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泉
摘 要:教學改革的必要性,由以老師為主角,改為讓學生來唱戲。地理講壇思考由來及做法,學生表現(xiàn)可圈可點。與中國和印度古代的教學方法不謀而合,與當代西方國家的教育觀點相一致。
關鍵詞:教學改革 學生上講臺 切磋琢磨 善巧方便 自編自演 自娛自樂 總是不放心
創(chuàng)新、改革開始是被迫的、被動的,后來是主動的、有意識的。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是這樣的,我的地理教育教學也是這樣的??偨Y經(jīng)驗是人必然的行為,形勢逼人強,所謂道不遠人人遠道,對于一些困難和問題,只要動腦筋,總有辦法.解決之后,也非常讓人快樂。[1]
一、我的教育教學方法的由來
長期講解、做題目讓教學很枯燥乏味,課堂氛圍很沉悶。即使一些提問、趣聞逸事、儀器、掛圖、多媒體、自己寫的毛筆字掛表、學生上黑板做題,表揚批評,課外觀察觀測實習等方法,也是由老師點兵點將,老師的辦法,學生表現(xiàn)時間短,學生主動性差,激發(fā)程度低。教學也需要尋找更新更好更多的方法,人不碰到問題不會動腦筋。高二文科班時間充裕,于是我靜心思考我的所有老師的課堂教學方法,發(fā)現(xiàn)有一種方法最好,那就是讓學生站上講臺講自己想講的東西。大學快畢業(yè),講授地理教育教學的老師要求每個同學要上講臺講話。我在小學和大學各講過一次,現(xiàn)在分析起來因膽子小、準備不足,對自己的表現(xiàn)不滿。人總是想把自己好的表現(xiàn)出來,給人樹立一個美好形象。我對自己大學當年的那次演講很滿意,我準備很充分,年紀大了,膽子也大些。老師未予評價,和我現(xiàn)在一樣不評價學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目的是學習、練習,娛樂。我想起當年的講題是:大學畢業(yè)后我們會走的三條道路。內容來自我讀的一本雜志,我背得爛熟,也好記。[2]
二、主辦地理講壇
我知道學生都是中考考上重點中學的,頭腦都很好,講講談談不是難事。想得好,想得妙,不實行,不是道。改革必然是摸著石頭過河,先行動,看效果,再調整,成功在路上。我如法炮制準備搞地理講壇,晚自習前發(fā)出消息,大家可講地理笑話,故事,人物、理論,風土人情,旅游見聞,地理學習方法等地理話題,每次兩人,下周晚自習此時準時舉行,希望大家勇躍報名參加。我知道學生膽子小,和自己當年一樣,內容不好準備,也花時間,但文科生記憶和表達能力強。很快就有兩個女生報名,她們還同意輪流做主持人。我的安排有了著落,萬事開頭難,有學生響應,說明辦法還可以。后來我指定學生,我提供參考內容讓學生講,也有更多學生報名,講壇氣氛很好。很有轟動效應,不想戰(zhàn)勝他人,只想表達自我。楊周瓊同學清晰嘹亮的嗓音,曹玉龍同學的繪畫,陳潔同學精辟的講解,王力承同學的風趣幽默,蔡冀同學純正的普通話等,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全班每一個學生都上了講臺,每一個人都認真對待,都講得不錯。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學生,他們的才能可圈可點,讓人心生羨慕和感慨。所以說學生考上了清華北大,老師是師范畢業(yè),從這里就可以看出來。后來,兩個主持人不知講什么好,不想當主持人了,老師的學識有了表現(xiàn)的機會,我就搖唇鼓舌講幾句。我是幕后推手,要保證游戲的持續(xù)和時間。人們喜歡把自己的好東西拿出來展示,發(fā)現(xiàn)自己的方法、故事很好,寫文章主動向大家公布,這也是古代文章流傳至今的原因。[3]
三、與中國古代典籍《禮記·學記》的觀點想通
后來到圖書館借書看,發(fā)現(xiàn)《禮記·學記》中有些觀點很好,如:教別人能夠收到一半學的效果,教學互進。教師常常觀察學生,但是并不輕易發(fā)言,等到適當?shù)臅r候再加以指導,是要使學生自動自發(fā)。大學四種教學法之一是:使學生相互觀摩而學習他人的長處,就叫做切磋琢磨。導致教育失敗的六項原因之一是:沒有同學在一起研討,切磋琢磨,便落得孤單寂寞而少見聞。只引導而不強迫,使學習的人容易接近。自己沒有心得,沒有獨到見解的人,不夠資格作老師。
四、與古印度佛經(jīng)《華嚴經(jīng)》不謀而合
佛教書籍我看過很多,《華嚴經(jīng)》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參學的第四十五位師傅是拜遍友童子師,遍友教師說:“我一生教育孩子,使孩子免除疑暗。但這里面也有道理,孩子們根基不同,理解不同。不能弟子都一樣對待,主要應啟發(fā)他們自身的智慧。所以弟子教弟子,弟子自己學,我不過指路而已。我用善巧方便,諄諄教誨,只不過針對弟子的特點,以其所好,助其所成,路要自己走??!”
五、為興趣而生的西方教育
2003年高一下學期的一篇英語課文講了布朗女士的上課過程:師生互致問候后,老師說:“今天學習著名的戲劇和作家,我想知道你們喜歡什么樣的戲劇?”學生甲說:“我不太喜歡戲劇,請問我們能談點別的什么嗎?我更喜歡看電視和玩電腦游戲?!崩蠋熣f:“我明白了,電視節(jié)目和電腦游戲也有點像戲劇,你們能進入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和演出故事”學生甲說:“我玩游戲時好像是其中的一個英雄人物?!睂W生乙也同意學生甲的看法。老師說:“很好,我們?yōu)槭裁床辉囍鴮懸徊孔约旱膽騽∧??”學生甲說:“那太難了?!崩蠋熣f:“不難。因為我們讀寫過許多故事。我們在班上經(jīng)常對話,如果我們合作,我們能完成一個很好的故事,我們試一下?!崩蠋熥寣W生丙開頭,學生丙說:“我知道一個很好的故事:一個學生去外婆家碰上了外星人,帶他上了宇宙飛船。”老師說:“太好了。在飛船上發(fā)生了什么?”學生甲說:“外星人帶他到了一千年后,看到了世界的樣子。后來他去了外婆家并告訴外婆未來世界的樣子,但他外婆不信?!睂W生乙說:“我有另外一個故事:一個學生在上學的路上碰上一個極其像她的女孩,她開始感到害怕。后來她問那個女孩她是誰,要去哪里。她說她是個克隆人,將和第一個女孩生活在一起。”老師說:“很好,我們有了兩個思路,我們還可以想出更多的故事?!比缓罄蠋熥寣W生乙和學生丙各帶一組同學寫出兩個故事,并編寫對話,準備排演和演出。
六、學生自己學,學生教學生是最好的教育方法的原因
上述古今中外包括我自己的做法都讓學生自己學,學生教學生,說明這個方法是最好的,它遵循的自然法則和科學道理在哪里呢?人本來是動物,他能動,有主觀能動性,能自由地思想和行動。若能釋放或激發(fā)他的生命活力,他就會生長得非常健康快樂。否則就會成為《病梅館記》中的病梅,莊子說的把鳥養(yǎng)死。英雄只在人們苦難無助的時候出現(xiàn),正如老師及時點撥學生,讓他們走出困境、誤區(qū),繼續(xù)前進或開創(chuàng)新篇章。本質是民主自由,讓學生當家作主,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中國古代典籍《禮記·學記》。
[2]古印度佛經(jīng)《華嚴經(jīng)》。
[3]2003年高一下學期英語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