳場所游泳等。
在現(xiàn)代生活中,因為低碳生活的倡導以及共享單車的大力推行,騎自行車的行為隨處可見。雖然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騎車違規(guī)的行為比比皆是,逆行、車上載重物和載人等。其中,比較明顯的是大學校園里的共享單車載人現(xiàn)象,現(xiàn)已被很多學校明令禁止。
學生的故意傷害行為主要包括攜帶武器、校內外斗毆、情緒抑郁、有自殺意念、計劃自殺和自殺未遂等。
出現(xiàn)故意傷害行為的現(xiàn)象在大學階段更為明顯。在邵姚君[1]《大學生危險健康行為與焦慮、抑郁及人格特質的關聯(lián)性研究》的文章中表明,目前因為傷害行為而致死的人數(shù)已經超越疾病,成為青少年的首位死因。國內的一些學者調查了我國西部地區(qū)青少年傷害行為的情況,其中打架行為占17.3%,可見,加強學生的安全防護意識刻不容緩。造成這種行為的原因大多都是因為學業(yè)壓力、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而導致的抑郁和焦慮,并且他們會感到孤獨,很少與其他人交流。
學生的物質成癮行為主要包括吸煙、酗酒和藥物濫用等。
近年來,學生長期抽煙和過量飲酒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中國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并且吸煙、酗酒以及藥物濫用的行為在大學生中的發(fā)生率逐年增加。中學生會出現(xiàn)吸煙的行為,相對于大學生來說較少。這類學生一般具有自律性差、不夠沉穩(wěn)的特點。他們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的危害,比如吸煙會對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會造成損害,并且對于身邊的人吸二手煙也會產生危害。
學生的精神成癮行為主要包括游戲成癮、網(wǎng)絡成癮、賭博等。
現(xiàn)代學生的“手機不離手”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隨著游戲的盛行,很多學生深陷其中,學生們往往享受著游戲帶來的快感,在壓力大或心情不好時,選擇游戲來緩解。也有很多人網(wǎng)絡成癮,過度的依賴于網(wǎng)絡。現(xiàn)在網(wǎng)絡發(fā)達,在學習上是非常的便利,但是這也使很多人不去思考,在網(wǎng)絡上照搬照抄??萍嫉倪M步,便利了我們的生活,學生要適當?shù)娜ビ螒?、去學習,如果過度沉迷,就會出現(xiàn)游戲成癮、網(wǎng)絡成癮的現(xiàn)象。并且,他們往往不能正面面對過度上網(wǎng)給自己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造成的危害。也有學生有時是因為逃避現(xiàn)實,或者緩解焦慮緊張的情緒而選擇上網(wǎng)。另一方面,在網(wǎng)絡中的社交成癮,過度的沉迷于網(wǎng)絡中的關系,而忽略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在觀念上逐漸開放,很多危險行為的發(fā)生率呈上升的趨勢。學生時期正是意識淡薄的時期,并且對各方面疾病的認識也不夠全面。這種行為的發(fā)生往往出現(xiàn)聚集性的現(xiàn)象,比如吸煙、飲酒、賭博都與這些行為有著較為密切的關聯(lián)。
學生的不良飲食生活方式及其行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包括不按時吃早餐;對高熱量的食物攝入過多;牛奶、蔬菜、水果攝入過少;偏食、挑食、零食食用過多;盲目的減肥等。
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在健康方面也有了更多的關注,飲食則與健康密切相關。很多學生飲食不規(guī)律、暴飲暴食、偏食、過度的減肥節(jié)食,都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損害。在姚紅梅[3]等人《大學生飲食相關行為及健康倫理研究》一文中,通過對2065名大學生進行調查,得出不吃早餐的學生占54.75%,有11.28%的學生經常吃甜食,有1163名同學正在進行減肥行為,并且49.52%的學生在減肥期間出現(xiàn)了頭暈、無力、失眠等不良現(xiàn)象。經研究表明,多數(shù)飲食不規(guī)律的學生都是不吃早飯,因此會導致乏力、精神不振,并以此對胃功能造成損害。另外,在現(xiàn)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很多學生為了美過度減肥,去節(jié)食或不吃主食,甚至有催吐的現(xiàn)象。這種極端的減肥方法雖然可以快速的瘦下來,但是很容易造成厭食或是節(jié)食后的暴飲暴食;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甚至是女生的經期停止。
學生的缺乏體育鍛煉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缺乏體育鍛煉、戶外活動、經常乘坐電梯上下樓、久坐等。
學生的體質健康也是非常值得重視的,體育鍛煉是保持健康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近年來,學生的身體素質發(fā)展不平衡、超重肥胖的現(xiàn)象明顯上升。經研究表明,每周鍛煉3次,每次超過30min的體育鍛煉,在維護身體各項技能、增強體質健康、預防疾病、緩解壓力以及改善心理健康方面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在李廣宇[4]等多人的研究文章《大學生健康危險行為調查》中表示,缺乏體育鍛煉行為在性別上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調查表明男生的鍛煉行為明顯地優(yōu)于女生。
有多項研究結果表明,學生的健康危險行為的發(fā)生率逐年明顯增加,并且每年呈不斷快速上升的增長趨勢。學生正處于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學生們好奇心強,自主性強,自律性差,由于好奇心強,他們去嘗試未接觸過的事物,又是因為自律性差,所以會出現(xiàn)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學生們的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學生的身體以及心理都造成巨大的損害。學生的健康危險行為主要受以下五種因素的影響。
1.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是影響學生健康危險行為的主要因素,很多學生會因此給自己施加很大的壓力,對自己的要求過高,以導致焦慮、抑郁,甚至是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更多的是通過吸煙、酗酒來緩解這種壓力。也會因為壓力大,去食用很多高熱量的食物,造成了不良的飲食習慣。同時缺乏運動保護意識,易導致運動傷害的發(fā)生,缺乏生活經驗,對危險的認識和應變能力以及辨別能力差,以導致學生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已經置于危險當中。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也是影響學生發(fā)生健康危險行為的一方面因素,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過高,給予子女很大的壓力,一般會造成兩種結果,子女因承受不住壓力而焦慮、抑郁,從而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另外一種就是子女會更加的叛逆,去做那些父母不允許的事情,比如吸煙、飲酒等。在魯瑋[5]的《中學生健康危險行為的家庭相關影響因素研究》中指出,學生是否是獨生子女、父母的文化程度、不同的家庭類型、不同的家庭收入等都會對學生的健康危險行為有所影響。其中比較明顯的是學生是否是非獨生子女,調查結果表明,獨生子女的飲酒率高于非獨生子女,這樣的學生,父母往往會給予他們更大的期望,以導致他們會有更大的心理壓力。另外,各個父母的職業(yè)不同,正所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一些職業(yè)的父母無法對子女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沒有給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樣,以至于子女做出危害健康的行為。
3.學校因素
學生在學校的時間居多,所以學校也是影響學生的因素之一,也是學生養(yǎng)成習慣的重要場所之一。應該將學校的環(huán)境、風氣與學生的健康聯(lián)系在一起,假如學生喜愛校園,則可以形成興趣;若不喜歡校園,則在學校就不會有良好的表現(xiàn),也有可能會對學生造成壓力。很多學校都主張"健康第一"的理念,但是多數(shù)學生只是在理論上樹立了這種理念,并沒有在行動上樹立這種理念。學生在對吸煙、飲酒、不合理飲食等行為對身體的危害認識還不夠深刻,這就說明學校在健康教育方面的傳播不夠廣泛。另外,教師對學生的差別對待對學生的影響巨大。
4.環(huán)境因素
交友的環(huán)境往往對學生做出危害健康的行為有一定的影響。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對學生的影響也不同。學生時期正是建立獨立性、形成自我、建立友誼的關鍵時期,交到什么樣的朋友,處于什么樣的一個環(huán)境,往往會形成一個人的性格。在尋找友誼的過程中,被別人喜愛和接納,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被同伴孤立,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傷害,會有很強烈的孤獨感,多數(shù)學生會形成孤僻的性格甚至是自閉癥。
5.社會因素
社會對學生健康危險行為的影響往往是在社會地位、健康設施以及宣傳這些方面居多。社會地位不同,不僅會影響到物質條件,還會增加慢性疾病的發(fā)生。同時,社會地位低往往享受不到好的健康設施。并且,現(xiàn)在學生的健康危險行為經常發(fā)生,社會的宣傳力度不夠導致這些問題關注度不夠,導致學生不夠重視。
1.提高自身安全意識,改善自身行為
學生應多學習有關健康危險行為的知識,了解這些行為給自身帶來的危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自身的生活技能,更好的促進自身的健康發(fā)展。
2.充分重視家庭教育,樹立良好典范
父母是對子女影響最大也是影響最早的人,所以父母應為子女樹立良好的榜樣,不吸煙、賭博、飲酒等,并告訴子女這些行為的危害,幫助子女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理念。同時,父母也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不要有暴力行為,不打罵子女,生活中注意飲食搭配,對子女進行安全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子女。
3.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融洽處理師生和同學關系
學校應為學校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安全學習環(huán)境,積極開展安全知識教育,遍及安全教育知識;也應適當?shù)慕M織、布置新生學習指導任務,以免給學生造成過大的學習壓力;學校應該改善學生的體育鍛煉的意識,可適當?shù)脑黾芋w育知識課程,為學生今后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狀態(tài)提供有利條件;學校應開設心理健康有關的知識課程,對學生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教師應時刻密切關注每一名學生的身體心理健康狀態(tài)變化,及時的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老師和學生應和諧相處、共同進步,老師不應有偏心等情況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傷害;同學之間也應互相幫助,一起學習進步,對同學不欺負、不孤立。
4.完善法律法規(guī),政府積極響應
學生的健康危險行為的發(fā)生,已經成為社會的熱點話題,政府部門應重視起來。新聞應該去積極地傳播正能量,去引導學生健康的成長。政府部門也應該針對出現(xiàn)頻率高的危險行為,去完善相關的政策,并且加強對學生的關注,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為學生營造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