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嘉怡
一個貪圖不義之利的黑心商家,一個誠信經營的油條小哥;一個忙得無暇顧及父親的醫(yī)生,一個掛號只為見兒子的老翁;一個貪玩不慎損壞名畫的男孩,一個寬容的畫展主辦單位。三則新聞都震撼了讀者的心靈。但若只能選其一刊于“暖聞”專欄,我認為第三則更佳。在損失與呵護之間,畫展主辦方給我們展示了暖暖的愛。(本文題為任務驅動型作文,我們需要完成的任務是選擇一則自己心中認為的最暖新聞;探討分析清楚自己選擇的新聞為什么堪稱暖聞。首段簡潔地點明原因:主辦方忽略損失,盡心呵護,就是一則暖聞。)
童子之心,以愛化之。主辦方的做法是保護孩子的心理,是精神上的一種呵護。試問一個12歲的小男孩,心志尚未成熟,隨父母前去觀畫,卻因不慎損壞畫作而遭到嚴厲呵斥。他幼小的心靈會受到怎樣的打擊?這幅畫也許價值連城,但這種所謂的“價值”不過是大人世界里用金錢衡量出的一個數(shù)字罷了。而在孩子的世界,快樂、歡笑,即是價值。在小男孩眼中,那珍貴的作品也許與家中隨手可得的玩具沒有區(qū)別,為何在家損壞玩具沒關系,而損壞鐵框中的一幅“油墨”就要受罰呢?在孩子的價值觀尚未成熟之時,呵斥帶來的只有挫敗——挫敗孩子的冒險之心,因為他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放開手腳玩耍。(從童心、價值的角度挖掘原因,采用邊敘邊議的手法,說理恰當、充分。)
無心之失,以愛化之。若損壞畫作的不是一個孩子,那會不會得到同樣的原諒呢?我想應該不會,因為事情的定論因人而異。對于小男孩來說,他沒有任何經濟能力來彌補過失。這也就意味著,一旦主辦方索要賠償,那將由他的父母承擔。同時,小男孩乃無心之失,并非有意為之。這兩點考慮是主辦方做出此決定的重要原因。不強迫一個沒有承擔能力的人承擔責任,不為難他人的無心之失,體現(xiàn)的是主辦方的大度。(本段從“無心”的角度說理由,角度鮮明,說理到位。不光站在孩子的角度闡述,還特別注意從主辦方的角度分析,使得說理更令人信服。)
失責之舉,以愛化之。作為內部原因,主辦方的行為是對自己疏忽的懺悔。如果有完善的管理,完備的設施以及足夠的人手進行管理、巡視,是不會出現(xiàn)小孩“探身”看畫之舉的。如今,畫作損壞,主辦方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所幸,主辦方沒有把過錯歸于他人,也沒有推卸自己的責任,而是選擇了承擔。此舉正是主辦方內部的一堂成功管理課,相比于對員工過失的批評,用愛更能凝聚人心。(“失責”主要說的是主辦方,主辦方的確有失責之嫌。難能可貴的是他們能夠擔責,這很溫暖人心。這樣主體三個部分就從孩子和主辦方兩個角度分析說理,在內容全面的同時,也構成了一種整齊和諧的美。)
呵護,關懷,寬容,責任,無一不是我們當今社會需要的正能量。將此事刊于“暖聞”欄目,廣而告之,必能溫暖人心。此事無愧于“暖聞”二字。(結尾總結,重申理由,首尾呼應。)
點評
本文思維清晰,結構嚴謹,同時還極為難得地進行了深入思考。其深入思考正在于很好地運用了因果分析法。作者從面對孩子、面對過失、面對責任三個層面分析為何自己認為主辦方溫暖人心,剝絲抽繭,逐步深入,層層遞進。結尾再次用擲地有聲的詞匯“呵護,關懷,寬容,責任”,深化強調,推出此事無愧于“暖聞”的果,收束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