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庭
摘 要 宜興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集繪畫、詩詞、書法、雕刻、手工成型為一體的陶器工藝品。由于文人的參與,使宜興紫砂壺的設計、裝飾變得豐富多彩,也使紫砂壺的藝術及其理念更具美感與生命力。
關鍵詞 至尊壺;紫砂;造型
宜興紫砂壺的工藝設計無不透射出相應時代的風尚,其審美取向應是紫砂壺藝風靡中國、長盛不衰的生命力所在??v觀宜興紫砂壺藝的發(fā)展歷史脈絡和演繹軌跡,可以從中窺見紫砂壺的價值。自明、清以來,宜興紫砂壺的工藝制作歷經了由簡到繁、由粗到精的發(fā)展歷程。隨著我國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精神文化素質也在不斷地提高,特別是進入后工業(yè)時代,雖然工作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但是人們的審美取向依舊向往美好的生活,這就要求紫砂藝人們創(chuàng)造出符合時代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特質的作品。
紫砂壺的價值往往不局限于外觀的造型。壺中有乾坤,紫砂藝人們將自己對人生的體悟融入了壺藝之中,使紫砂壺從泡茶的器皿上升為一種藝術品。紫砂壺背后蘊含的藝術審美和思想內涵更能體現(xiàn)作者的心境、胸懷、氣度、眼界、情趣與志向,符合當代人的價值取向?,F(xiàn)以這款紫砂“至尊壺”(見圖1)為例,談談該壺的造型、藝術審美和思想內涵。
1 紫砂“至尊壺”的造型特征
紫砂“至尊壺”線面精簡,流線豐滿光潤,截蓋圓潤飽滿;壺嘴短而粗大,出水爽利順暢,充滿圓潤之美;壺把大而垂,至壺把底部的位置大幅收縮,使得把勢與壺體呼應;尤為奇特的是此壺的蹲獅造型壺鈕,昂首挺胸,細節(jié)夸張,顯示了內在的力量和美感。紫砂“至尊壺”精巧可愛,一手把握,非常適手。壺身扁圓,上下勻稱,壺嘴與壺把銜接自然、渾然一體,整體融洽、端莊渾厚。壺身、壺流和壺把的設計皆圓潤,壺體曲線張弛有力,整器如碧玉之完美。
2 紫砂“至尊壺”的王者風范
獅子的相貌兇猛,氣勢勇不可擋。由于獅子在森林中威震四方,故被稱為“百獸之王”。獅子也被人們視為瑞獸,石獅子塑像在五大洲到處可見。獅子雖不是中國的特產,但中國卻有獨特的獅文化,獅子的形象還經常出現(xiàn)在佛教造像與佛教經典文獻之中。例如智慧佛文殊菩薩就是以獅子作為坐騎的,具有祥瑞的含義。而這款紫砂“至尊壺”采用蹲獅作為壺鈕的造型,以紫砂獨特的藝術語言傳達王者風范,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點:(1)獅子能夠避邪納吉。古人認為獅子是一種可以用來驅魔避邪的動物,故此,獅子的石雕塑被人用來鎮(zhèn)守陵墓。在人們的生活中,蹲獅不僅用來守衛(wèi)大門,還有在鄉(xiāng)間路口設立石蹲獅,用以避邪、鎮(zhèn)宅、禁壓不祥,以及保護村寨平安。用蹲獅來把大門可以避兇納吉,抵御妖魔鬼怪之類帶給人們侵害,表現(xiàn)了人們祈求平安的心理要求。(2)彰顯王者風范。古代在宮殿、王府、衙署、宅邸多用蹲獅守門,顯示了主人的權勢和尊貴,例如北京天安門前金水河畔的兩對威風凜凜的守衛(wèi)皇城大門的蹲獅就體現(xiàn)了皇權至尊、威震八方,神圣不可侵犯的王者風范。
3 結 語
簡而言之,宜興的紫砂材質得天獨厚,紫砂壺的制作應運而生,由于中國文人的參與制作,完美地實現(xiàn)了日常家用與藝術的結合。紫砂壺的藝術扎根于民間,是一種文化含量很高的藝術,它與古老樸素哲學思想的“陰陽觀”、“五行說”以及“民間愿景”達成了一種絕妙的契合,并深刻影響飲茶愛好者的思想。就像此款紫砂“至尊壺”,它以蹲獅作為壺器的重點裝飾部分,彰顯了中國歷代有志之士的王者風范。使用此壺,一種正氣凜然的王者志向常在胸襟。
參 考 文 獻
[1]吳彥頤.宜興紫砂壺藝術研究[M].東南大學.2013
[2]康爾.一把壺,承載多少文化與風雅[N].新華日報.201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