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華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商人帶兩袋大蒜到阿拉伯某地,當地人沒見過大蒜,極為喜愛,于是贈商人兩袋金子。另一商人聽說,便帶兩袋大蔥去,當地人覺得大蔥更美味,金子不足以表達感情,于是把兩袋大蒜給了他。
要求選好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導航
這是一則新材料作文題,審這道作文題,首先要仔細研究作文提供的材料,明確寫作的各種要求。在這個材料中,關鍵要抓住兩個商人,第一個商人是以蒜換金,第二個商人是以蔥換蒜。從第一個商人的舉動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極有眼光,富有經濟頭腦,善于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很有創(chuàng)造性,所以收獲很大。據此,我們可以立意為“敢為人先”“走自己的路”“要有創(chuàng)造意識”“把握機遇”等。從第二個商人的舉動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所做的事只是在模仿別人,而沒有走自己的路,只是亦步亦趨,所以他的收獲就很小很小。據此,我們可以立意為“不能步人后塵”“模仿不會成功”等。綜合材料,我們還可以獲得更深刻的啟迪——生活往往如此,得先機者得金子,步后塵者可能就只能得大蒜。據此,我們可以 立意為“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能走別人沒走過的路”“自己的路要自己去走,不能因為別人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必要時,請大膽地唱出自己的歌”。寫作時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展開聯想,打開思路,如“得先機者得金子”“沒有復制的人生”“創(chuàng)新走向成功”等立意也是切合題意的。
這則材料適合寫議論文,但要注意內容的充實和思辨,當然也可以寫成一篇構思巧妙、曲折有致、耐人尋味的記敘文,但無論寫成哪種文體,都要符合題旨和文體要求。
佳作展示一
沒有復制的人生
許文吉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人生亦是如此,不走他人的道路,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是自己不可復制的人生。
香港首富李嘉誠曾經是做塑料花的小本經營者,在別人都覺得他沒有前途時,他卻執(zhí)著于其中的商機,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從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勇于嘗試,堅持下去,終于成功。于是,一朵小小的塑料花,演繹為財富傳奇。
很多人看到了李嘉誠的成功之道,紛紛效仿,投資塑料花行業(yè),可是這時的李嘉誠卻又看到了別的商機,他大力投資房地產行業(yè),憑借著自己的果敢與智慧,大獲成功,成為香港首富。他的身后,依舊緊跟著一群效仿他的人,他們都想去復制他的成功之路。然而,成功者寥寥無幾。這究竟為什么呢?
或許他們不知道,別人的成功是無法復制的。別人的人生不是自己的人生,別人的機遇不是自己的機遇,別人的智慧不是自己的智慧。因此,別人人生的輝煌與燦爛,你無法獲得;別人的失敗與落魄,你也不一定能夠經歷;更為重要的是,別人所擁有的機會,你不一定能夠擁有與把握。
就像學習,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學習方法。有時,多想成為那個優(yōu)秀的他,可是,那是他們的人生,我們無法復制。
人只能成為下一個優(yōu)秀的自己,卻無法成為下一個優(yōu)秀的他。
人生的成功需要機遇,就像材料中故事所說的那樣,抓住第一次機遇,可以得到一桶金子;而第二個商人,那個想復制第一個商人成功經歷的人,卻只能得到一袋大蒜。
如果孫揚去復制姚明的籃球人生,如果李娜去復制張怡寧的乒乓人生,如果李書福去復制李彥宏的百度人生,如果郭敬明去復制馬云的淘寶人生,如果郎朗去復制馬化騰的QQ人生……那么這些明星在成為明星之前就已瞬間隕落,無聲無息。
所以,成功不可復制,人生也不可復制。復制的人生永遠不能達到原來的高度,復制的人生也沒有原來的人生精彩。
人生沒有復制,復制成就不了輝煌的人生。唯有創(chuàng)造,才能實現獨特的人生價值。
模擬評分
基礎等級:這篇文章的標題即是中心論點,總領全文。開頭采用比興手法,從樹葉聯想到人生,引出中心論點,不蔓不枝。主體部分,先舉香港首富李嘉誠成功的事例,引起許多人的效仿,但無人能夠成功。這個事例證明別人的成功無法復制的道理。接著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證明別人的優(yōu)秀無法復制。然后從反面切入,列舉當今社會文體、經濟方面的明星,如果他們都去復制別人的人生,那就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最后得出結論,回扣中心論點,卒章顯志,呼應開頭和標題。故本項評37分。
發(fā)展等級:綜觀全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例證豐富典型,語言生動而有氣勢,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故本項評17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基礎等級37分+發(fā)展等級17分=54分。
佳作展示二
搶占先機,做先行者
黃 寧
生活往往就是這樣,你搶先一步,占盡先機,得到的是金子;而你步人后塵,東施效顰,得到的可能就是大蒜。
第一個商人用大蒜換得了金子,第二個商人用大蔥卻換得了大蒜,這是為什么呢?根本原因是在于一個“先”字。為市場所接受的往往是最早出現的東西,而未必是最好的東西,也就是說,往往受益最大的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于是世上就有了“先入為主”“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的說法。
《兵經》云:“兵有先天,有先機,有先手,有先聲……先為最,能用先者,能運全經矣?!边@就告訴我們:搶占先機是贏得戰(zhàn)爭勝利的關鍵。不僅僅戰(zhàn)爭中我們要搶占先機,商場中我們也要搶占先機,學習中我們更要學會搶占先機。比如提早預習科目、提早復習等,這有助于我們行走在他人前頭,有利于獲取知識,充實自己。
回頭看看,當今的市場,品牌多元化發(fā)展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企業(yè)不斷朝各行各業(yè)進軍,真可謂“你有我有全都有”。結果呢?有幾家換到了“金子”?又有幾家能走到最后?
這是人云亦云的弊端,市場一窩蜂,也朝著相同的方向發(fā)展,缺乏的是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市場中涌現的絕大部分商品只不過是“復制品”。
要想成為真正的贏家,并且笑到最后,就必須搶占先機,別出心裁,不能老走別人走過的路。無論是微軟兼并諾基亞,還是吉利收購沃爾沃,都說明了搶奪先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喬布斯的蘋果從一代到五代,代代風靡一時,產生轟動效應,主要還是因為它能有效地抓住先機,并以創(chuàng)造的活力贏得市場。
諸多事實證明,財富就在距離我們的不遠處,在不知道它的歸屬之前,誰能夠最終贏取這些財富呢?答案就在于一個“先”字,只有先到者才能先得,這就是獲取財富的規(guī)律。正如淘金者,先到的人成為百萬富翁,而后來者不僅沒有淘到金,有的人甚至是有去無回。所以說,商場上,只有那些搶占先機者,才能夠成為成功者。
搶占先機,做先行者,要做引路人,而不是被別人牽著鼻子往前走;搶占先機,做先行者,不僅僅要擁有過人的智慧,更要有過人的膽識。搶占先機,做先行者,成功就在不遠處等著你!
模擬評分
基礎等級:這篇文章論述了“搶占先機,做先行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開篇就結合材料提出觀點,然后展開聯想,在“先”字上做文章,引用俗語及《兵經》上的名句,進一步闡述“先機”的重要性。接著作者緊密結合市場實際,以微軟兼并諾基亞、吉利收購沃爾沃、蘋果從一代發(fā)展到五代的有關事例,證明自己的觀點。最后以一組排比句作結,緊扣標題和開頭,強化了觀點。故本項評38分。
發(fā)展等級:全文圍繞材料的主旨,逐層展開,步步深入,中心明確,內容充實,語言流暢而且充滿哲理。同時,作者善用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種修辭手法,為文章增色不少。故本項評19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基礎等級38分+發(fā)展等級19分=57分。
佳作展示三
把握機遇,走向成功
張佳翱
同樣是廉價的物品,第一位商人善于把握機遇,用大蒜換來了金子。第二位商人沒有創(chuàng)新,只是一味模仿,終究無法成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成功的機會稍縱即逝,我們要善于抓住每一個難得的機遇。
俗話說天上不會掉餡餅,世上也沒有白來的機會。每一個“餡餅”與“機會”的背后,往往凝聚著太多的艱辛與勤勞,耗費了太多的精力與時間。別奈迪克對一個燒瓶墜落而不碎進行耐心探索,刻苦鉆研,最終完成了不碎玻璃的研制,獲得了巨大成功。牛頓因一個蘋果的墜地而潛心研究,最終發(fā)現了萬有引力,贏得了令人矚目的榮譽。郎朗在毫無名氣時默默地將曲子練得滾瓜爛熟,在演出發(fā)生狀況時代替身體不適的安德魯,以美妙的鋼琴獨奏震驚全場。北大高材生康鑫懷著創(chuàng)新的沖動和開拓的激情來到中海油,她抓住各種機會不斷學習,享受著工作帶來的樂趣。她說自己“要很努力很勤奮,才會贏得更多機會”。腳踏實地,敢于創(chuàng)新,才能在機遇來臨時抓住機遇,厚積薄發(fā),全力以赴,成功就是這樣來臨的。
從機遇到成功,中間是一段漫長而坎坷的路。唯有迎難而上,堅忍不拔,永不放棄,才能玉汝于成。從學習針灸專業(yè)到攻讀新聞專業(yè),從《新聞30分》到《新聞聯播》,永不服輸的郎永淳經歷了兩次人生的蛻變,最終成長為中央電視臺的金牌主持人。從兒時的偶然與羽毛球結緣,到很小就離開父母到福建訓練,不拋棄不放棄的“超級丹”成為世界冠軍,笑傲群雄。出身音樂之家的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吳碧霞,勇于挑戰(zhàn)難度,用堅持不懈開啟了自己的專業(yè)之路,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拿下了德語、法語作品,最終在國際聲樂全國選拔賽中脫穎而出,更在畢巴鄂國際聲樂比賽中為國爭光。把握機遇,在競賽中坦然面對,勇敢挑戰(zhàn),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四季更替,春華秋實。漫漫人生路,我們艱苦跋涉,縱然荊棘叢生,風雨交加,也要把握機會,挑戰(zhàn)自我,奮然前行。把握住機遇,靠的不僅僅是一時的判斷,沒有汗水,沒有一如既往的執(zhí)著,談何把握機遇?沒有扎實的基礎和順應時勢的智慧,如何能承受那機遇所帶來的無窮壓力?
機遇難得。只有把握機遇,并以自己的雙手不斷努力,才能創(chuàng)造明天,主宰未來。
模擬評分
基礎等級:這是一篇材料豐富、文采斐然的議論性散文。開頭從所供材料切入,提出文章的中心論點“我們要善于抓住每一個難得的機遇”,接著設置兩個分論點進行闡述:一是機會往往與艱辛與勤苦相結合,二是從機遇到成功,需要堅忍不拔、堅持不懈。文章語言生動活潑,句式靈活,長短句錯落有致,反問有力,比喻句、排比句等的綜合運用,更為本文增添了文采。故本項評38分。
發(fā)展等級:文章主體部分有機融入別奈迪克、牛頓、郎朗、郎永淳、林丹、吳碧霞等科學家、音樂家、新聞主播、體育明星的有關人物事跡,盡情演繹,深入論證,很好地充實了內容,豐富了內涵,顯示出作者豐富的文化積淀和思維深度。故本項評18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基礎等級38分+發(fā)展等級18分=5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