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 要】 文章從培養(yǎng)積極的自信心理、修煉豁達的心胸、錘煉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幾個方面就如何增強黨性修養(yǎng),塑造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給予了具體闡釋。
【關鍵詞】 黨性修養(yǎng);個性品質(zhì);自信;豁達;堅強
對于成功的領導者,人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們成功的智慧、成功的方法上,然而卻忽略了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這一個關鍵的影響因素。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是一個人靈魂的力量,是一個人能適應各種環(huán)境并能在任何環(huán)境下都能發(fā)展的個性特質(zhì)。領導干部的個性特點決定著自身對社會緊張刺激的應付能力。一個外向豁達、情緒穩(wěn)定的領導干部,遇到緊張刺激后,一般能理智地對待,在短時間內(nèi)平息消極情緒;而內(nèi)向、神經(jīng)質(zhì)的領導干部,通常難以擺脫緊張刺激的影響,使身心受到傷害。只有具有了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無論面對任何考驗,都能以自信戰(zhàn)勝失敗,以樂觀戰(zhàn)勝挫折,以堅強贏得最終的勝利。
一、培養(yǎng)積極的自信心理
自信是黨員干部能夠堅定地帶領組織走向成功的必備素質(zhì)之一。它是一個人從事各項活動的原動力,也是其適應環(huán)境,履行責任和義務的條件和資格。它對每個人都很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95周年大會發(fā)表重要講話時強調(diào):“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chǎn)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勇氣,我們就能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zhàn),就能堅定不移開辟新天地,創(chuàng)造新奇跡。黨員干部在工作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大到由于自己主管的地區(qū)或部門疏忽導致惡性事件突發(fā),小到自己辛勤工作卻得不到重用,這些問題都會造成自信心的喪失。這個時候,黨員干部要保持冷靜,勇于承擔責任,面對現(xiàn)實,然后拿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因此,黨員干部應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客觀地評價自我。如果夸大自己的長處,必會傲氣盈胸,自命不凡;夸大自己的短處,則自慚形穢,自暴自棄。如果自我評價恰如其分,就能心情舒暢,不驕不躁,不卑不亢。同時,應制定適度的生活目標,一種充分激發(fā)自我潛力、經(jīng)過努力就能達到的目標。這樣將使自己內(nèi)心堅定踏實,永遠充滿自信。
二、修煉豁達的心胸
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一個心胸寬廣的人,會懂得如何寬慰自己和體恤他人。相反一個心胸狹隘的人,事事錙銖必較,搞得自己神傷不說,也容易與人關系疏遠。當前,一些黨員干部,缺少作為領導的大度、豁達,心胸狹窄,使很大一部分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黨員干部要修煉豁達的心胸,就是以寬闊的胸懷和包容、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身邊的人和事。在同一個單位里,每一個人的個性都是不一樣的,無論是在氣質(zhì)、性格,還是在能力上,大氣度能夠產(chǎn)生凝聚力,增強集體工作的熱情和力量。而且,每個人在看待和處理問題上總難免有一些差異,產(chǎn)生一些不同看法,這是很正常的。關鍵是看待分歧和矛盾的態(tài)度,有沒有一種拿得起、放得下的胸襟。習總書記就是一個心胸豁達的人,習近平與楊奕周結(jié)為“草鞋親戚”這一佳話至今為人稱頌。習近平萬事以民為先,在對待下級對自己的批評建議時,不氣不惱,虛心接受,彰顯出胸襟寬闊、氣度寬宏的雅量。因此,作為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要修煉豁達的心胸。首先,要學會善待他人。就是對他人要友好,要關心他人,愛護他人,同時對他人的誤會、過失要寬宏大量。還要積極看待別人的長處,包容他人的短處。其次,要懂得禮讓。遇到矛盾,要學會忍讓,甚至委曲求全、忍辱負重。禮讓不是無原則的退縮,而是要遇事多換位思考、善解人意。當然,豁達并不意味著是非不分,愛憎不明。豁達是有原則的,豁達要有個度。要善于寬容別人的過錯,但決不遷就“壞人”、“惡人”,不能無原則地一味寬容。
三、錘煉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
意志是指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并用來支配行動,以實現(xiàn)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是人的意識能動性的表現(xiàn)。意志對情緒有直接的控制作用。憑借意志的力量,可以抑制消沉情緒,激發(fā)積極情緒。所以,意志力的強弱,也是抑制消沉情緒力量的強弱。黨員干部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像普通人一樣會遇到各種苦惱,因而也必然會產(chǎn)生消沉的情緒。意志堅強的人會用意志的力量抑制這種情緒的發(fā)展,而意志薄弱者則難以抑制這種情緒的發(fā)展。而且,對于一個意志堅強的人來說,挫折的發(fā)生往往會喚起他的自信心,激發(fā)他的進取心。這也是他們通往成功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自己的知青歲月時,曾深有體會地說:“窮山惡水的改造,畝產(chǎn)的增加,窯洞變磚瓦,絕對不是靠唱唱語錄歌,跳跳忠字舞所能達到的?!逼D難情境下的生活閱歷練就了他不畏艱險、絕處逢生的堅強心理素質(zhì)。因此,當他以總書記身份首次亮相時強調(diào):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chuàng)造的。知青歷練是名副其實的吃得苦中苦的過程,在命運的痛擊下頭破血流仍不回頭,是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佳答卷,是用樂觀精神戰(zhàn)勝挫折的最美詮釋,是堅強意志力助贏人生的真實體現(xiàn)。堅強的意志力并不是說說就能擁有的,他需要我們通過艱苦的努力去實現(xiàn)。面對困難和挫折,黨員干部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確信無疑,并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才能激發(fā)自身的情緒和力量,調(diào)動自身的積極性,充分開發(fā)已有的智慧和潛力,去完成任務,實現(xiàn)理想,成就偉大神圣的使命。習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chǎn)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共產(chǎn)黨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這是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chǎn)黨人經(jīng)受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意志堅定,毅力堅強,不輕言放棄,只有不放棄,才有機會戰(zhàn)勝各種挑戰(zhàn)。輸了不服輸,失敗重新再來,才能扭轉(zhuǎn)危局,轉(zhuǎn)敗為勝。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學習出版社,2016.
[2] 石長地 ,心理健康與心理調(diào)適,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1.3.1.
[3] 孫慶聚,提高領導干部心理調(diào)適能力,中國方正出版社,2009.2.
【作者簡介】
王 艷(1985.6-)女,漢族,本科,中共東至縣委黨校教師,從事黨建、領導干部能力和素質(zhì)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