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幼紅
“人的一生應(yīng)該有三次和童書的美麗邂逅,童年,初為父母,人生過半為了自己的時候?!彼?,不論你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能陪著孩子和最好的童書共度美好的時光,于你自己和孩子,都是人生幸福的事。
記得,和兒子共讀的第一本童書《是誰嗯嗯在我頭上》,盡管兒子還是沒有完全搞定吃喝拉撒的小班的年紀(jì),但是我剛一讀開頭:“一條長長的,好像香腸似的‘嗯嗯掉下來,糟糕的是,它剛好掉在小鼴鼠的頭上……”沒想媽媽會拿一本“嗯嗯”的書,這馬上讓不諳世事的孩子手舞足蹈,捧腹大笑。爆笑之后,孩子迫不及待地讓我快講。是誰?到底是誰呢?隨著精美童書的一頁頁翻閱,一個個小動物輪番登場:飛在天上的鴿子、吃草的馬、吃胡蘿卜的野兔、剛睡醒的山羊、吃草的奶牛、趴著的豬、又肥又大的蒼蠅,最后,還是在蒼蠅的幫助下,終于查清原來是正在打瞌睡的大狗干的。小鼴鼠爬上狗的房子屋頂,終于以牙還牙,拉下一坨小小的、黑黑的“嗯嗯”,卻把自己嚇得鉆回地底下去了。接下來輪到孩子翻書,說說這九種小動物了。因為有那么好玩的故事情境,不一會兒,孩子就能趣味盎然、樂此不疲地指認它們了。真不錯!不過除了鼴鼠,這些本來就差不多是孩子已有的知識,而認識它們的便便,那就是新知識、新本領(lǐng)了!那么就圖文結(jié)合,聽媽媽再來講一遍。這九種動物的“嗯嗯”是怎么樣的?鴿子的是一團又白又濕的;馬是一坨又大又圓的,像馬鈴薯一樣,咚咚咚……野兔的是像豆子一樣,噠噠噠;山羊的是一顆顆咖啡色的球;奶牛的好像一盤巧克力蛋糕;豬的是“噗”的一坨軟軟的……動物的“嗯嗯”形狀各異,真是太搞笑、太有意思啦!那就讓孩子也試著來說一說。像狗狗的“嗯嗯”呢?對!看童書要邊聽邊記,這不在故事一開頭就說過了嗎?狗狗的“嗯嗯”是“一條長長的,像香腸似的”……
饒有趣味地聽完了故事,不想睡覺,那么就和孩子一起聊聊拉“嗯嗯”、拉粑粑的事兒吧!故事里誰不對呀?大狗,哦,還有鼴鼠好像也不對,它也亂拉“嗯嗯”。其他動物呢?都隨地拉“嗯嗯”,可是他們是動物呀!那么小朋友如果亂拉呢?那就變成不懂事的小動物了。從第二天開始,兒子的熱門話題就是動物的“嗯嗯”了,還嘗試著用眼睛探索神奇的大自然。我告訴寶寶也要嘗試著在平時說話時用“又……又……”“……像……”“……好像……”等詞句。
可見一本好的童書,它身上有許許多多密碼,等著我們家長去發(fā)現(xiàn),去引導(dǎo)。兩年后,當(dāng)我陪著大班的兒子,再次捧起《是誰嗯嗯在我頭上》時,孩子的神態(tài)仿佛說閉著眼睛都能把故事說下來。那么就來點新鮮的吧:“請你說說,鼴鼠分別是怎么詢問(質(zhì)問)各種小動物的?!焙⒆诱0椭劬Γ虐l(fā)現(xiàn)自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童書,其實還有空白點。書上的文字雖然沒有提及,但看看那圖畫實在是太生動了!鼴鼠一手叉著腰,瞪大眼睛,抬頭問鴿子;鼴鼠一手藏在背后,一手指著問馬;鼴鼠雙手交叉,張大嘴巴問野兔;鼴鼠雙手交叉,湊近身子問山羊;鼴鼠雙手下垂,抬起頭,恭恭敬敬問奶牛;鼴鼠的一只手指頭簡直戳到了豬的鼻孔里,大聲問;鼴鼠一手托著下巴,走近問蒼蠅。同樣是問話,可是鼴鼠神態(tài)各異,只因是面對不同特質(zhì)的對象。想辦法看圖說說,或者演一演,簡直太生動傳神啦!
看看聽聽、看看說說、看看評評、補充說說、看后演演,讓我們陪伴孩子和童書快樂面對面。