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春蘭
摘要:語文教學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是耗時大,收效小,究其原因,關鍵是方法欠佳。本文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從農(nóng)村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強調了要重視口的功能,讓學生說話,特別是說課。從理論到實踐,到效果,論述了說課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的作用。
關鍵詞:說課;興趣;實踐;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4-0068-01
1.說課,現(xiàn)實需要,理論成立
目前,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意識不能得以體現(xiàn),究其原因,是教師放不開手腳,對學生不放心??傄詾椴恢v得細致一些、透徹一些,學生就不能理解。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教師細致、透徹的講解養(yǎng)成了學生的依賴心理,養(yǎng)成了學生怕動腦筋的習慣,難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更難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教學,不是簡單的教師教、學生學,而是教師示范性的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日后離開老師能自己學習。作為教師,一定要搞清楚教與學的關系。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改變對學生的看法。不能以為無論什么事情只有我老師能行,學生不行。老師應打破一切包辦代替的陳腐的教學方法。其次,教師應明確職責,從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2.說課,實踐可行,操作簡便
在人們的交際活動中,書面語言雖占不少比重,但口頭語仍是最為普遍的。因此,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活動,說是最基本的。"讀、寫、聽、說四種能力都很重要","聽、說能力在現(xiàn)代生活中的日益重要,也應加強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既是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也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的重要途徑。
說話訓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可以隨意說,也可以按照一定的要求說。還可以說課文。說課文,就是讓學生在充分研讀課文、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文的內容,講述自己對課文中字詞的理解,分析課文的主題及其表現(xiàn)方法、課文的結構安排及過渡照應,等等。概言之,學習該課文應由學生理解、掌握的,都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講述?,F(xiàn)行初中語文教材,設計了一整套的助讀系統(tǒng),為學生自己研讀課文,并進而說課提供了可能性。
3.說課,教學相長,效果明顯
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說\"為樞紐,說課文為主要內容,帶動聽、說、讀、寫,促進學生語文能力全面提高的做法是不是真正有效呢?回答是肯定的。
3.1 使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在以教師分析為主的課堂上,文質兼美的課文被肢解得七零八落,教師雖然意趣勃發(fā),學生卻興味索然,極難默契配合。做教師的總是擔心時間不夠,覺得這也要講,那也要說。--現(xiàn)在,教師少講甚至不講,就讓學生有事可做:學生為了說課文,就必須去讀課文,去認認真真地研讀課文,從而激發(fā)了學習語文的興趣。過去教師布置的課外作業(yè),學生很少去認真完成,大多以抄代做,或干脆不做。現(xiàn)在雖然沒有什么書面作業(yè),但為了說課文,學生必須把該弄懂的知識,弄懂記住,還要考慮如何把它清清楚楚地說出來。另外,不少學生擁有教學參考資料,讓他們說課,也能使他們充分利用參考資料,使他們既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擴大了知識面,也提高了檢索資料、學習語文的能力。這樣,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學生都行動起來了,把握了學習主動權,成了學習的主人。
3.2 促進了聽、讀、寫的同步提高。讓學生講話不僅改變了學生學習的被動狀態(tài),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語文素質。以"說"為總樞紐,帶動了聽、讀、寫。說,一定要有人聽,聽者要認真,才能辨別出正誤、優(yōu)劣。說話不僅要考慮到聽者,為聽者改善說話技術,也必須把自己的說話與聽話結合起來。無疑,說提高了聽的能力。說對于讀的促進作用前面已經(jīng)論述。說對寫的促進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葉圣陶老先生說,"寫"不過是用"筆在紙上說自己的話"。說和寫都是語言表達,而表達的基礎都是思維,表達的對象都是事物,表達的目的都是理解。二者之能力構成因素和思維轉化過程基本相同,說的能力提高了,寫的能力也會相應提高。
3.3 實現(xiàn)了全班整體語文素質的提高。以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認真的、自覺的、基礎好的能學到一點知識,反之則收效甚微,甚至可能一點收獲也沒有。這樣必定會造成學生極端分化的語文成績,極端分化的語文素質。而說課,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可做,好的會更好,基礎差的也不會一點不懂,也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較大的提高。這樣,全班同學的語文素質得到了整體的提高。
讓學生說課,不是不要老師講解,仍應重視老師的講解,只是應少講、精講、巧講,不僅要熟練掌握課文內容,還要熟練掌握教學規(guī)律、教學方法,應該說對老師的要求更高了。老師少了機械、煩瑣的作業(yè)批改,多了對業(yè)務、理論的鉆研,可以也應該考慮自己的進修、這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又打下了扎實的基礎。讓學生說課,使學生學得更為靈活,更為生動,變學會為會學,變由老師捧著課本走向學生為學生捧著課本走向老師,老師授學生以"漁"而不是以"魚",真正體現(xiàn)了葉老的\教是為了不教"的語文教學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