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華
摘 要:教學創(chuàng)新的立足點在課堂,而課堂的關鍵是提高效率。為此多年來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主要方法有三:構建規(guī)范的、能體現(xiàn)新課堂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教師、學生兩個主體的作用;根據學生特點和需求,適當加大課堂教學密度。這些措施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得到了充分認可和廣泛推廣。
關鍵詞:自主創(chuàng)新 教學過程 主體意識 抓好落實
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近幾年來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討,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一、構建體現(xiàn)課程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
古今中外,在教學上有所建樹的,概莫能外,其中倡導和推廣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就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基本要求。推行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它包含兩個層面:
1.要增強新教育理念。理念是行為的先導,只有確立了正確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的實施教育。
2.構建精講多練,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雖然不應該有固定模式的,但是為了避免隨意性,增強規(guī)范性,構建自己教學的框架思路還是十分有必要的。雖然教學結構多樣化,但都必須注意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必須緊緊圍繞高效課堂展開,并且要得到落實。
二、充分發(fā)揮兩個主體性。
新課標是以促進人的發(fā)展、培養(yǎng)和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為教育目標。它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這就需要在教師的主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落實主體教育的思想,重要的是落實師生雙方的主體意識,主體地位和主體功能。
1.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體意識。教師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角色之一,要使得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首先必須確立主體意識,而教師的這種主體意識應當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責任意識。教師要有對學生發(fā)展高度負責,真正通過教師的努力,把學生培養(yǎng)為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
二是民主意識。增強民主意識,實行民主合作,是教學獲得成功的重要前提。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創(chuàng)建民主合作的氛圍,尊重學生,贏得學生對教師勞動的尊重。
三是適生意識。教師的主體當使自己的課堂教學適應每一個學生,即教師的教學方法、手段、語言、表情等,必須適合學生的需求,既做到面向全體,又善于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是發(fā)展意識。要著眼于學生的主體發(fā)展,特別要注意學生的能力發(fā)展。要不斷創(chuàng)新改革,只有這樣才能發(fā)展。
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實踐證明,有時教師講的很清楚,很透徹,學生并不一定就學會了;教師講得很生動,很形象,也不等于學生一定很喜歡。原因就是沒有很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主動參與學習,而不是教師越俎代庖式的精彩演講。所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導師,應該把自己的責任定位在安排適當?shù)膶W習時空,調動學生學習的動機,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蔡澄清先生曾經說過:“學生的能力不是靠教師講出來的,而是靠學生自己練出來的?!睂W生的能力提高了,其素質就提高了。怎樣更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
一要加強學法指導?,F(xiàn)代教育對教育者的要求不僅在于讓受教育者學會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讓受教育者學會怎樣學習。由此可見,作為一名教師的任務已經不再是一味的傳授,而是如何指導學生自己去學。只要教師把方法教給了學生,學生在實踐中收到了明顯的學習效果,就可謂一種好的學法指導。
二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學生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其本身就是主體的表現(xiàn)。例如,指導學生評改作業(yè),就是一種很好的參與形式,不管是學生相互評改,還是學生自我評改,都能很好的發(fā)揮主體作用。
三要激發(fā)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教學要靠教師的行為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其方式方法很多,如精妙的導語,巧妙的設疑等不一而足。
三、加大課堂教學密度。
新課改強調學生的主動發(fā)展,因而就必須重視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而要提高效率的根本是加大課堂教學的密度,切實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不僅包括知識、能力在內的,還包括情感、意志、道德、審美等方面的發(fā)展。蘇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善于把整個學生集體保持在緊張的狀態(tài)里,并賦予這種緊張感以積極的性質。”目前,所謂學生學習負擔過重,主要歸咎于作業(yè)太多,太雜,而其他方面的負荷嚴重不足。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只要有合理的教育,就一定能節(jié)省教與學的時間和精力?!倍鴷r間和精力越多,就能夠更加充分的利用,就能夠提高效率。為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的密度,尤其是時間密度,應當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課堂學習的信息密度,講究教學內容的量和質。教師要在透徹把握教材的前提下,選擇高質量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獲取真正有價值的知識和能力。
二是規(guī)范教學流程。要認真研究設計課堂教學思路,注重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緊密配合,使之相得益彰。
三是加快完成任務的速度。同一教學任務,同一教學效果,有的教師可能需要五分鐘就完成,有的則需要十分鐘才能完成,相比之下,前者的教學效率是后者的一倍,所以加快完成教學任務的速度對提高教學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是強化訓練,抓好落實。課堂教學效率不僅僅指課堂完成多少任務,學生接受了多少信息,關鍵還要看完成任務、處理信息的情況。如果落實得不好,即使完成的任務,傳遞的信息再多,也不會有好效果。
五是增進師生情感交流。情感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它無時無刻不在發(fā)揮作用。要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教師就應該千方百計營造出一種師生心里相融、和悅互動的情感氛圍,讓全體學生都能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和行為從事學習活動,達到以情促效的目的。
總之,要切實貫徹落實如下提高教學質量的方針:
1.教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集體力量強大, 才是真正強大;整體質量提高,才是真正提高。
2.課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敖痰男省?、“學的效率”、“抓好落實”三個要素缺一不可。
3.教師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扒趹┚礃I(yè)、嚴謹治學、強化技能、合作進取”,此乃事業(yè)之根本。
4.學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體?!皹淞⒆孕?、勤奮學習、積極競爭、持之以恒”,是每個學生應具備的,應盡快營造起這種主體氛圍。
一言以蔽之,就是堅持一個中心、四個基本點,即質量(中心)教研、課堂、教師、學生(基本點)。要是這一方針得以落實,就必須強化責任,管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