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碧紅
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英語在各行各業(yè)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英語教育也就自然被高度重視起來。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往往是強調學生“認真”地聽或記,老師認真地講。開始學習時學生還對英語感興趣,然而一兩年下來,相當一部分學生感覺吃力,興趣全無,成績落伍。所以,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提出改革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結構,向45分鐘要效率,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自然而然,在知識經濟時代,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成了老師、家長和學生們的共同呼聲。
那么,怎樣才能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呢?我覺得應該從下面三點來著手。
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生
我覺得要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就必須解決好學生的情感問題。把他們的消極情感轉化為有效、健康、向上的積極情感。對學生要以誠相待、熱愛、關心和教育他們。教師要尊重學生,使學生主動愉快地學習。要多鼓勵、少批評,激勵他們學習的信心。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傳遞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融、人際交往、思想共鳴的過程。營造一種和諧、民主愉悅的課堂教學氣氛,是促進學生快樂學習英語、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良好的師生關系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要從“全面”與“深入”兩個角度去鉆研教材
教師上課前,要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設計好一堂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從整節(jié)課的整體布局(時間分配、核心內容),具體到舉例、提問(提問的對象),習題設計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其中時間的分配至關重要,它能保障一節(jié)課是否順利完成。比如上一節(jié)英語新授課,那么新知識的講解是重點,時間安排要占20~25分鐘;對新知識的鞏固消化時間也應在5~10分鐘;新授課前對舊知識的回顧,復習也應占5分鐘左右。合理安排好每一節(jié)課,才能保證每一節(jié)課的圓滿完成。英語課堂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掌握所教的語言知識,教師往往要舉例,舉例是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把這些例子用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特定的句型結構和詞組中,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所學的知識,而且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因為有話可說,可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設計一節(jié)課時,還要注意提問方式和習題的設計。上課提問也大有學問。教師備課時,就要設計好提問的問題和提問的對象。教師所提問的問題要具有典型性、趣味性和層次性。對于一些簡單的問題可讓中下等學生來答,一來可以反饋自己的授課效果,二來讓差生感覺到成就感,調動差生的積極性。鞏固性練習在每一節(jié)課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它既可以檢查教師當堂的授課效果,使教師及時地“查缺補漏”,也可使學生加強理解,鞏固所學內容。因此對習題的設計要求比較高,內容要有針對性,難度要有層次性,讓上、中、差生都有所獲。課堂上大面積豐收,才能提高整個課堂教學質量。
三、要做到課堂調控自如
教者要根據每一課時的教學目的、要求、重點和難點,選定合適的教學模式,安排好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步驟之間的銜接和過渡,確定好教學內容的先后,設計出呈現新內容的教學方案,選定突破口,同時考慮如何以舊引新、以新連舊,使學生易于接受。不可忽視的另一點是一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不宜多而分散,不能面面俱到,把一節(jié)課搞成板塊或大雜燴。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往往對自己感興趣的學科上花大量的時間。因此,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根據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學的呈現方式應新穎、有趣、貼近生活且多樣化。
總之,提高英語課堂效率的方法多種多樣,總的標準就是要創(chuàng)建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課堂,教師精講多練,這樣才有可能更好地提高我們的英語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